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民航通:10月份PPI(生產價格指數)上揚13.5%,創26年來最大漲幅

中國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5%,不過豬肉價格

下降44%。圖為福建省會福州市民昨天在超市挑選豬肉。(中新社)

國家統計局昨天釋出通脹資料,10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創26年來最大漲幅,同比上漲13。5%;受蔬菜價格飆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回升1。5%,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位。

受訪學者認為,受豬肉價格觸底回升及上游原材料價格傳導,後續CPI漲幅會緩慢抬升;但由於需求依然疲弱,整體經濟不振,物價很難全面上漲。

10月份,北方暴風雪造成蔬菜減產而價格飆升,一度出現“菜比肉貴”。不僅蔬菜、瓜子,調料等食品也紛紛上調價格。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0月C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7%,其中食品價格由9月下降0。7%轉為上漲1。7%;CPI同比上升1。5%,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其中食品中的豬肉價格下降44。0%。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受訪時表示,10月份CPI同比上漲過快,主要受非食品價格影響,包括受上游傳導影響較大的交通通訊以及居住類。

對於後續CPI走勢,他說,目前豬肉價格已觸底反彈,而蔬菜價格影響會減弱,CPI將因豬價以及上游原材料價格傳導而繼續抬升。

CPI接下來料溫和上漲

今年以來,全球通脹持續居高不下,主要經濟體物價指數接連創新高。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顯示,10月全球食品價格攀升至自2011年7月以來最高點。中國一些食品企業也紛紛提價,一些民眾擔心物價會全面上漲。

王軍表示,接下來CPI會溫和上漲,但CPI主要受需求拉動,受供給影響相對較小,而“面對疲弱的需求,整個經濟的不振,很難全面漲價”。

國家統計局高階統計師董莉娟昨天解讀10月CPI上漲時稱,主要受特殊天氣,部分商品供需矛盾及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

她也對10月PPI漲幅擴大,解讀為主要受國際輸入性因素疊加國內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偏緊影響。

王軍認為,10月中國PPI加速上漲主要源於供給衝擊;其中外圍因素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特別是原油價格上升至七年來高位;國內因素則是煤炭等原材料供應偏緊,供需錯位嚴重。

他認為,如果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居高不下,中國國內產業政策不能順利調整,結構性通脹局面仍將維持一到兩個季度。

對於會否採取貨幣從緊政策管控通脹,王軍認為“不現實”。

他解釋說,一方面存在結構性通脹,另一方面面臨經濟下行風險加大,穩增長壓力加大,大量的中下游中小企業壓力加大,需要放鬆政策。

他說:“既要刺激經濟穩增長,又要考慮到過度刺激、過度放鬆,不僅會造成物價上漲,還有資產價格的上漲,這是個兩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