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節氣 | 立春,春到人間草木知

立春,二十四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四季一個新迴圈的開始。春,原本是個動詞,《說文解字》解釋為“推也。從草從日,草春時生也”,就是草感受到太陽的召喚,應時而動,推開大地,生長出來的意思。《尚書·大傳》說:“春,出也,萬物之出也。”為什麼叫“立春”呢?這源於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冬至節氣,陰到了極點,但陽也在滋生,所謂“冬至陽生春又來”。到小寒大寒,大雁、野雞、喜鵲、鷹隼感受到了春的氣息,開始為繁殖新生命做準備,“每於寒盡覺春生”。到了立春節氣,春就不再潛伏在地下,而是像人一樣穩穩當當地站起來了。立的本義,是人站在大地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建始”,區別於一般的“開始”,有豎立起來、讓人看見的意思。

立春在古代是個重要的節日,這就是“春節”。大年初一則叫“元日”“元旦”。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寫的是大年初一。近代引入公曆後,將“元旦”這個詞送給了公曆1月1日,隨後又將“春節”這個詞送給了農曆大年初一。於是,“立春”就只有節氣這一身份了。一元復始,永珍更新,包括新的屬相,都是從立春開始。今年立春是2月4日4時50分36秒,嚴格地講,這個點之後出生的孩子才屬虎。立春總在過年前後。張栻《立春偶成》:“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寫的是年底立春,所以叫“律回歲晚”。今年則是年頭立春。在一個農曆年內,年頭年尾都有立春的叫“兩頭春”,年頭年尾都沒有立春的叫“無春年”。當然最多的還是今年這樣的單春年。

春,代表活潑潑的生命。萌動、催動是春的核心內涵,柳葉剛剛萌發,像美女的眯眯細眼,叫“春眼”;枝條新生的末端,叫“春梢”。春天是繁衍的季節,這種萌動與繁衍、生機勃勃、瓜瓞綿綿聯絡在一起,所以也常常和女子聯絡在一起。《詩經》中就有“有女懷春”的詩句。詩詞把女子的眉比作“春山”,“盈盈秋水,淡淡春山”,特別滋潤和含情。“春光”,不僅僅是春天的風光,女子穿得不嚴謹,也有可能“春光漏洩”。“青春”,總是一個讓人神往、興奮又有些惆悵的字眼。“春興”“春心”都需要剋制,剋制不住就可能“叫春”。江西宜春那則廣告,“一座叫春的城市”,成功地渲染了這座城市的活力。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寫在立春的詩詞,跟立春一樣,都是生機勃勃的。辛棄疾說,“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白玉蟾說,“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施樞說,“青青柳眼梅花面,才染陽和便不同”;王冕說,“草木一時生意動,關河萬里凍雲開”……無論草木,禽獸,或者人,春天都是美好的開始,所以謳歌春天的詞語和詩歌特別多,也特別美,讀起來都讓人春風拂面,春色滿園,春風化雨,如沐春風——春風也叫東風。立春三候,第一候“東風解凍”。古人發現,北斗七星的斗柄隨著四季的變化,指向是不一樣的。斗柄指向東方為春天,所以,春風也叫東風,“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立春第二候“蟄蟲始振”、第三候“魚陟(zhì)負冰”,說的是蟲類開始活動,魚兒就像背起了浮冰往水面上遊。

人勤春來早,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有很多習俗,比如迎春、鞭春牛、吃春捲、掛春幡、戴春勝——春勝是古代女子頭上的一種首飾,這些習俗都與創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息息相關。是的,生活是美好的,世界是美好的,讓一切的美好都從春天、從現在開始吧。(韓可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