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不爭,是達觀通透的人生境界,亦是深謀遠慮的處世智慧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的《道德經》

不爭是達觀通透的人生境界,亦是厚積薄發的心態。不爭,才是高明的爭。成功從來沒有一蹴而就,都需經過千錘百煉。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唯有不爭的處事態度,天下才會沒有人能與之抗衡。

“夫唯不爭,故無尤。”正因你不去爭,不為自己爭奪利益,所以你才不會犯錯誤。老子所謂的“不爭”,並不是要我們放棄一切、消極行事,而是要以“不爭”的姿態反立於不敗之地,這是一種高深的智慧。

真正的強者,站得高看得遠,有深謀遠慮的處世智慧,不會為了眼前的利益,爭來爭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有人的地方,依然能做到獨善其身,這便是不爭的智慧。自古,智者不與天爭,不與人爭,爭來爭去一場空。到了一定年紀,你終將不爭不吵不炫耀。

不爭的人,從容不迫,清靜淡定,卻不卑不亢,心存高遠。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行事準則,給自己壓力,凡事盡力而為;也給自己寬容,凡事順其自然,能在盡力而為和順其自然之間自由遊走,才是生活的強者。

得到的太多,就容易放不下。唯有看透慾望,擺脫慾望牢籠的人,才會清醒覺察自己的人生意義,不會將寶貴的時間用來爭強好勝。南懷瑾曾說:“生命,只有在被慾望迷亂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爭,是人生至境。”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三國時期,最善於韜光養晦的人非劉備莫屬。建安三年,劉備被呂布打敗,投奔曹操。

在戰火紛飛、諸侯割據的局勢下,劉備為防止被曹操殺害,每日專心種菜養花,親自挑糞澆水,成功演繹一個胸無大志、織蓆販履的庸才。

曹操邀請他煮酒論英雄時,他假裝因一個響雷,就能把筷子嚇掉,顯示愚蠢又軟弱。他戰戰兢兢,膽小懦弱的模樣,成功騙過一代梟雄曹操,最終得以逃脫掌控,才有了之後與曹操、孫權三足鼎立,成就一番霸業的局面。

劉備的聰明之處在他懂得適時隱藏自己的鋒芒,若他招搖過市,彰顯自己的才能,勢必會被多疑的曹操斬草除根。

有時過早的鋒芒畢露會引來他人的嫉妒怨恨,招致禍端。懂得適時韜光養晦正是劉備能獲取成功、名垂千古的重要原因。真正的強者永遠都通曉保留底牌的重要性。

鷸蚌相爭

鷸和蚌互相咬住對方,誰也不肯抽身讓步,久久僵持不下,結果被漁翁將它們一起抓走。現實生活中,因惡性競爭被漁翁得利的事,比比皆是。

在雙方有共同的利益時,人們會優先選擇競爭,而不是選擇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這種現象心理學家稱為競爭優勢效應。

人們寧願拼盡全力與競爭對手同歸於盡,也不想給對方讓步,最後只能接受兩敗俱傷的結果。

合作才能形成雙贏的局面,智者合作互惠,不會讓自己戴上無形的心靈枷鎖,造成心靈負累,逐漸陷入爭強好勝的漩渦中不能自拔。

智者通透世事,知曉真正的幸福是由心而生。讓幸福感爆棚的方法,先懂得向內覺察。把爭的時間,用來觀照、提升、豐富自己。大道至簡。每個人的生活本就不易,何苦為難別人,負重自己。讓複雜的生活變得簡單,用不爭的態度,去還原生活的本真與美好。

人生實苦,唯有自渡。君子慎獨,卑以自牧。不爭,是歷經世事變遷後的從容淡泊、達觀通透的處世姿態。

圖片為網上下載,不妥聯刪。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