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他才華橫溢卻倒行逆施,害死兩位王爺,最終被族滅!

當年齊趙倚黃昏,曾嘆蒙恬滅子孫。一日上天沾五鼎,依然蜚粟度龍門。” 這首詩出自南宋陳普 《詠史·主父偃》,短短數語,便勾畫出漢武帝年間寵臣主父偃多變複雜、大起大落的一生。

王剛版本主父偃,多表現其奸詐的一面

>一、半生寥落

主父偃是齊國臨淄人,根據唐代修撰的譜牒姓氏之學專著《元和姓纂》記載,春秋時期趙武靈王把皇位傳給小兒子惠文王后,自稱“主父”,也就是太上皇的意思,後來以“主父”為姓氏的都是趙武靈王的後人。其中一支移居齊國,主父偃就是他們的後裔(時至今日山東臨沂依然有主父姓氏存在,只是人數較少)。

先王的血脈並沒有給主父偃帶來多少榮光,他先是學習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長短縱橫術”,後又學習了《易》、《春秋》等,在當時,可謂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主父偃自覺學問不錯,希望能在家鄉齊國謀得一官半職,但齊國是儒家的大本營,不學儒術的主父偃得不到主流學界的認同,處處遭到排擠,走投無路的主父偃不得不遠走他鄉,他北遊燕、趙、中山等國,卻無一諸侯願意收留他,年過四十,半生潦倒。

不得已,主父偃來到了長安,元光元年,他投奔到大將軍衛青府上,衛青為人木訥,卻十分欣賞主父偃的才學,連續多次向武帝推薦,但武帝並未重視,時間一長,主父偃也失去了耐心。

主父偃與漢武帝

二、長安發跡

走投無路的主父偃決定賭一把,他把自己對時局的看法寫出來直接上書武帝,共有九條政事,其中八條為內政律令,一條為對外征伐匈奴。這份奏章的前八條都湮沒在歷史中,但那條對匈奴的意見卻完整儲存下來:“夫兵久則變生,事苦則慮易。乃使邊境之民敝靡愁苦而有離心,將吏相疑而外市,故尉佗、章邯得以成其私也。夫秦政之所以不行者,權分乎二子,此得失之效也。”

從字面上看,主父偃的建議與武帝採取的強硬外交政策南轅北轍,但字面以下,卻隱藏了另外一層含義,那便是戰事一起,必然導致將領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他用秦朝的尉佗(就是趙佗)、章邯舉例,尉佗率 50 萬軍隊出擊南越,章邯率 70 萬驪山刑徒出戰函谷關,結果前者擁兵自重,見死不救,後者受趙高排擠,獻關投降,直接導致秦朝國祚歷二世而亡。

主父偃提到的,正是武帝所擔心的,作為雄才大略之主,武帝駕馭群臣的帝王之術震鑠古今,但權力越大,危機感越強,此前從未有人諫言此事,主父偃的出現填補了歷史空白,武帝當天即召主父偃入宮,君臣交談之下,十分融洽,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主父偃也憑藉此策,與提出“土崩瓦解論”的徐樂、“史論戰機”的嚴安, 一起拜為郎中。此後主父偃青雲直上,一年之內四次升遷,從郎中到謁者、中郎,直到中大夫。

三、大展拳腳

主父偃的代表作叫做《推恩令》。自文帝時代,漢廷中樞就對各色封國頭痛不已,他們不僅佔有廣大的國土,還擁有強大的軍隊和富饒的資源,稍不留神就起兵反叛,賈誼曾在《治安策》中提出“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希望透過讓諸侯子孫分享土地的方式,來分化諸侯國,但文帝為人軟弱,加之西漢立國不久,削藩的需求並不強烈,“七王之亂”後,漢廷與封國的矛盾開始激化,漢景帝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削弱諸侯王,但至武帝繼位,一些大國仍然“連城數十,地方千里”,嚴重威脅中央集權制度。削藩就變的十分緊迫。

主父偃的《推恩令》與賈誼的《治安策》如出一轍,他建議分封諸侯子弟為列侯,不侷限於嫡長子繼承製度:“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於是上從其計名義上施恩”。名義上是施恩,實則用一種合法的方式將諸侯封地凌遲,但此舉十分高明,一是諸侯將封地分封給那些沒有繼承權的兒子,皆大歡喜,不僅不反對,還會支援;二來主父偃打著“仁孝之道”“上以德施”的旗號,委婉有效,符合武帝心理預期,也能為王臣所接受。“推恩令”施行以後:“齊國分為七,趙分為六,梁分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為王,王子支庶為侯,百有餘焉”,困擾漢朝多年的諸侯國問題就此煙消雲散!

外交方面,主父偃也有建樹,元狩二年,武帝派遣衛青、李息率兵出擊匈奴,收復了河套以北原秦王朝的轄地,並在陰山以南的河容地帶設定了朔方郡,由於地處偏遠,朔方是守是留,朝廷上下意見不一,丞相公孫弘認為認為朔方前出塞外,人跡罕至,意義不大。而主父偃則堅持認為朔方應該屯兵駐守,在他看來,朔方位於長安以北,是守衛都城的前哨,如果匈奴佔據朔方,快馬一天一夜就能抵達長安,於漢廷是個極大的隱患,如果漢軍站住朔方,並以此作為對匈奴作戰的前哨,則事半功倍。為此,主父偃提出移民戍邊,延展國土,他的建議最終為武帝所接納。

西漢地圖,可見朔方地位的重要性

歷史也證明了主父偃的超前眼光,漠南之戰中,衛青率六將十餘萬人經朔方出高闕,向北出塞六七百里,大敗右賢王部。較以前自雲中出兵,大大節約了行軍時間,戰果不可同日而語。

四、倒行逆施

主父偃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但他早年曲折的人生經歷,扭曲了他的人格,在飛黃騰達後,這些創傷後遺症一股腦跑了出來。

(1)收受賄賂

《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 中兩次記載主父偃收受賄賂。一次是尊立衛子夫為皇后,一次是揭發燕王劉定國亂倫,兩次大事件打響了名頭,大臣們或處於巴結,或處於害怕,紛紛行賄與他,“賂遺累千金。”

(2)陷害同僚

董仲舒是西漢大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的思想即來自於他,公元前 135 年,遼東高廟、長陵高園發生火災,作為“天人合一”理論的發明人,董仲舒馬上把天災與人禍結合起來,寫了本《災異之記》準備上書武帝,卻一不小心被來訪的主父偃給偷走了,並交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對董仲舒這種做法十分不滿,還找到董仲舒的一個學生來與其對質,讓董仲舒當眾出醜,此後董仲舒再不敢妄言“天人合一”,而主父偃也被打上了“艱險無賴小人”的印章,大家避之不及。

西漢封國地圖,可謂諸侯林立

(3)逼死齊王

這事說來蹊蹺,武帝老孃王美人打算將外孫女嫁給齊王劉次景,派了一個叫做徐甲的宦官去提媒,主父偃聽說後,私自找到徐甲,希望徐甲此行順便做件好事,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齊王做妾,徐甲滿口答應。哪知齊王劉次景是個浪蕩貨,先是冷落老孃給他找的媳婦,後又與自己的姐姐亂倫,其母親紀太后也不是個省油的燈,自己兒子淫亂不說,還對前來提媒的徐甲惡言相向,“王有後,後宮具備。且甲,齊貧人,急乃為宦者,入事漢,無補益,乃欲亂吾王家!且主父偃何為者?乃欲以女充後宮。”不僅罵了徐甲,連主父偃也不放過。主父偃是個睚眥必報的主,當年在齊國鬱郁不得志,經此一事,更是仇上加仇,他找個機會讓武帝派遣他去齊國做國相,藉機舉報齊王亂倫一事,劉次景聽說東窗事發,受不了壓力,一死了之。

五、身死名滅

主父偃的囂張行為引發了朝廷上下諸多大臣不滿,有人勸他不要太過張揚,但他已經被權欲衝昏頭腦,根本聽不進去,自言“臣結髮遊學四十餘年,身不得遂,親不以為子,昆弟不收,賓客棄我,我阸日久矣。且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耳。吾日暮途遠,故倒行暴施之。”

漢武帝是大有為之君,重用主父偃並不奇怪

鼎是古代貴族們吃飯的食器,不同等級的人用鼎的數量有嚴格規定,天子用九個,諸侯王用五個,一般大臣最多用三個。按照個人二十歲結髮,主父偃此時年紀已過六十,自覺“日暮途遠”(此說法源於春秋時期鞭屍楚平王的伍子胥),於是不再考慮將來,只求當下痛快,不惜“倒行暴施”,不能不說,主父偃已經完全心理變態。

齊王自盡的訊息傳到長安,朝堂譁然,曾經得罪過主父偃的趙王劉彭祖害怕遭遇同樣的命運,就先下手為強,向武帝告發主父偃“受諸侯金,以故諸侯子多以得封者”。劉彭祖也不是什麼好人,史書記載他:為人巧佞,持詭辯傷人。趙國的國相沒有一個能幹過兩年,不是被他害死就是被他誣陷下獄。但宗親的分量讓所有人不能視而不見,有了他挑頭,大臣們紛紛上書彈劾主父偃,說他先是害死燕王,又逼死齊王,有離間漢室宗親嫌疑。

作為一代雄主,漢武帝對主父偃的所作所為以及為人當然十分了解,甚至可以說,主父偃就是他的一杆槍,但此時牆倒眾人推,漢武帝不願意落個殘害同姓骨肉的罵名,而諸侯王聯合大臣們的行動也可以看做是大家對新政策不滿的一次集中大爆發,為了平息眾怒,武帝需要一個替罪羊,主父偃就成為最佳人選。

伴君如伴虎,主父偃的死是必然結果

主父偃下獄後,對受賄罪行供認不諱,但對逼死齊王一事不做承認,武帝對如何處理主父偃猶豫不決,就在此時,以見風使舵著稱的公孫弘說話了:“齊王自殺無後,國除為郡,入漢,主父偃本首惡,陛下不誅主父偃,無以謝天下。”不能不說公孫弘太壞了,他的論調與後世徐有貞汙衊于謙的說辭異曲同工,不從事實角度論述,而是把事情往政治正確和利益取捨方面引導,如此一來,主父偃就非死不可了。武帝下令:主父偃滅族!

日慕點評:

主父偃半生潦倒,早年的落魄生涯讓他歷經世態炎涼,對人性的黑暗面可謂體察至深,一朝得勢後,他便大肆報復,快意恩仇,站在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主父偃早年的悲慘遭遇讓他得勢後急於補償,卻最終陷入了超補償的負面作用中。西漢推崇以孝治國,道德禮法在官員評價中佔據重要地位,主父偃反主流的做法必然為官場所不容。漢武帝是個大有為的君主,他賞識主父偃的才學,重用於他,讓他得以一展抱負,但站在皇帝的角度,大臣們不過是他駕馭天下的棋子,有用的時候可以一年升遷四次,沒用的時候也會捨車保帥,一腳踢開。太史公對主父偃的評價倒是較為客觀:公孫弘行義雖脩,然亦遇時。。。主父偃當路,諸公皆譽之,及名敗身誅,士爭言其惡。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