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故宮研究員羅文華當我們談論遺蹟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人文!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當我們談論遺蹟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不只是遺蹟留存下來的文物,而是人和文化。”談及中國石窟寺如何文旅融合,讓更多觀眾享受考古發現的成果時,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這樣告訴記者。

11月27日-28日,“中國石窟寺考古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考古學會宗教考古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重慶市大足區召開。會議期間,羅文華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分享了自己對中國石窟寺考古現狀的一些看法。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參與研討會

早在今年4月,故宮聯合多家網路平臺,首次對閉館之中的故宮進行遊園直播,故宮宮廷部藏傳佛教專家羅文華帶領網友參觀了午門的展覽,在網路上吸引數百萬觀眾雲觀展。

談及中國石窟寺考古的現場,羅文華興致勃勃,他進一步介紹說,中國石窟寺遺址表現出來的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川渝地區尤為明顯。說到文化的生命力,他表達了一些自己的思索。

展陳科研相結合

此前在歐洲、日本訪問當地的文化遺蹟,羅文華驚訝地發現,這些遺蹟旁邊的展簽上有非常詳細的說明,比如這件文物的風格是什麼,斷代有何依據,文物價值如何,包括文物所處的歷史背景,甚至是相關的代表性學術成果都會列舉出來。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羅文華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

相比之下,國內個別遺蹟的解讀有誤,甚至工作人員的解說也存在不準確的地方,這些都要逐步改進。

不同人群參觀遺蹟,能從中獲取不同的收穫。比如,普通民眾從中獲得基礎的認識,一般的愛好者能獲得一些學術上的提高,而研究人員能夠看到他們的學術成果如何轉化成一個普通民眾可以看懂的資訊。

很多石窟寺遺蹟帶有強烈的宗教色彩,解讀要跟科研成果結合起來,更有利於文旅融合發展。羅文華建議,講解員應該去講多元文化融合的概念,更容易讓大家所接受。

多元文化相融合

觀眾參觀石窟寺,經常看到一些財神、娘娘、佛像等造像,尤其是在川渝地區,還有一些佛教、道教的造像放在一起,這種現象就是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觀眾參觀的時候,可以選擇接受自己熟悉的文化。

多寶塔(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在羅文華看來,從事文博工作的專業人士在為觀眾講解的時候,不能片面地說佛教誕生於什麼時候,什麼時候引進,而是應該解釋一個遺蹟背後的人群、人群帶來的文化信仰。只有解釋清楚這種因果關係,是不同來源的人群共同居住在這裡,造成了不同文化、信仰的融合,“應該看到人而不應該僅僅看到物”。

北山佛灣石窟(大足石刻研究院供圖)

比如觀眾在川渝地區看到很多菩薩造像,這種藝術風格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一定會受到周圍文化形式的影響。羅文華說:“我們談遺蹟不是在談物,而是談文化、談人,解讀遺蹟的時候要突出人和文化。”

觀眾接納逆論證

在故宮工作期間,羅文華經常接觸形形色色的遊客。有些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在他看來是常識,但在觀眾看來則極為深奧,觀眾經常會詢問“你們在說什麼文物,這個東西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結合自己的參觀經歷,羅文華有一些吐槽,比如展籤先介紹有關文物的客觀描述、考察記錄,最後在結尾總結,這是什麼藝術風格,受到什麼藝術影響,有什麼宗教來歷。然而對於普通受眾,他要了解的恰恰是後面的結論,而不是純粹的描述,“你描述這麼多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我們把考古報告直接搬上展籤,別說觀眾,可能連專業人士都不願意看,這就是我對文旅融合的思考,旅遊和學術應該有一個很好的轉換。”

在他看來,民眾對於文化的接納跟學術研究恰是相反的。學術研究需要有嚴格的推理論證,最後得出結論,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我要知道你的結論,才能看懂這個描述,這是一個逆向論證的過程,“這才是我們對於文化遺產的宣傳能夠做的更多的工作,這也是文旅融合的意義,考古對於振興文旅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