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水滸傳》裡,宋江為何主動請纓,要率軍剿滅方臘?

受到“感情傾向”的影響,很多讀者或觀眾都自發地認為,北宋朝廷派遣宋江等人去打方臘,是一次驅虎吞狼的陽謀,所為的就是要他們兩敗俱傷。

但從《水滸傳》的情節來說,打方臘是宋江主動提出來的,並非朝廷的旨意。

那麼,接受了招安的宋江等人,為何要主動請纓去迎擊方臘呢?

宋江是個明白人,對梁山勢力的地位認知非常清晰

因為梁山好漢們是《水滸傳》裡的主角,所以與他們相似的勢力就自然在敘述中被忽視了。

這些勢力的命運其實與梁山非常相像,如果將梁山勢力放諸其中,就會感到這些所謂的好漢其實也是非常普通的。

當時的社會上有這樣一個謠諺:

“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這句話最早見於兩宋之交莊綽所著的《雞肋編》,雖然宋江等人的故事發生在北宋,但一來《水滸傳》的成書在其之後,二來謠諺是因為社會現象的出現而產生,作者生活時期與宋江等人相距不遠,所以用此來描述當時的社會環境也非常合理。

梁山勢力是多個聚嘯山林的團伙合併起來的,比如桃花山、二龍山等等,最後都併入了梁山。他們的發展軌跡與這句謠諺是非常吻合的。

所以,在當時的朝廷看來,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實際上和其他的團伙沒什麼兩樣,無非就是想透過不正當手段獲取社會地位罷了。

那麼,朝廷會重視這樣的人嗎?當然不會,只不過是想要先息事寧人,然後再行清算。

以宋江的智慧來說,他非常清楚梁山眾人的處境,也迫切需要改變人們對他們的觀感。一杆“替天行道”的大旗是不足以讓整個社會對他們的“強盜”認知發生轉換的,他們必須要做的比其他接受招安的團伙更好一點。

換句話說,宋江有一種危機感。

在梁山聚義的時候,因為他們有地利和人和,所以勢力龐大,能抵抗小規模的清剿,也能逃避大規模的清剿,相對來說更安全一些。

而因為他們自身有著一些正義感約束,所以周邊的縣城、村落與梁山眾人是相安無事的,甚至有時候還會接受其庇護,這也算有一些群眾基礎。

然而,當招安之後,這些人從黑暗裡陡然走入了陽光普照世界中,一切都變得面目全非起來。

這就像一滴濃墨一樣,凝聚在一起的時候非常顯眼,但將其滴在了清水中,驟然擴散之後,必然難逃被稀釋、淨化的命運。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不可能整體打包到一處為官,所以必然會被打散開來,反正宋代廂軍極多,以至於都出現了冗兵的現象,梁山這些人扔進去一點水花都砸不出來。

那麼,像宋江、盧俊義、吳用等極具煽動性、蠱惑力的匪首最後必然難逃被清算的結局,而其他絕大多數兄弟都會回到未上梁山之前的日子中,繼續被壓迫,繼續庸碌地過日子。

那這個招安還有什麼意義嗎?甚至,一切都回到原點的話,那梁山聚義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為了擺脫這樣的命運,宋江一定要讓朝廷、讓社會知道,他們梁山眾人是一群忠義之士,並不是強盜。

梁山接受招安之後的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其實也是證明自己的過程。

當然,宋江主動選了方臘作為對手,雖然有更深層的考量,但卻也高估了自身的實力。

宋江主動請纓,正好符合其招安的目的

宋江的主動請纓,在百二十回的《水滸傳》裡其實也是趕巧了。

當時梁山眾人徵遼國,滅田虎,平王慶,立下了不小的戰功。但到了封賞的時候,卻被奸臣阻擋在了城外,對他們進行各種羞辱。

於是,群情激憤,有人後悔招安,想要重回梁山水泊,甚至有人直接建議洗劫東京。宋江等人費了很大的勁兒才安撫好眾兄弟,想要儘快解決這一問題。

其實,這次梁山等人是真的立了大功的,還是戰功,所以在被冷落、羞辱之後必然也會有所封賞。如果他們能忍一時,那麼後面的事情很可能都不會出現。

但恰巧這個時候,方臘反了!

本來朝廷並沒有派遣梁山眾人前去征討,而是派了什麼張招討、劉都督前去剿滅,但宋江得到燕青的回報之後,便偷偷進城找到了宿太尉。

宿太尉見到宋江偷偷進城也是吃了一驚,連忙詢問緣由,可見這些人對梁山等人在城外屯紮還是有所忌憚的。

書裡寫了宋江親口說出的一段話:

“今日小將私步至此,上告恩相。聽的江南方臘造反,佔據州郡,擅改年號,侵至潤州,早晚渡江,來打揚州。宋江等人馬久閒,在此屯紮不宜。某等情願部領兵馬,前去征剿,盡忠報國,望恩相於天子前題奏則個!”

就這樣,宿太尉第二天上朝的時候建議天子派宋江等人出征,打方臘的情節就此展開。

那麼,宋江主動攬下徵方臘的戰事,除了安撫眾兄弟的不滿情緒之外,還有什麼心思呢?

在宋江的規劃裡,之所以接受招安,並不是想讓一眾兄弟們重新回到民間過太平日子,而是想為國盡忠,為朝廷出力,以此搏一個封侯拜相,封妻廕子。

那麼,這些人除了打仗其實也做不了什麼,可偏偏宋朝真的沒多少仗可打。

梁山裡面很多軍旅、行伍出身的人,其中有廂軍,也有禁軍,但他們之前並沒有上過幾次戰場,所以也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自然一直沉淪下僚。

可接受招安之後,宋江等人的運氣不錯,徵遼國、滅田虎、平王慶,著實打了不少仗,立下了不少功勳。眼下又有一場戰事,還是與和他們之前“相同”的勢力作戰,宋江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撈取”戰功的機會了。畢竟,誰知道以後還有沒有仗打呢?

所以,宋江的這一次主動請纓,並不是完全為了緩和兄弟中的不滿情緒,也有想讓眾人立下更多戰功,得到更多封賞的心思。

但結局卻很慘烈,以一國的支援攻打一隅之地,竟然遭到了這麼大的損失,可見宋江等人的實力其實也並不是特別高。

由此可見,朝廷讓宋江等人徵方臘,雖然有驅虎吞狼的心思,但實際上更多的還是宋江等人自己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