奧推網

選單
文化

7日立冬,俗話"立冬宜晴不宜雨",老祖宗的講究,關乎收成

導讀: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11月7日,我們將告別深秋,迎來初冬!立冬節氣,是冬天的開始,也是傳統24節氣中第十九個節氣,至此,萬物收藏也。立冬節氣的到來,太陽執行到黃經225°,每年11月7~8日交節,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對於立冬的解釋為“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立冬節氣到來,代表著“春生、夏芸、秋收”後,進入“冬藏”的時節,立冬也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農民也結束了農忙時節進入“貓冬”的階段,在我國很多地方,立冬都有很多傳統的文化習俗!

比如說,立冬有“祭祀”的習俗,不過,北方很多地區,秋冬季節祭祀先祖多以“寒衣節”為主。當然,隨著氣溫的轉冷,冬季“補冬”的習俗也很多,這一天北方人鍾情於“吃餃子”,一方面。“餃子”有交子的含義,另一方面,老人們認為,立冬吃餃子,冬天不凍耳朵!

當然,在很多地方的農村,立冬節氣也流傳著許多的俗語,尤其是,“立冬宜晴不宜雨”,很多村裡的老人認為,這是老祖宗的講究,關乎來年莊稼的收成,那麼,這句俗語有何寓意呢?是否有道理嗎?今天我們就具體討論一下!

據農村老人解釋,俗語“立冬宜晴不宜雨”,指的是立冬這天,最好是晴天,下雨會有不好的寓意!在老人看來,俗語還有“立冬晴,一冬凌”,立冬是晴天的話,那麼,冬天會比較冷,冬天的降雪也會很多,這對於農作物來說,不僅有利於緩解農田病害的發生,而冬天裡的一場場降雪,猶如棉被一樣,能夠確保冬小麥的越冬,避免冬小麥被凍傷。而且,冬天降雪較多,進入春天以後,隨著氣溫的升高,冬小麥進入返青的時節,對於土壤墒情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冬季降雪多,有利於來年開春後,冬小麥的快速返青,有利於莊稼的正常生長,有利於確保莊稼的豐收!因此,在農村俗語中,常有“冬天麥蓋三床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俗語,也有“一九一場雪,豬狗不吃黑”的論斷!

當然,對於立冬,俗語“立冬宜晴不宜雨”,很多人認為,這是老祖宗的講究,畢竟,自古流傳下來,很多都是先人經驗的總結!也有人認為,這些是無稽之言,沒有任何科學佐證,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的糟粕,是具有主觀臆斷的性質!那麼,您認為,這句俗語有道理嗎?今年恰逢“雙拉尼娜年”,對於冬季普遍認為偏冷下,冬天北方的降雪或將較為頻繁,對於來年莊稼的豐收是否也大勢所趨了呢?

7日立冬,俗話“立冬宜晴不宜雨”,老祖宗的講究,關乎收成!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為筆者個人觀點,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