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陰曹地府中,包拯“日能審陽,夜能斷陰”,歷史上這三人同樣可以

在中國民間口口相傳的陰曹地府,是世間之人的最終歸宿,在這個人人都將去往的冥間,分別設立著十座大殿,用以鑑別世人在陽間的善惡忠奸。

在這十位殿君明察秋毫的審判後,所有的鬼魂都將在這裡,為其在陽間的所作所為買單,體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而在這十位殿君之中,執掌第五殿的殿君閻羅王,是陽世之人最為熟知卻又是最為神秘的殿君。

相傳閻王爺本是第一殿君,因其心地善良、常懷悲天憫人之心,凡遇冤屈之事,常常違反天規放冤魂回陽間伸冤,後來被降職為第五殿君,由此可以明瞭此殿君必為剛正不阿之神。

因為在民間相傳有四位閻羅王之多,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第五殿的殿君正神呢?

韓擒虎版閻羅王

韓擒虎是隋朝名將,他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生前享有無數的榮耀,死後人們對他也是頗為敬畏。然而在他死後,還流傳著韓擒虎成為了閻羅王的傳說。

唐代房玄齡編纂的《隋書·韓擒虎傳》記載,韓擒虎臨終前,鄰居的母親看見韓府儀衛甚多,就問他們在幹什麼,其中一個人說:“我來迎王。”說完人都不見了。又有重病之人跑到韓府說要見韓王,別人問見什麼王,此人答:“閻羅王。”

韓擒虎的子侄要毆打這個人,韓擒虎卻制止了他們,說:“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斯亦足矣。”幾天之後,韓擒虎就去世了。

史籍很少記載鬼神之事,而韓擒虎死後做閻羅王的傳說,竟被收入《隋書·韓擒虎傳》,可見在初唐時期,這個傳說頗為流行。

20世紀50年代,韓擒虎的墓冢儲存得比較完好,20世紀60年代中期,韓擒虎墓遭到破壞,今已蕩然無存。

寇準版閻羅王

寇準是個非常有趣的男人。北宋的宰相都很有個性,寇準的個性絕對能排進前三。

他有時極富魅力,有時又極其惡劣。他的上司(包括兩任皇帝在內)、他的朋友,甚至連他的敵人都對他又愛又恨,難以自拔。

從小就養成了天老大我老二,除了皇帝老兒我誰都不鳥。實際上大多數時候他連皇帝的面子都不鳥的唯我獨尊型人格。

《湧幢小品》中記載他的愛妾茜桃臨死前說:“吾向不言,恐洩陰理;今欲去,言亦無害。公當為世主者閻浮提王也”。另有《翰苑名談》亦記載:寇準卒,有王克勤者,見公於曹州境上,向從者,曰閻羅處政。

范仲淹版閻羅王

范仲淹“文武兼備”、“智謀過人”,無淪在朝主政、出帥戍邊,均系國之安危、時之重望於一身。

他對某些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線邊防穩固了相當長時期。他領導的慶曆革新運動,雖只推行一年,卻開北宋改革風氣之先,成為王安石“熙寧變法”的前奏。即使在擔任地方官時,他也殫精竭慮,鞠躬盡瘁。

范仲淹以清廉、正直而著名,生前就以官聲好譽為民間稱道,因而在他死後,就有傳說他“在冥間”、“見司生殺之權”,“人死五七則見閻羅,豈非文正為此官耶”。

包拯版閻羅王

包拯版算是如今最流行的一個版本了。

包拯申張正義,天下聞名。不僅蒙受冤屈的人找包拯申冤,連蒙受冤屈的鬼也找包拯申冤。包拯日能審陽,夜能斷陰。可以招冤魂,下陰曹。

《宋史·包拯傳》記載: 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侍制。京師為之語曰: 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意思是說,走後門是行不通的,因為有像閻羅王一樣鐵面無私的包老。後來經過不斷流傳演化,包拯變成了閻羅王。

古人相信“陽世之冤,陰司必報”。這個傳說之所以大行於世,是為了告誡那些貪官汙吏和惡人們,不要為非作歹,包公可是在陰間等著你,你死後會有惡報的。

後記

事實上,只有遵紀守法、為人坦蕩、嚴以律己、表裡如一的人,才是最具有膽略的人。

人生在世,“無欲則剛”,無畏才能無懼。當然,人生在世,官居高位,在大權在握不可一世且缺乏監督的情況下,一般人又很難做到遵紀守法、為人坦蕩、嚴以律己、表裡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