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蕭何作為幫兇除掉了韓信,在家大擺宴席慶祝,一人穿著孝服來祝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八個字便足以概括韓信的一生,當年蕭何一眼便看中了韓信的才能,眼見韓信心灰意冷出逃竟如此張皇失措,以致於上演了一出“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好戲。

影視劇中的韓信與蕭何

蕭何是否在月夜之下追趕韓信,我們很難從斑斑駁駁的史冊中窺探其真實性,但毫無疑問的是,蕭何是韓信一生中最為重要的知己。然而,蕭何這個伯樂又充當了劉邦的劊子手。

公元前197年蕭何在長樂宮中聯手呂后,將韓信捆綁後殺死並且誅滅三族。

韓信在臨終前不由地驚呼:“只恨我自己沒有聽從蒯徹的意見,我今天死在這裡難道真的是天意嗎?”

韓信的悔恨與項羽的悔恨是何其相似?當年項羽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以致於亞父范增連聲怒罵:“豎子不足與謀!”但霸王項羽在兵敗烏江之時,也只能感慨一句:“此乃天亡我楚,非戰之罪也!”

影視劇中的項羽

韓信與項羽在臨終之前是否想起了沛縣小吏劉邦?這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認的是劉邦的心思遠不止一介亭長那麼簡單。被譽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在劉邦功成名就之後,早就做好了迅速逃離的準備,他告訴蕭何與韓信二人“兔死狗烹”的道理,但可惜的是,韓信沒有聽他的話,蕭何一開始也沒有聽他的話。

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便是一廂情願,你以為自己有情有義一定會感動別人,卻不知道自己在別人的眼中不過只是一枚棋子罷了,蕭何至始至終都不過是在自我感動。劉邦在蕭何誅殺韓信之時故意外出避嫌,但明眼人一眼便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假使沒有劉邦的示意,誰敢貿然地將韓信這樣的軍事天才殺死呢?

蕭何本以為自己揣測到了劉邦的心思,可以憑藉韓信之死走上人生的巔峰,但很明顯他的如意算盤打錯了,一場殺身之禍很快就要來臨。

影視劇中的韓信

劉邦在韓信被誅滅之後封賞了蕭何,並且賞賜給相國500衛兵作為護衛,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蕭何此時已經麻痺大意了。他設宴召集賓客,慶祝自己的

“封邑進爵,聖眷日隆”

。然而就在他做著美夢的時候,一個叫做召平的門客引起了他的震怒。

召平在諸多門客前來賀喜的當天,卻穿著一身縞素哭哭啼啼地為蕭何弔孝。本來喜氣洋洋的相國府頓時變成了靈堂,蕭何為此震怒不已:“我平日待你不薄,你這樣做是在耍酒瘋嗎?”召平也不為自己辯解,只是悠悠然地說了一句:

“公勿喜樂,從此後患無窮矣!”

摸不著頭腦的蕭何並未明白他的意思,只是一個勁地說自己兢兢業業無半點差錯。

“聖上在外征戰辛苦異常,相國從未上過戰場卻得到加封,難道您忘記了淮陰侯是如何死的嗎?”

經過召平的這一句提點,蕭何也立刻明白了過來,一拍腦門道:“確實如君所言,我就要大難臨頭了!”

因此,蕭何馬上遣散了前來賀拜的門客,並且開始籌劃保全自己的事情。在第二天便辭去了劉邦賞賜的封邑,並且拿出了自己的私人財產充入國庫。

蕭何本以為自己這樣便能夠得到保全,但殊不知帝王的心思是一般人難以揣摩的,更大的殺機還埋伏在後面,而蕭何的兢兢業業正是他的致命弱點。

四處征戰的劉邦實在是鞭長莫及,他不斷地派遣使者打探朝中動態,尤其是監視蕭何的一舉一動。劉邦每每遇到使者前來,都要問:

“蕭相國現在在幹嘛?”使者的回覆總是:“相國將國家治理地井井有條,百姓都交口稱讚。”

劉邦聽到這樣的回答便默不作聲,使者不明白他的意思便告訴了蕭何,蕭何也不明白劉邦為何悶悶不樂。

蕭何也是過於耿直的一個人,他的一廂情願使他忘記了主客之間的界限,以致於做出了喧賓奪主的事情。在外征戰的劉邦聽到蕭何頗得民心,他如何能夠放心得下?又如何能不悶悶不樂呢?

果然,使者的回覆在相國府邸引起了不小的騷動,一些有識之士紛紛斷定:

“相國要被滅族了!

”這些話傳到了蕭何的耳中,他對此事十分不解,門客們便為他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上所為數問君者,畏君傾動關中。”

“蕭相國您已經是位極人臣的存在了,皇上再也找不到更好的賞賜來滿足您了,而您在關中重地又是如此得民心,聖上是擔心您會造反吶!”

這些門客們為蕭何想出了一個謀略,那便是以“自汙”的方式來打消劉邦的猜忌,如此才能夠保全自己以及相國府內所有人的性命。

影視劇中的劉邦和蕭何

“今君胡不多買田地,賤貰貸以自汙?上心乃安”

門客們勸蕭何大肆購買田地並且縱慾享樂,以聲色犬馬的方式來降低自己在百姓中的影響力,這樣便能夠使得外出的劉邦對他放心。果不其然,蕭何採納了門客的意見之後整日飲酒作樂,他對於政務不再像從前那樣過問,甚至故意錯判誤判一些事件,他的所作所為逐漸引起了當地百姓的不滿。

劉邦在平定了英布叛亂之後返回長安,在路上便遇到了沿途告狀的百姓,他們狀告相國蕭何強行購買田地房屋,並且飲酒作樂不理政務,劉邦聽聞此事之後顯得異常高興。

他對百姓們說:

“一個相國居然欺壓百姓,簡直是太不像話了!”

隨後將蕭何羈押。

蕭何雖然因此事而入獄,但在劉邦眼中已經不具備威脅的他最終得到了赦免,此後遠離漢朝的政治中心得以保全。蕭何、韓信、張良三人都是為劉邦的肱股之臣,但他們三個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先知先覺的張良全身而退,後知後覺的蕭何得以苟活,但對此毫無知覺的韓信卻身死人手,不可謂不悲哀。

帝王之術便是如此殘酷且血腥,不論你在創業之初立下了多大的功勞,只要觸碰到了君王的逆鱗便難逃一死,“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是千年以來顛撲不滅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