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北宋六賊"之首蔡京四度為相、屢罷屢起的浮沉路

“北宋六賊”是民間對北宋年間六個奸臣的合稱,這六個人分別是蔡京、王黼(fǔ)、童貫、梁師成、朱勔、李邦彥,基本都是宋徽宗時期重要的大臣,這六個人貪贓枉法、橫行霸道,弄得民不聊生,是導致當時江南方臘起義和金國入侵中原的罪魁禍首。

而蔡京位列“六賊”之首!

《宋史》中基本延用了民間對“六賊”的定位!

《宋史》所記載的“奸臣傳”,對蔡京有如下描述:

“京天資兇譎,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顓狙伺為固位計,始終一說,謂當越拘攣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屢罷屢起,且擇與京不合者執政以柅之。京每聞將退免,輒入見祈哀,蒲伏扣頭,無復廉恥。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詩,陽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見利忘義,至於兄弟為參、商,父子如秦、越。暮年即家為府,營進之徒,舉集其門,輸貨僮隸得美官,棄紀綱法度為虛器。患失之心無所不至,根株結盤,牢不可脫。……”

翻譯成白話文如下:

蔡京天資兇狠狡詐,舞弄權術,以智慧控制別人,在皇帝面前,專門窺伺人主之意以求固位專寵,始終對皇帝說,不必拘泥流俗,應該竭盡四海九州的財力來滿足自己享樂。宋徽宗也知道他奸詐,故屢罷屢起,並選與蔡京不合的人為執政來牽制他。蔡京每當要被免職時,就去向皇帝哀求,跪地磕頭,毫無廉恥。宋收復燕山時,蔡京送詩給蔡攸,表明此事行不通,希望此事不成以自我解脫。見利忘義,以至於兄弟不合睦,如參、商二星;父子不相關,如秦、越二國。晚年以家為官府,謀求升官的人,聚集在他的門下,只要輸錢納貨,就是僕隸也可當上官,丟棄國家綱紀法度,使它們如同虛設。處處患得患失,培植個人勢力,盤根錯節,牢不可破。最終導致國家禍亂,雖貶死在道路上,天下人仍以沒處死他為恨。

在宋朝133位宰相中,只有7人任職達10年以上,而達到14年以上的僅有蔡京、秦檜、史彌遠、賈似道等四人,且均為負面權奸,而蔡京一生曾四度為相,真可謂“屢罷屢起”,其浮沉路具體如下:

蔡京(1047—1126), 字元長,興化仙遊(今福建莆田)人。熙寧三年(1070年)和弟蔡卞同榜進士。初任錢塘尉,又改為舒州(今安徽潛山)團練推官。元豐六年(1083年),以奉議郎的身份出使遼國,因有功被拜為中書舍人。蔡京初入仕途時支援變法,再加上其弟蔡卞為王安石女婿,因此得到賞識,甚至還被認為是日後宰相人選之一。司馬光當政時,廢止新法,蔡京又積極追隨,政治上的兩面手法,可見一斑。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親政後恢復新法,啟用熙寧年間被王安石提拔重用的章惇,蔡京因此於紹聖元年(1094年)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權戶部尚書。徽宗初立,在宰相曾布的打壓下,蔡京被排擠出京,處於政治上的低谷期。但是由於他結交被寵幸的內侍童貫,很快返回京城,開始了先後四度為相的宦海沉浮。

第一次為相,任期四年

崇寧元年(1102年)四月,由於童貫的極力推薦,加上蔡京進退有道,投徽宗之所好,因此得到賞識。這一年閏六月,曾布罷相,隨後蔡京為相,長達四年。蔡京採用了多種手法來鞏固自己的地位,如援引同黨,打擊異己,掀起聲勢浩大的黨禁,並撰《奸黨碑》全國刻碑傳佈;迎合徽宗繼父兄之志,進行變法;倡“豐亨豫大”之說,助徽宗享樂;開展對西夏的戰爭,收復湟、鄯等地,顯示政績。崇寧五年(1106年)正月,彗星現於西方,這一奇異的天象引起當政者的高度關注。有諫官認為是變法和對元祐黨人太過嚴厲所致,徽宗因此要求各地禁燬“奸黨碑”,除黨禁,恢復元祐、元符年間遷謫者士籍,而蔡京也因此於當年二月被罷相。

第二次為相,任期兩年半

徽宗雖然將蔡京罷相,但是並不是失去信任,而是因為天變做出的反應。不到兩年,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蔡京得以復相。他延續當年援引同黨、排斥異己的做法,進一步結交內侍童貫;吸取前次的教訓,減輕對元祐黨人的處罰;繼續倡導“豐亨豫大”,助徽宗享樂。由於張商英、何執中、張康國等人的排擠,蔡京於大觀三年(1109年)六月再次罷相。這次擔任宰相時間為兩年半。

第三次為相,任期八年餘

蔡京二次罷相之後,何執中、張商英等先後擔任宰相,但是時間都不長,可見內部鬥爭激烈。蔡京充分利用人事矛盾,再加上童貫居中調停,因此在三年之後的政和二年(1112年)五月第三次擔任宰相,這是他為相生涯中時間最長、地位最穩固的一次,長達8年多。由於善於迎奉,徽宗對其恩寵有加,甚至還將公主茂德帝姬嫁給他兒子蔡鞗(tiáo)結成親家。宣和二年(1120年)六月,蔡京再次罷相,時年74歲。原因大致有三,首先是年過70該致仕卻仍居相位,這引起很多人的不滿;其次是倡導的新法招致很多人的反對,甚至長子蔡攸也成為堅定的反對派;其三是兒子蔡絛依仗其權勢狂率不羈,侵凌同列,招致很多人反感。

第四次為相,任期四個月

蔡京雖早已超過致仕年齡,但是對權力的慾望卻依然強烈。在宰相王黼被童貫、朱勔等人排擠後,宣和六年(1124年)十二月,78歲的蔡京再次被任命為宰相。蔡京早已老眼昏花,頭腦也不甚清楚,大小事宜基本上都由兒子蔡絛操作。蔡絛的專橫跋扈招致很多人的不滿,尤其是蔡京長子蔡攸屢次進行彈劾。在多方攻擊下,蔡京於宣和七年(1125年)四月再次罷相,從而結束了四任宰相的生涯。

靖康元年(1126),宋欽宗即位後,蔡京被貶嶺南,途中餓死於潭州(今湖南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