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天才隕落,新星升起,加菲演繹《倒數時刻》傳奇音樂人生

《倒數時刻》是一部音樂傳記片,聚焦於一位去世於成名前夕的音樂人。

雖然影片大部分時間都在展示音樂家艱苦的創作歷程和困頓的生活,但將自己嘔心瀝血數年的作品搬上熒幕,是他在快餐店打工也要堅持下去的夢想。

這部影片藉助這位早夭天才的事蹟,討論了一些永恆的文學母題。

什麼是死亡?

加菲反覆強調的是,自己30歲生日馬上就要到了,卻一事無成。

他之所以如此地急迫,一方面是對自己要求太高,和音樂劇歷史上的天才對比,別人27歲就釋出的處女作;另一方面也是見多了朋友的死亡,一位才25歲的好友,被疾病摧殘,惶惶不安。

90年代的紐約,到處充斥著恐懼。

什麼是愛情?

加菲為了自己的音樂劇,忽略了女友的感受,一切都要等劇上映了再說。

但是女友反問他,你什麼都圍繞著這部音樂劇,甚至我們之間的情感都要為它讓路。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這部劇上映後,沒有任何改變呢?如果你期待的事業還是為零呢?

你為什麼就不能珍惜當下,平衡下事業和愛情呢?

當加菲對自己忽視女友感到內疚,和她擁抱哭泣時,手指還不自覺地敲擊,想著把此時此地的情感寫進到自己的音樂劇裡面。

他的女友對他失望至極,轉身離去。

什麼是夢想和成功?

加菲劇中有一位好友,他一直在做演員,奈何天賦有限,只能放棄自己的夢想,選擇做一名廣告人。

而加菲很是瞧不起他,覺得搬了豪華的公寓又怎樣,買了豪車又怎樣,紐約多了一名白領,但少了一名獨一無人的演員。

但他的好友覺得,藝術也就那麼回事了,不可能拿藝術當飯吃。

當加菲被一首必須創作出來的歌曲折磨的時候,電影的高光時刻降臨,在經歷了無數次創作的痛苦,卻寫不出一個音符後,他在游泳池獲得靈感,音符和歌詞突然浮現在水中,12個小時內寫完了一首歌。

加菲為了積累素材,不停在自己的小本上記下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靈感。這些靈感最終也都出現在了歌詞裡面。

30歲應該看的電影

加菲反覆強調自己三十而未立,一邊兼職,一邊寫劇本,總也看不到曙光,感受到事業深深地迷茫。其實這也何嘗不是無數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的迷茫。

同時,也是對青春一去不返的焦慮。30歲前還是boy,30歲後就是uncle了。

當加菲在得知自己的作品雖然足夠優秀,但是仍然沒有機會被搬上舞臺時,十分絕望,衝到自己好友的辦公室,求他給自己介紹工作。但當他聽到自己這位好友染病,僅僅只有一年的時間時,頓悟自己30歲沒成功,也不算太晚。

沒有必要給自己設限,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這部《倒數時刻》的故事性可能差了些,前半部分太多的角色交代和不明朗的劇情,讓觀眾無法進入,音樂除了一至兩首還算驚豔外,其他都比較普通。

看了評論才知道,原來本片就是改編自同名音樂劇《Tick,Tick…Boom!》,講述作者喬納森·拉爾森是如何創作出自己第一部音樂劇《Superbia》的經歷。同樣,導演也是音樂劇出身,在本片中請到了百老匯的很多名人客串,據油管上的影片(B站已搬運)《詳細解讀電影中出現的所有彩蛋、客串和驚喜小細節》顯示,餐廳和試演那段,都是專業領域的大佬雲集。

在細節還原上也是誠意滿滿,泳池外的塗鴉,主角坐的沙發,樓下的電話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