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你對紙上談兵有過疑問嗎?

紙上談兵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

廉頗藺相如傳》,講的是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的趙括雖然熟讀兵書,卻不懂得靈活變通,最後導致了趙軍的失敗。

但這其實是後人對這個故事反覆強化,硬生生把趙括塑造成這樣的一個形象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上學的時候都學過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而紙,作為主要的書寫工具,則要等到南北朝時期。

那麼戰國時期哪來的紙呢。

所以這個成語是後人根據史記中的記載提煉的。

但現各個版本的成語故事,

有幾點內容被錯誤

解讀

了。

第一個

被錯誤

解讀

的地方是

秦國使用反間計是因為廉頗很厲害。廉頗雖然是名將,也曾經擊敗過秦軍,但

按照《史記》中的記載,在

這場

戰爭

的初期,

廉頗

也是主動出擊,但每次都是損兵折將

,最後

才不得不

利用堅固的

壘進行防守

。而持久戰對秦國很不利,畢竟秦軍遠途作戰,糧食的運輸和耗損是個大問題,趙國還有可能聯合魏、楚兩國共同抗秦。所以秦國才使用反間計,就是希望趙國放棄防守,出來和秦軍決戰。

第二個

被錯誤

解讀

的地方是

趙國換掉廉頗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

而《史記》中的記載是,在廉頗採用戰略防守之後,趙王曾數次命廉頗出擊,但都被廉頗拒絕了,

這時趙王就已經對廉頗產生了不滿,但是又找不到替換廉頗的人。而秦國就是在提醒趙王,你們趙國不是有個馬服君嘛,他雖然去世了,但他兒子肯定學會了他的用兵之道吧,我們秦國很害怕這個人擔任將領。於是,對廉頗的不滿加上對趙括的盲目信任,讓趙王不顧大臣的反對,堅持讓趙括替換廉頗

第三個

被錯誤

解讀

的地方是

趙括主動出擊是他死讀兵書的表現。

其實,

趙括只是在執行趙王而已,不然為什麼要替換掉廉頗,就是因為趙王不想打持久戰,希望可以速戰速決

有人可能會認為趙括要是懂得變通就應該拒絕趙王的命令,繼續防守。問題是辦不到啊,廉頗資歷老、威望高,趙王不敢把他怎麼樣。趙括可沒那資歷和威望,趙王還認定他能打敗秦軍,他要是堅守不戰,最先倒黴的就是在邯鄲的家人。所以趙括必須出去和秦軍交戰。

另外

《史記》中的

些記載,

也被後人拿出來作為

趙括只會

紙上談兵

,不懂得靈活變通

的證據。

首先,是趙括的父親趙奢說

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

再有,就

是在得知趙括替換廉頗的訊息後,藺相如對趙王說

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

按這兩個人的話語來看,確實可以認定

趙括

這人真的是

紙上談兵

。但仔細分析的話還是有很多疑點的。

首先,趙奢說

破趙軍者必括也

”這句話其實最可疑,按《史記》中的記載,這是趙奢與趙括談論用兵之道,發現難不住趙括後對自己妻子說的話。既然談論軍事難不倒趙括,就說明其理論知識相當紮實,作為父親是不是應該把他送到軍武裡歷練一番,期望其以後能建功立業呢。就算有什麼不足的地方,也應該認真教導,幫其改正。可趙奢卻說“

破趙軍者必括也

”,這根本就是放棄治療了嘛,試問哪個親爹會這麼做?再有,既然是趙奢對妻子說的私房話,那麼一百多年後的司馬遷又是怎麼知道的呢?所以這句話是後人杜撰的可能性很大。

再有,就

是藺相如說

趙括

不知合變也

”。“合變”一詞意為隨機應變,這裡藺相如並未列舉出趙括不知“合變”的事例,也沒有其他關於趙括領兵的記載。那藺相如又憑什麼說趙括不知“合變”呢?那有沒有可能藺相如是想說,趙括雖然學習了趙奢的兵法,但沒有任何的實戰經驗,現有的軍事能力應付不了如此規模的戰爭。要知道藺相如當時已經病得很重了,如果只是幾萬人的小規模戰爭,他沒必要特意提醒趙王。可在長平,趙國投入了四十五萬的兵力,如果這一仗打輸了可是會動搖趙國的根基的。

還有兩件事可能很多都忽略了,第一件事是在得知趙括替換廉頗後,秦軍的主將也換成了白起,之前王齕就已經把廉頗

打的不

出門了,如果趙括真的那麼不堪,用得著讓白起擔任主將嘛。第二件事是趙括在被圍困四十多天的時候,趙軍依然再向秦軍發動攻擊,並沒有潰散和投降,而趙軍是在趙括被射殺後才投降的。拋開才能不論啊,至少趙括沒有喪失一名軍人的氣節。

《史記》中對趙括只有這樣的描述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假設這段描寫是真實的話,就可以看出趙括是從小就接受軍事培訓,有很好的理論基礎,如果趙國認真培養,讓他從低階軍官做起,是否有可能成為名將呢?

以上只是個人對趙括只會

“紙上談兵”的一點疑問,並不代表我認為趙括就是個有才能的將領,畢竟長平之戰的慘敗,作為總指揮的趙括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假如他敢違抗趙王的命令,堅持防守;或者與秦軍交戰採用更加穩妥的戰略戰術;再或者見到秦軍敗退後不要貿然追擊,是否就不會發生如此慘烈的悲劇了呢?而這一戰的失敗也導致了趙國四十多萬降俘被坑殺,趙括也因為後人反覆強化這個故事,成為了千百年來人們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