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處於困境時,如何面對自己的敵人?蘇東坡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裡是這樣形容蘇東坡的:

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

蘇軾的別名是蘇東坡。他是北宋文學家和書法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一生,遭遇了很多次的挫折,也遇見了無數次的困境,卻總能夠自得其樂。

他樂觀與幽默,無論處於何種境地,不畏坎坷、超然面對著,讓很多人深深佩服,但蘇東坡也是有脾氣的。那麼,從蘇軾發過脾氣、不記仇的故事當中,從蘇軾對待自己敵人的態度中,我們可以學到哪些人生智慧呢?

一、蘇軾發脾氣的故事。

關於蘇軾發脾氣,這裡有一個故事。

嘉祐六年,蘇軾被一紙聖旨請來到鳳翔府當“籤判”。初涉官場的蘇軾上任之時,其上司是喜愛詩歌的宋遠知府,蘇軾也因此過得還比較愜意。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一年之後,宋知府被朝廷罷免了官職,陳知府便取而代之。

陳知府是誰?他的全名叫陳希亮,字公弼,是眉州青神人,算起來還與蘇軾是同鄉,兩家有世交,而陳知府的輩分比蘇洵的輩分還要高些,這就表明,陳知府是蘇東坡的長輩。

作為長輩,陳知府理應對蘇軾多多關照,但陳希亮為人有些奇怪,做起事情來常常違反常理。所以,在陳知府上任後第3天,蘇軾就領教到了這位新知府反常理的做法。那就是,說是把名帖投了進去,陳知府卻讓僕人把舒適領到偏房,一直等候,自己卻不見人影,蘇東坡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心裡很是糾結。自此,在蘇軾這裡,陳知府擺出的是是長輩+長官的面孔。

中元節時,蘇軾因事沒有去給陳希亮賀節,陳知府記到了心裡去。

這一天黃昏時,他特意問僕人:“蘇軾來過沒有?”

家中的僕人回答說:“沒見來。”

陳知府罵:“目無尊長!”並連夜寫了一道摺子,第二2天讓人快馬加鞭送到了汴京。不久,蘇軾就受到罰銅8斤的懲處,要知道,8斤銅相當於蘇軾大半年的工資。而且,陳知府對蘇軾為府衙寫了齋醮、祈禱之類的小文,陳希亮總是故意刁難。不是塗塗改改,就是大段刪減,甚至要求蘇軾重新寫,一小文怎麼改都不滿意,來來回回無數次,令蘇軾深感煩惱。

有一天,蘇軾的脾氣終於爆發了。事情是這樣的:由於蘇軾曾經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並得中高第,通遼和不少人都願意稱他為“蘇賢良”。有一名小吏便也在府內喊蘇軾為“蘇賢良”,恰好被陳知府聽見,他大怒,對著小吏發火:“什麼蘇賢良,一個籤書判官罷了!”還當著蘇軾的面,把那個倒黴的小吏狠狠地揍了一頓。

蘇軾不幹了,當場就和陳希亮勢不兩立,罵了起來,幾乎動手打架,最終被拉開了。

二、蘇東坡不記仇的故事。

只是,很多年過去了,陳希亮去世,他的兒子陳季常請蘇軾為父作傳,蘇軾卻沒有記仇。他揮筆寫成一篇《陳公弼傳》,居然把曾經處處為難自己的陳希亮,不僅寫成了一名有勇有謀,又。能夠真正為老百姓辦事,且剛直不阿的廉吏。正是由於這一篇文章,讓陳希亮多年來,成為了豫東民間的白臉包公。

三、蘇軾如何對待自己的敵人?

章惇是蘇軾的敵人。由於政治上的關係。他就是站那個蘇軾的對立面的人。

元符三年,宋哲宗駕崩,隨著趙佶繼位,章惇罷相併被貶到了雷州。而此時,蘇軾被赦。

據瞭解,那是在建中靖國元年的6月,蘇軾北歸汴京正好走到潤州,在鞍馬勞頓之中蘇軾病了。但朝野上上下下都傳言,蘇軾到了汴京,就會位居宰相一職了。

忽然某一天,章惇的小兒子章援前來求見, 跪下直呼恩師。原來,章援中進士時,蘇軾曾是這一榜進士的座主。就是這樣一個人,蘇軾南謫之時,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聯絡。而這一次來,他給蘇軾呈了一封長長的信。懇求蘇軾還朝後,對章惇施以援手。

蘇軾對於這樣的舉動沒有反感和嫌棄,反而認為他很有孝心,於是就撐起生病的身體,不僅及時給章援寫了回信。還在信中念及章惇的種種好。在信中。蘇東坡仍然把章惇叫丞相,信中的情感真摯感人:

“軾與丞相定交四十餘年,雖中間出處稍異,交情固無所增損也。”

甚至還為失意的丞相介紹了雷州、注意的事項、溫馨提示多備些藥物等。

最後,蘇軾還在信件背面給了老丞相一副強身健體的中藥“白朮方”。蘇軾誠懇地表示:

這個方子最適合嶺南用,服了可延年益壽,請交與丞相。

結果,對方在醉酒之時,只是問清楚是蘇軾的信,看都沒看就說:

“扔掉它,我不要蘇軾的東西!”

四、結語:

在人生的境遇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人:有的人,會像陳錫亮對待蘇東坡一樣,故意刁難;有的人會像章惇一樣,由於權力被剝奪而對蘇東坡心生怨恨……

我們不能左右別人的想法和喜好。但我們可以像大文豪蘇軾一樣看事、待人。從#蘇軾#面對困境和挫折,以及面對敵人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2點:

處於低勢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

處於高勢的時候,我們應該心懷感恩之心,哪怕對方視我們為敵人,站在我們的對立面。

要知道,朋友縱然是可以帶來溫暖的,是不可或缺的,敵人的確也會給我們帶來很多的痛苦和糾結,但同時也是他們,讓我們懂得這個世界的真善美、讓我們看清了這個世界的假惡醜。

我想,這正是蘇軾要教給我們的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