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強秦三步走——這才是商鞅的高明之處和變法的精髓體現

前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最終一統天下,但正如太史公所言:“秦所以強六世而並諸侯,皆商鞅之謀也”。

然而很多人對於商鞅變法的認識僅僅侷限在書本上所列舉的他當年所頒佈的一系列條令,但事實上,在觀於商鞅主持秦國變法過程中為秦國制定的一系列決策後不難發現,太史公所說的“商鞅之謀”絕不僅限於此。概括來說,商鞅之謀具體表現在強民,強國及對外戰略的具體實施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在商鞅偉大的變法思想引領下,它們被逐步實現,最終商鞅帶領秦國走上根本強大之路,因此這三個方面可以總結為商鞅為秦國制定的強秦三步走。

商鞅畫像

第一步,強民

公元前359年,商鞅推行《墾草令》,著手準備第一次變法,而第一次變法的目的便是強民,具體概括為如下四點:

1,嚴密百姓基層組織,達到鞏固社會安定的效果。如實行“伍什”制度和“連坐”之法,加強百姓的管理和互相監督,減少犯罪機率。

2,獎勵公戰嚴懲私鬥,以此來培養秦人一致對外的好戰之風,提高秦軍的作戰積極性。如制定“軍爵”制,廢除“世祿”制,軍爵制度的推行極大的提高了秦人的作戰熱忱,商鞅規定,有功封爵者,依其功爵之等次榮享田園居宅衣服等,無功者則不得享用,這一點使得秦國形成一個非常完善的社會尊卑秩序,如此情況下更可以激勵民氣。

3,制定兵役、訓練、徵調等相關制度。如規定男子到了一定年齡必須服兵役,接受正規訓練,役期屆滿退回鄉里,若有戰事必須應調,這一系列規定使得秦國日後有了充足的後備兵源。

4,發展農業。如給予積極生產者以獎勵,對於怠惰不事生產者予以嚴厲懲罰,除此之外,鑑於秦國當時地廣人稀的現狀,商鞅還提出了“給予田宅,免除三世賦稅”等獎勵以此來吸引韓趙魏三晉之民前來歸降,為秦國開發荒置土地,以增加秦國糧產,而這一點在無形中也削弱了三晉實力,由此也能看出商鞅的遠見。

商鞅變法圖

“民”是國家的根本,強國必先強民,而商鞅認為強民之道在於恩威並施,這一點透過以上四點政策的實施也不難發現,所以,商鞅在定製強秦三步走的戰略時,以“強民”作為強秦的第一步。但是,強民之道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因為民甚多,一日之間便想要讓萬民全部放棄之前所有的行為習慣而徹底遵從商鞅所制定的準則是不現實的,且強民乃是強秦的基礎,若基礎不牢,變法便會如夢幻泡影一般,彈指可破。

所以,在推出了第一次變法法令後,商鞅便隨即停止,他要給予老秦人以適應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是十年。商鞅在這十年間探查變法在秦國推行的情況,對於不服從者予以嚴懲,以此來加深變法的影響力,其中“太子犯法,刑其師傅”這件事讓秦人體會到國君秦孝公和商鞅推行變法的決絕,所以此後秦人無一不遵從新法,秦國成功的邁出了強秦的第一步。

在邁出第一步後,商鞅便開始著手推行第二次變法,即強秦三步走的第二步—強國。

第二步,強國

公元前350年,商鞅推行第二次變法,而在第二次變法正式開始前,商鞅曾先後做過三件事,可以說,這三件事既是對強秦第一步所取得的效果的驗證,也是為之後強秦第二步和第三步的成功實施埋下一個伏筆,若深入分析這三件事便能看出商鞅對於變法推進的思想之縝密以及戰略眼光之高遠。

秦孝公雕像

第一件事:公元前358年秦國伐韓,敗韓軍於西山。

這件事發生在第一次變法之初,此時中原地區形勢大變,原先牢不可破的三晉聯盟已經出現裂縫甚隨時都會崩潰,所以才會引發後來的魏伐趙之桂陵之戰和魏伐韓之馬陵之戰,而商鞅選擇在此節點伐韓,便是對三晉聯盟破裂之事實的一種窺探,因為如果三晉聯盟依舊牢固,秦國即便成功實行了變法,依舊難以東出,所以商鞅必須掌握目前三晉聯盟的具體情況才能有針對性的實行後期的戰略決策,做到有的放矢。而且選擇伐韓,是因為韓國乃三晉之中最為弱小之國,即便伐韓失敗也會將秦國的損失降到最小,所以在秦國第一次變法尚未成功的情況下,商鞅決定以伐韓作為對三晉聯盟的試探。

而結果證明,伐韓的成功讓商鞅意識到三晉聯盟確實已經出現裂痕,所以基於此種事實,在第一次變法推行後的第五年,即公元前354年,商鞅便緊接著做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公元前354年秦國伐魏,取魏之少梁(今陝西韓城)。

正如同伐韓一樣,商鞅選擇這一年進攻強大的魏國也是綜合考慮了一切因素後作出的決定,此時的魏國正竭盡全力進攻趙國並疲於應對齊國援軍而無暇西顧。商鞅此次攻魏也只是一次試探性進攻,因為他不確定魏國是否會贏得攻趙的最後勝利,而當魏國軍隊戰敗訊息傳至秦國後,商鞅便著手準備第三件事。

第三件事:公元前351年商鞅再次伐魏,取魏國位於河西之地最重要的戰略據點固陽(今陝西米脂)。

這一次的伐魏是商鞅針對第一次變法後所取得的效果的一次展示,其本質也是一次對魏國的試探性進攻,因為按照商鞅之前的規劃,強秦需要走三步,目前只是走完了第一步而已,但事實證明,第一次變法非常成功,秦國順利的將固陽收入囊中。攻下固陽後,商鞅鑑於楚國此時正與魏國交戰,極力插手中原之事便決定趁機蓋築武關。武關是秦楚之間的交通咽喉,是秦國四大關之一,秦若伐楚或抵抗楚國來襲,武關是必經之地,加強武關,進可形成對楚震懾壓迫之態勢,退可嚴防楚國來犯。

商鞅劇照

所以我們最後來看商鞅所做的這三件事,先試探進攻韓國以驗證三晉聯盟的關係,在確定三晉聯盟破裂後迅速奪取魏之少梁,固陽,使得秦國對河西舊地形成一種進逼的態勢,最後築武關,對楚國形成防禦與壓迫之勢,做完三件事後我們會發現,商鞅的精心佈置都是在為秦國的東出做準備。

不過,令商鞅沒有想到的是,桂陵之戰魏軍雖然戰敗,但主力沒有受損,所以在商鞅奪取固陽後不久,魏國便陸續與趙、韓講和,而後調集主力反攻固陽,此時商鞅才完成強秦第一步,秦國的實力還不足以對抗魏國,因此秦國便歸還固陽等部分河西之地以換取魏國的罷兵。

雖然奪取固陽最終以失敗告終,但秦國並無多少損失,因為商鞅的兩次伐魏本就是試探性進攻,而這兩次試探性進攻讓秦人感受到了魏國實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否則以秦魏之間積攢的幾十年仇恨,魏國根本不可能如此輕易的答應秦國的議和。

所以在這種形勢下,商鞅緊鑼密鼓的開始了第二次變法。

公元前350年,商鞅開始第二次變法,具體內容主要概括為以下三點:

1,在全國推行縣治。將全國劃分為三十一縣,以縣令主一縣之政,這就使得秦國上下政令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

2,廢井田,開阡陌。秦國率先廢除井田制度,土地不再屬於各級奴隸主而允許土地買賣,土地實現私有化,這極大的激發了百姓耕種的積極性,而且土地私有化後,賦稅將集中收繳於中央,這樣一來百姓有了土地,國家有了錢糧,最終達到了民富,國富的效果。

3,統一度量衡。這樣有利於統一國家對農業及商業的施政標準,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控。

商鞅雕像

如果說第一次變法是商鞅針對秦國地方百姓而進行的話,那麼透過以上三點便不難看出,商鞅的第二次變法則是針對整個國家機器進行的一次徹底改革,尤其是“推行縣治”和“廢井田開阡陌”,實乃我國曆史上的首創之舉,對後世封建制度亦產生了深遠影響。

商鞅的兩次變法實為對秦國的一次自下而上,由內而外的徹底轉變,在經過商鞅的規劃下,曾經那個頹廢不堪的老秦國已經徹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滿朝氣和昂揚鬥志的新秦國。

秦國內部的變法已經陸續成功,接下來,商鞅便著手準備帶領秦國邁出強秦的第三步,也是最後一步—按照之前規劃的對外戰略,收復河西舊地,正式形成秦國東出之勢。

第三步,實施的對外戰略

在前面所講述的強秦第二步內容裡提到了商鞅做的三件事,分別是伐韓,伐魏和築秦楚咽喉要道—武關,可以說這三件事都是商鞅為強秦第三步所做出的鋪墊,亦是商鞅實施對外戰略的一部分。商鞅的設想是奪回河西,佔據武關,從而以居高臨下之姿俯視三晉及楚國,最終形成秦國侵吞中原及荊楚的戰略態勢。只不過那時候變法還沒有完全成功,單憑秦國實力還不足以匹敵魏國,所以伐韓,伐魏都只是試探性的進攻。

秦孝公劇照

而當國內變法徹底成功後,秦國實力已然大增,此時商鞅便結合當時魏國的處境,決意徹底改變之前的對外策略,將曾經的試探性進攻迅速轉變為決戰,而決戰的目的就是先行收復河西。

河西之地本是秦國舊地,戰國初期魏國在魏文侯的治理下率先成為當世強國,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吳起為將,以武力奪取河西,將其納入魏國的版圖。

河西是秦國東出的門戶,秦國自春秋秦穆公時期就已有東出爭霸中原之志,但因東方大國晉國的牽制而不可得,後來三家分晉,魏國不僅取代晉國繼續壓制秦國於西陲,還武力奪取了河西之地,令秦國徹底失去東出的希望。所以此後秦國曆代有志之君無不以收復河西為己任,然魏國太過強大,秦國耗時四十餘年都無法收復河西,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孝公決心任用商鞅變法以強秦,所以,秦孝公決意變法的最初目的其實就是收復河西,對此,商鞅感同身受。

公元前341年,魏國於馬陵之戰大敗,在此情況下,商鞅決定趁機發動伐魏之戰。秦軍一路勢如破竹,大破魏軍,俘其主將公子卬,魏國見秦國變法已成,實力已位居自己之上,便只能歸還河西向秦國求和。在失去河西之地六十年後,秦國終於將其收回,而與其一起歸來的,還有秦人曾經東出的意氣風發。

商鞅終於帶領秦人完成了強秦三步走,此後秦國一掃之前的陰霾,以絕對的實力持續壓制山東六國一百多年,直至秦始皇滅六國。

《大秦帝國》劇照

結語

秦國的強大實依賴於商鞅為秦國制定的強秦三步走,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商鞅能夠針對每一階段秦國所處的內外環境而隨時做出調整與決策,最終商鞅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學識完成對秦國的徹底轉變,從根本上樹立了秦國富強之基,為後來秦國的一統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商鞅所取得的成就足以傲然於歷史之中為後人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