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當您遭遇挫折時怎麼辦,文學家蘇東坡的做法,可供學習與借鑑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與歷史治水名人。

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說說蘇東坡在遭遇挫折時,都做了些什麼?

一。出身名門世家,應試科舉成名

蘇軾於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眉山。其家庭可稱為名門世家,他是初唐宰相、詩人蘇味道的後代;父親蘇洵因晚期(早期曾浪蕩)發憤讀書的事蹟,被列入《三字經》,也就是“二十七,始發奮”的“蘇老泉”。

蘇軾名字的含義,與其後來一生的經歷非常切合:其名“軾”原意為車前的扶手,寓意著:默默無聞卻扶危救困,不可或缺。說明蘇家文化底蘊深厚,並富有遠見卓識。

在這樣良好家庭氛圍長大的蘇軾,除了聰明好學外,他生性放達,為人率真,並且愛好交友、興趣廣泛:他喜好美食,創造過許多飲食精品;他還好品茗,也縱情遊歷山林。

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蘇轍兄弟倆,跟隨父親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在來年的應試中,蘇軾一舉成名。受到當時的文壇領袖、主考官歐陽修的稱讚,並向京城名流推薦他的文章,讓蘇軾的名聲大噪。

四年後(因母親逝世守孝三年),蘇軾又參加了制科考試,雖是第三等(歷來無一與二等),卻為“百年第一”,被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從此入仕為官。

二。首次遭貶,從容應對

才華橫溢的蘇軾,其政治生涯並不順暢。當因父親去世回家守孝三年之後,蘇軾回到朝廷時,正遇到震動朝野的“王安石變法”開始,他與王安石的政見不一致,就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

這引起了王安石的憤怒,於是就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見此情景,只得請求出京任職,朝廷授他為杭州通判,開始了他首次被貶的地方任官生涯。蘇軾之後又被調往密州(山東諸城)、徐州、湖州擔任知州。

被貶到地方工作的蘇軾,沒有消沉,而是充分體察民情、努力為民眾排憂解難。如剛到徐州任上,就遇到黃河在曹村決口,洪水匯聚在徐州城下,威脅著城內市民的安全。

蘇軾身先士卒,帶領士兵們拿著畚箕鐵鍬出來,修築東南長堤保護城牆。他還搭建小草屋住在城牆上,路過自己家門也不進去,派官吏分別堵塞缺口以守護城牆,終於保全了徐州城。

蘇軾在徐州期間,還組織建蘇堤、築黃樓、種植青松,于徐門石潭祈雨,于徐州漢高帝廟祈晴,於蕭縣霧豬泉祈雪等等,督辦了許多關係民生的實事與好事,受到當地市民的擁戴。蘇軾在其他各地任職時也是同樣為民辦了不少好事。

三。數次被貶,轉向注重教育事業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因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而引發了北宋著名的“烏臺詩案”。烏臺詩案這一巨大打擊成為蘇軾一生的轉折點。新黨們非要置蘇軾於死地不可。但許多元老紛紛上書,連一些變法派的有識之士(如王安石)也勸諫神宗不要殺蘇軾。

最終宋神宗開恩,蘇軾下獄103天后,免遭殺身之禍,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一職。經此一劫的蘇軾已變得心灰意冷。他到達黃州後,心情鬱悶,曾多次到城外的赤壁山遊覽,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名作,以此來寄託他謫居時的思想感情。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為名,臨朝聽政,司馬光重新被啟用為相,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被打壓。蘇軾被重招入朝為官。

但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壓制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及盡廢新法後,與所謂“王黨”不過一丘之貉,就再次向朝廷提出諫議。他對舊黨執政後,暴露出的腐敗現象進行了抨擊,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於是又遭誣告陷害,只得再次請求外調地方任職。(如到杭州任知州等)

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執政。蘇軾又因為與新黨政見不合,被貶為寧遠軍節度副使,後又再次被貶至惠州(今廣東惠州),直至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州)。

屢次受貶的蘇軾,樂觀地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他想自己與當朝、當代的政見不同,我就設法興辦教育,將我的才學與思想傳授給後代。於是,他在儋州辦學堂,興學風,吸引了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來拜他為師。

在宋代一百多年曆史裡,海南就從沒有人中過進士及第。經蘇軾的精心培育,這裡的姜唐佐就成功舉鄉貢。為此蘇軾曾題詩:“滄海何曾斷地脈,珠崖從此破天荒。”

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下來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都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當地的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四。將一生的沉浮榮辱,凝聚到文學作品中

蘇軾的一生宦海浮沉,讓他奔走四方,也使得他的生活閱歷極為豐富。多次的貶官生涯,讓他看透了當時政府的腐敗與弊端。然而,蘇軾並沒有因此而萎靡不振,還是將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現在其文學作品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他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侷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概括地說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

總之,在人生受到挫折時,我們不要消極、沉淪,而應該學習蘇軾的人生態度:“進退自如,寵辱不驚”;以及他的審美態度: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存在。我們應該學習他百折不撓、勇於開拓創新的優良品質,在現代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努力為我們的祖國與人民做出應有的貢獻。

本文由“老wu侃國學今用”原創,歡迎關注,共同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