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昔時脫貧築夢者 如今振興追夢人——江西省吉水縣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銀

11月9日,一年一度的國內河蟹產業界的“奧斯卡獎”——2021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順利落下帷幕。此次大賽吸引了全國各地80餘家養蟹單位參加,共選送了雌雄“種子選手”2000多隻河蟹參與角逐。最終,大賽設立的5個獎項中,來自江西省吉水縣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選送的大閘蟹一舉獲得蟹王獎、蟹後獎、最佳口感獎、金蟹獎等4個獎項,成為此次大賽的最大贏家。而公司的董事長,正是2021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21年“江西脫貧攻堅貢獻企業家”榮譽稱號獲得者、2020年江西省脫貧攻堅獎作為獎獲得者王銀。

好山好水好生態,稻漁共作助脫貧

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專門從事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農業企業,以“產地生態、產品綠色、產業融合、產出高效”為定位,主要產業為稻蝦混養、稻蟹混養等。在今年的全國河蟹大賽上,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出產的“蟹王”重644。7克,近“1斤3兩”;“蟹後”重473。6 克,近“1斤”,其他蟹獲最佳口感獎和金蟹獎。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屆大賽上該公司選送的一隻體重657。7克雄蟹斬獲“蟹王”獎,重量為歷屆蟹王之最。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讓人不禁好奇,如此肥美可口的螃蟹是如何養殖的。

“吉安的好生態,為我們的發展添足了底氣。”王銀說。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種養殖基地位於贛江邊,原為一片易澇荒地,王銀在此落戶生產後,著力破解土地產出率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普遍不高等難題,引入生態立體稻田專案,實行水稻與蝦蟹共養模式,遵循“因地制宜、科技興農”的目標,在生態養殖的基礎上,不斷髮揮養殖蝦蟹“水源好、品種好、養殖好、品相好”四好優勢,結合一地兩產、一水兩用的種養模式,實現了蝦蟹的茁壯生長,生態效益持續轉化為經濟效益。

飲水思源,富而思進。在自身做大做強後,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勇擔社會責任,以感恩奮進之心致力於本地的脫貧攻堅事業。2018年6月,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註冊成立吉水縣潤澤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企業+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吸納全鎮14個行政村和503戶貧困戶入股分紅,助力脫貧攻堅,貧困戶每年可分紅500元,村集體每年可分紅2萬元,可連續分紅10年。同時針對土地流轉支付每年每畝30元的費用,成了當地產業扶貧的典範。

好蝦好蟹好政策,產業發展促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在當地,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大力整合資金、土地、政策等資源要素,充分發揮產業規模化、集聚化效應,不斷壯大“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透過資源整合帶動鄉村振興。目前,已建稻漁面積7200畝。其中,稻蝦4800畝、稻蟹2000畝、稻魚400畝,為全省最大的稻蝦(漁、蟹)綜合種養示範園地之一,被授予“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中國清水龍蝦之鄉”“省級農業示範園”,為不斷夯實當地鄉村振興產業基礎提供助力。

產業不僅要做大,更要做實、做強,順應時代潮流、順應民心民意,助力鄉村振興,帶動廣大群眾一起走在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盤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把現代農業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通盤考慮,不斷擴大產業反哺力度,持續創造條件讓當地群眾透過各種形式參與到稻漁綜合種養產業中來,並共享產業發展帶來的收益。截止目前,種養殖基地共有200多人從事進行魚蝦捕撈、分撿、包裝、水稻種植等工作,每年支出務工工資達500萬元,讓廣大當地群眾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真正成為產業發展的參與者、受益者。

除此之外,公司還聚焦“互利共贏,授之以漁”目標,依託種養殖基地規模化、規範化、產業化管理模式,設立了可容納百餘人的多媒體產業培訓教室,採取統一技術服務的方式,免費加強對稻漁共作養殖戶的技術指導培訓,主動為養殖戶、脫貧戶提供全程技術培訓和跟蹤服務,努力破解當地群眾種養技術水平不高、銷售不暢、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不強的制約瓶頸。2020年至今,共舉辦了14次免費培訓班,培訓農戶近2000人次,不斷圍繞本地特色產業提升“造血”能力,為其他地區建立了可複製的創新產業幫扶模式樣板。

(中國日報江西記者站記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