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專家解讀】中華文明起源之謎:中華文明起源與歷史變遷的歷史關係

(作者:趙輝)為了解開中華文明起源之謎,復興中華文化,國家啟動了一系列的考古研究工程,以期還原五千年中華文明的產生歷程與延綿不斷的文化之謎。對此事關國家與民族的歷史問題,不僅需要調動國家資源全力以赴,更需要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傾情付出,才能穿越五千年的歷史變遷,還原一個真實的中華文明發展史。

今年是中國考古學誕生一百週年,也是探源中華文明的考古學發展史一百年。雖然一百年的中國考古學,從初創到發展成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中國考古學理論,但對中華文明起源的探索研究卻越來越迷茫,以致讓一些一生研究考古的考古人產生了考古學信仰的問題、失去了前進的方向與人生的目標,“當年參加夏商論戰的前輩已逐漸凋零,但夏到底是什麼,我們得到答案了嗎?人生又有幾個六十年,可以等待一個問題的答案。不僅鄒先生那代人等不到,很可能許宏老師這代人也等不到,我們這代人、你們這代人,能不能等到?如果傾盡一生時間,也等不到一個答案,能不能接受這份遺憾?”。

那些信誓旦旦、口若懸河、理論滿腹的夏文化研究專家教授,你們得到答案了嗎?你們的夏文化研究成果與理論,對得起那些求解的學子、國家的期盼、社會的資源、民族的歷史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認知!那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究竟體現在哪裡?哪裡的文化歷史,可以承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那麼中華文明誕生髮展的源頭也就自然迎刃而解。

在五千年中國歷史的變遷中,從中國地理方位來說,南與北、東與西有一個交替往復的變遷歷史,形成了中國與蠻、夷、戎、狄四方的歷史思維模式。但是,以今天的地理位置來說,歷史中的蠻、夷、戎、狄所在的地理,都成為過歷史政權中的國家權力中心,也就是當時歷史中的中國。如果我們在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問題上,抱殘守缺,思想僵化,以“中原中心論”為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地理思想為基礎,摒棄蠻、夷、戎、狄所在地區所產生傳承的中華文明理念,那麼,這些人以遺憾告別人生,得不到一生所求知的答案,也就是自然法則了。那些不能促進夏文化研究的長篇鉅著,最終結局也只能是付之一炬。

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思想精髓,是中華文化發展集大成者,是中華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根本。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孕育產生於哪裡,哪裡就是中華文化的本源,哪裡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這一原則將是破解中華文明起源的基本法則。

“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這是《後漢書·東夷列傳》中的一段史料,為我們破解道家思想與儒家思想形成來源,提供了可靠歷史依據。

“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是儒家仁義思想形成的萌芽與產生的根基。東方的夷地,是萬物茁壯生長的根本;萬物由地而生,生活在東方夷地的夷人具有大地的“柔順”本性,“言仁而好生”;東方夷人所在之國,也成為天下“君子之國”“不死之國”,誕生了中華文明的君子行為與思想;君子行為與思想在東方夷地的延綿不斷傳承,使得東方夷國有了“不死之國”的稱謂,成為形成中華文明並傳承中華文化的“不死之國”。這是中華文明成為世界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傳承至今、延綿不斷的古文明的關鍵所在,是中華文明的根基與搖籃,是孔子嚮往的地方,是孔子仁義思想產生來源與現實基礎。即使中華文明在歷史發展中,受到其他文明的不斷衝擊與摧殘,誕生於東方夷地的本土中華文明,也能柢地勃發,生長修復土生土長的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正如今天筆者本人的中華文明起源說,雖歷經磨難與打擊,也阻擋不了中華文明起源於淮夷之地、產生於東方淮夷之人的中國文化歷史結論。中華文化將就此復興於世界文化之林,中華民族將就此輝煌於人類歷史。

“東夷率皆土著,憙飲酒歌舞,或寇弁衣錦,器用俎豆。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也。幾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雲。”(《後漢書•東夷列傳》)。東夷之人都是在一地世代定居,土生土長,喜歡喝酒、唱歌和跳舞,頭戴冠弁,身穿絲帛衣服,器物用俎、豆。這就是中國喪失禮儀禮制,而在四夷那裡可以找到的原因。蠻、夷、戎、狄總稱為四夷,就好像公、侯、伯、子、男都稱為諸侯一樣。

“夏”字誕生於淮河流域的花鼓燈歌舞,五六十種不同的原始“夏”字是對淮河花鼓燈舞蹈代表動作的不同象形刻畫,是筆者夏文化研究的歷史結論。時至今日,淮河兒女在進行花鼓燈舞蹈表演時,依然頭戴冠弁,身穿華麗絲帛衣服,載歌載舞,將華夏文化的傳承載體——花鼓燈歌舞,傳承至今,原汁原味地傳承著正宗華夏文化。

雖然《後漢書•東夷列傳》寫作於1600年的南朝時期,但“東夷率皆土著,憙飲酒歌舞”的描述還是將東夷淮夷之地的淮河塗山人民刻畫的生動而真實。喜歡飲酒、唱歌和跳舞,是淮河人民的基本特徵。任何時間,如果來到淮河塗山地區,如果不能夠讓客人喝好喝醉,將是一件很失禮的事情。熱情好客、仁而好生,是淮河文化的人文特徵。

“器用俎豆,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也”、 《論語•衛靈公》「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俎豆是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後引申為祭祀和崇奉之意。東方淮夷不僅是孔子仁義思想的來源,也是孔子恢復禮制,推崇祭祀和崇奉文化器物的學習物件。由此可知,“故孔子欲居九夷也”學習傳承華夏文化的真實性與歷史性。

“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也。幾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雲”。《後漢書•東夷列傳》是作者專門記述東夷的事情,“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也”是作者的引述語句,陳述了中國禮儀與東夷“四夷”的歷史關係,其後的作者解釋部分就是畫蛇添足,背離了歷史,曲解了華夏曆史與文化。“幾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雲”顯然是作者的註釋,為了讓讀者清楚“四夷”的含義,卻是一個原則性歷史錯誤。

中國失禮,要到蠻、夷、戎、狄等四個地方去尋求,顯然與歷史事實不符。蠻、夷、戎、狄在傳承延續中華禮儀,而中國之地已經不知道中華禮儀了?這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通,違反客觀事實。以“中原中心”的核心中國,竟然要去沒有文化的“四夷”偏遠之地去尋求中華禮儀,這個“中原中國”的文化自信、自豪、自尊,還能尋找得回來?難道中國禮儀是由蠻、夷、戎、狄四個地方各自貢獻而來?中國之禮儀,難道不是中國之人土生土長形成的中國禮儀?“求之四夷者也”中的“四夷”顯然另有所特指,而非蠻、夷、戎、狄等中國之外的四個地方。

“四夷”“四方”“四國”頻頻出現於中國的傳世文獻典籍及《詩經》中。“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四方有羨,我獨居憂”“經營四方”“綱紀四方”“四方來賀”“四方之綱”“豈弟君子,四方為則”“惠此中國,以綏四方”“四國於蕃,四方於宣”“周公東征,四國是皇”“交亂四國”“四國無政”“斬伐四國” “惠此京師,以綏四國”“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等等。在上古國家形態概念中,“方國”是我們對上古國家的統稱,方也就國,國也就是方,某方某國特指某地地某國。因此,方與國具有相同意義,四方等同四國。當“四”作為特定名詞時,“四方”“四國”是同一地名;當“四方”“四國”位於東夷淮夷九夷之地時,“四方”“四國”也稱為“四夷”。此種情況下,“四夷”並非是蠻、夷、戎、狄概念,而是專有特定名詞“四方”“四國”的專有稱謂,即“四夷”等同“四方”,“四夷”等同“四國”。

在筆者個人的獨立夏文化研究中,淮河流域的四方湖古城為夏王朝國都,是夏文化的中心,是尹吉甫為官採集《詩經》的地方,是淮河花鼓燈歌舞民間傳承的地方,是“憙飲酒歌舞”的東方淮夷之地。四方湖的名稱就直接來源於《詩經》中“四方”“四國”稱謂,是青銅器兮甲盤中尹吉甫來到“南淮夷”的“成周四方”。因此,“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也”的真正含義為:在“中原中心”的中國丟失了中國禮儀時,需要到東夷地區的淮河四方湖古城“四夷”來尋求恢復中國禮儀。因為,“四夷”的淮夷四方湖古城是中國禮儀的原生地,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是土生土長的中華文明、中國禮儀。

所謂中國失禮,求之四夷者也,求之四方者也,求之四國者也,求之四方湖古城者也;所謂中華文明探源,成之南淮夷者也,成之淮夷土著者也,成之東夷民科個人者也,成之四夷趙輝者也。(作者:趙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