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紅樓夢》:兩個名字裡帶“仁”的舅舅,取名為“仁”有何深意?

作者:清芷

“仁”是一種道德範疇,指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互助,這本是一個很美好的字眼。可是,曹雪芹先生卻將這個字用在了兩個並不“仁”的人身上,這兩個人的身份還有相似之處:一個是賈芸的舅舅——卜世仁,另一個是巧姐的舅舅——王仁。作者如此取名,究竟有何用意呢?

(一)卜世仁

卜世仁,諧音“不是人”,可見,在曹雪芹先生看來,卜世仁根本算不上是一個人。那麼,卜世仁到底為什麼會引來曹先生如此的嘲諷和責罵呢?這就要從其外甥賈芸說起了。

賈芸父親早逝,與母親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由於缺少家庭主力,賈芸和母親生活得很不容易。然而,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還遇到了一個“吃人”的親戚——賈芸的舅舅卜世仁。

當初,在賈芸父親去世時,卜世仁來幫忙料理喪事,可是,當喪事料理完後,賈芸家中僅存的一些家產卻無端地消失了。所謂消失,這其中的奧秘顯而易見。

賈芸在母親辛勤的培育下終於長大成人,懂事的賈芸想幫忙減輕母親的負擔,於是想到賈府謀一份差事。正巧賈府要建造省親別院,這對賈芸來說是一個好機會。賈芸求到了賈璉跟前,可是卻遲遲等不到好訊息。於是,賈芸決定去求王熙鳳。然而,求鳳姐怎麼能空著手去呢?賈芸思考一番後,想到了開香料鋪的舅舅卜世仁,賈芸想到舅舅那裡賒一些香料送給鳳姐。

就這樣,賈芸來到了舅舅家開的香料鋪,對舅舅說明了來意。不過,待賈芸說完後,賈芸所得到的並不是舅舅的相助,而是來自舅舅的一番牢騷和責備:

“再休提賒欠一事。前兒也是我們鋪子裡一個夥計,替他的親戚賒了幾兩銀子的貨,至今總未還上。因此我們大家賠上,立了合同,再不許替親友賒欠。誰要賒欠,就要罰他二十兩銀子的東道。況且如今這個貨也短,你就拿現銀子到我們這不三不四的鋪子裡來買,也還沒有這些,只好倒扁兒去。這是一。二則你那裡有正經事,不過賒了去又是胡鬧。你只說舅舅見你一遭兒就派你一遭兒不是。你小人兒家很不知好歹,也到底立個主見,賺幾個錢,弄得穿是穿吃是吃的,我看著也喜歡。”

賈芸聽後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笑著對舅舅說出了自己的難處,可是卜世仁依舊不為所動,甚至還挖苦諷刺起賈芸來:

我天天和你舅母說,只愁你沒算計兒。你但凡立得起來,到你大房裡,就是他們爺兒們見不著,便下個氣,和他們的管家或者管事的人們嬉和嬉和,也弄個事兒管管……”

賈芸見卜世仁的話難聽得很,便起身告辭。這時,舅舅和舅母又一唱一和地上演了一出“哭窮”的戲碼,將賈芸氣得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香料鋪。

面對孤兒寡母的姐姐和外甥,卜世仁不但沒有盡己所能去幫助他們,保護他們,反而趁辦喪事的機會撈取錢財;當外甥遇到難處時,卜世仁不但沒有想辦法幫扶一把,還挖苦諷刺對方,如此自私吝嗇的親戚有還不如沒有!

(二)王仁

如果說卜世仁是令人憎厭的市井小人,那麼王仁則是讓人唾棄的人間魔鬼。

王仁,諧音“忘仁”“忘人”,意指他忘卻仁義,忘記自己還是一個“人”。

王仁在書中出場不多,但是存在感十足。第十四回,王熙鳳幫忙料理秦可卿的喪事,作者一邊寫鳳姐的忙碌,一邊開始羅列一些其他人物的行動軌跡。也就是在此處,作者提及了王熙鳳還有一個胞兄:

“又有胞兄王仁連家眷回南,一面寫家信稟叩父母並帶往之物”。

王仁在此處並無過多的介紹,眾人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之所以對他厭惡唾棄,實際上源於巧姐的判詞以及曲子“留餘慶”。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這兩句判詞是說賈府勢敗家亡後,任憑你出身顯貴也無濟於事,骨肉親人也會翻臉無情,棄之不顧。不過,這兩句判詞並未指出這個無情無義的親人指的是誰,然而,在那首“留餘慶”中,作者的暗示就比較明顯了。

在曲子“留餘慶”中有這樣兩句話:

“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

透過這兩句話,我們可知在賈府敗落後,無情無義,坑害巧姐的人是巧姐的“狠舅”和“奸兄”。在續書中,續書作者寫巧姐險些被賣給一個外藩王爺,而參與者有王仁(舅)和賈薔、賈芸(兄)等人。

不過,脂硯齋曾批註“芸哥仗義探庵”,並說:

“此人後來榮府事敗,必有一番作為”。

可見,賈芸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並非“奸兄”。因此,眾人對續書中的“奸兄”人選存在爭議。但是,大家對“狠舅”的人選卻是意見一致。在書中前八十回,關於王熙鳳的兄弟所提及的只有一人,即王仁。因此,在八十回後,當賈府敗落後,狠心坑害巧姐的“狠舅”應該就是王仁無疑了。

當初,賈芸找舅舅卜世仁尋求幫助無果,無助的賈芸遇見了仗義相助的倪二。如今,無助的巧姐也遇見了仗義相助自己的人——劉姥姥。因為有了劉姥姥的護助,巧姐得以平安地度過餘生,相比於賈府的其他人,巧姐的結局算得上是非常好的了。

常言道“孃親舅大”,對於無助時的賈芸和巧姐來說,舅舅卜世仁、王仁應該是他們依靠的物件,可是萬萬沒想到,當賈芸和巧姐需要幫助時,得到的不是舅舅的幫扶,而是來自舅舅的袖手旁觀、漠不關心,甚至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如此再看“卜世仁”和“王仁”這兩個名字,作者批判和諷刺的用意不言而喻。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