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戰國“四大名將”,為什麼他卻最落魄!

導語:在戰國時期,當時有很多諸侯國崛起,他們不斷圖強,佔據了一席之地,努力提升自己國家的國力,在面對敵軍侵擾的時候,能夠有能力應戰,同時也培養了一些自己的將士,戰國時期的名將都非常有名,有很多在戰場上都有非常不錯的表現,他們驍勇善戰,能給國家帶來非常好的局面。曾經長平之戰也是當時的戰爭開端。

那個時候,秦國打算侵吞趙國,當時他們進行了激烈的戰爭,最後趙國慘敗,兩國的實力相差並不大,而且他們當時派出的兵力也差不多都是50萬的兵力。那個時候,派軍出戰的是趙孝成王,他與自己的父親不一樣,因為求勝心切,想要快速獲得勝利,那個時候他臨陣換將,這也是兵家大忌。他撤掉了廉頗,讓趙括擔任將軍,作為戰場上的最高統治者指揮戰爭。

竟然讓趙國喪失了40萬大軍,這場戰爭給趙軍帶來了不可磨滅的損失。甚至也是非常慘烈的一次戰爭。他們的敵軍是有戰神稱號的白起,擁有卓越的功績,他作為軍事指揮者,帶領著秦國的將士成為虎狼之勢,而且所向披靡,在戰場上有非常出色的表現。而且面對戰爭的時候,他極度清醒,能夠敏銳地作出正確的判斷。

他早就已經為戰爭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甚至使用了一些計謀將廉頗調離了戰場。也就是因為沒有了廉頗,所以才讓白起獲得了勝利。與白起一樣,廉頗作為趙國的將領,他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指揮者,當時處於險要地形,易守難攻。本來趙軍完全可以憑藉這樣的局勢獲勝,秦軍拿他們無可奈何,他們無計可施。

如果堅持任用廉頗為將領的話,那麼只需要進行長期持久的消耗戰就可以了,最後估計會形成平局,但是由於廉頗被解除了軍務,在朝堂上也遭受了排擠。後來趙國發生了內戰,廉頗無奈只能投奔魏國,當時的廉頗不能接受自己沒有兵權的事實。他遠走他國,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負,所以晚景淒涼。從魏國又輾轉到了楚國,可是廉頗就是不知道服老。

不管他去了多少國家,最後都是一樣的結果,那個時候各國都是求賢若渴,可是誰又會任用一個年老的人呢?身居高位的廉頗,他只有隱退才是最明智的行為。秦國的范雎就很懂得進退,他最後就是將所有的權利交給了後世,自己去享受晚年。可是廉頗就是因為長時間掌控權力,他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覺得權力不在自己的手中,好像少點兒什麼。

他一直享受著榮華富貴,他想要東山再起,想要成為朝廷的股肱之臣。其實他的想法是沒有錯的,畢竟權利是很多人都渴望的,可是廉頗最後卻沒有能夠安享晚年。透過廉頗的事情,可以讓我們知道,他是最落魄的一位名將,也是因為他不懂得給自己的事業規劃,那個時候既然自己被君王撤出戰場,就要考慮到君王對自己的不信任。

結語:如果能夠明智的退出戰場,那麼或許會有另一番天地,他卻沒有看懂局勢,並不知道君主對自己已經起了疑心,並且忌憚自己的能力。因此才會造成他最後的結局。廉頗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他有能力可以與白起這樣的名將相比,在戰場上完全可以扭轉局勢。即便是有才能,沒有得到重用,也是徒勞無功。就像千里馬沒有伯樂,那麼他就不是千里馬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