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白道溝坪遺址發現“謎”樣的鴛鴦火鍋,經過研究,它竟有特殊用途

在考古發現過程中,專家們會出土很多珍貴的文物,他們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生活習慣,但有時候專家們也會產生一些誤判。比如,在甘肅白道溝坪遺址,專家出土了一件陰陽造型的陶器,本以為他是鴛鴦火鍋,但後來才發現它原來是幹這個的……究竟是什麼樣的陶器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小編就來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56年3月,蘭包鐵路修至於甘肅蘭州城關區境內,當時工人們在一處叫白道溝坪的地方鋪設路基,結果在清理土方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陶片,最大的如碗口大小,最小的僅有指甲蓋大小,有的上面還有黑色的線條和紋路。於是,有經驗的工人師傅表示,這些陶片有可能是原始人的陶器,另外在幾天後還有人挖出來遺骨。此時,工人們就都不淡定了,他們立馬暫停了現場的施工,並將這些發現向上級的有關部門彙報。

第二天上午,當地文物部門的專家就聞訊趕到白道溝坪,他們對挖掘出來的陶片經過研究,確定是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並且對發現遺骨的地方進行了勘察,確定是一處原始墓葬。經過幾天的調查研究,考古專家們確定白道溝坪一帶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蹟,佔地面積34萬平方米,距今約4000多年。

考古專家們經過幾個月的深入發掘,還發現白道溝坪遺址的規劃十分嚴謹,不僅有生活居住區,還有墓葬區和窯廠區。在生活區,專家們出土了房屋遺址,以及各類生活陶器,如陶盆,陶壺和陶碗;在墓葬區則出土了遺骸和粗陶製作的隨葬品,表明當時的人用好的陶器,把差的陶器當做隨葬品;在窯廠區,專家們清理出來12座陶窯,在當時來說算是相當大的規模了,此外還有大量的灰坑,石磨盤和紅泥原料等,足以能夠想象出當時繁忙有序的燒陶場景。值得一的是,專家們還在窯廠區出土了一件特殊的陶器——陰陽盆。

陰陽盆為圓形,直徑約35釐米,高度約16釐米,整體為紅泥燒製顯出紅色,因中間有一道隔梁將其一分為二,故此得名“陰陽盆”。考古專家表示,這件陰陽盆看起來就像是現在的鴛鴦火鍋盆,因此推測它是古人的裝食物的食器,並且還一次性裝兩種食物,讓專家們也大為讚歎,說明了古人還是很有聰明才智的。

一段時間之後,陰陽盆被放在博物館做展示,可是有一天北京來了一位調研的專家,他看到這件陰陽盆之後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首先,如果陰陽盆是食器,為什麼在此後的商周時期都沒有延續呢?其次,這件陰陽盆發現在窯廠區,並且還有很多使用的痕跡,因此它一直在窯廠區使用,所以應該和食器沒有太大的關係;最後,陰陽盆出土的時候,還在盆中還發現了一根石棒,說明了古人當時在攪拌,或研磨什麼東西。

根據以上的幾個問題,專家們又對陰陽盆展開了新的研究,希望可以確定它真正的身份和作用。後來,有專家在做化學分析的時候,發現盆底部有顏料長期浸泡過的痕跡,而且最不可思議的是,被隔梁分開的兩半,一邊是紅色顏料的浸泡痕跡,另一邊則是黑色顏料浸泡後的痕跡,這一發現也讓專家們看到了新希望。

在進一步的研究過程中,專家們對陰陽盆底部的顏料痕跡做了光譜分析,同時還提取了在該遺址中出土的其他紅色和黑色顏料,結果對比發現二者完全是一樣的。由此,專家們得出了最終的結論,古人是用陰陽盆裝顏料的,一邊是紅色,一邊是黑色,在燒製陶器的時候用於上色,以及繪製不同的線條和圖案。專家們表示,陰陽盆不是做火鍋的食器,並根據其真實用途命名為調色缽,而這比食器也更能體現古人的智慧。

一件小小的陰陽盆,背後竟然還有如此曲折的經歷,也說明了專家們治學求真的嚴謹態度,讓我們認識真實的歷史。如今,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從最早的黑色顏料,到後來的紅色顏料,再到現在五彩斑斕的世界,這肯定也是當時先民想象不到的美麗世界。

參考資料:

《彩陶中國》作者:趙春青,賈連敏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