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

人生四大幸事中有一件是“洞房花燭夜”,無論古今,無論中外,娶妻都是一件非常隆重的大事。在古時候,娶一位賢妻不僅是一個人的事情,更可能是一個家族的事情,所以古時代的婚嫁需要經過好幾年,歷經6道婚嫁儀式才能完成。

這6道禮儀,先從納彩開始,也就是向女方家族表達想要結親的意願,如果女方願意則會接受;接著就是問名,包括了生辰八字,祖上3代等等;再接著就來是納吉,透過問卦的方式來詢問神明來知道這段婚姻是否合適等,有些考究的人家還會行奠雁禮;接著就是納徵,也就男方向女方送上聘禮,向女方表達男方求取的意願;再接著就是請期,選一個合適日子上門迎娶;最後就是親迎了,在黃道吉日,男方會親自來求娶他的新娘。

完成上面的儀式需要耗費很多時間,所以很多流程放眼到現在很多已經被簡化,但是大致流程還是差不離。除了這些求娶的儀式流傳下來,還有一句老話也傳了下來。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一直還是很多老一輩的婚嫁固有觀念,那麼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在舊社會,對於女性有很多戒規禁律,比如說《女德》,比如說七出之條。在很多史料中,生妻指代的意思就是年輕的妻子,而且“妻”這個音和“七”這個音同音,所以為了約束年輕妻子的行為,定了很多規矩,慢慢就演變成了七出之條,如果妻子犯了其中任何一條就會被丈夫休棄。因為妻子的言行也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言行,如果是大家族中言行不當是非常致命的。

隨著歷史車輪,“生妻”的意思也發生了變化,後來的“生妻”的意思變成了前妻。古時代的人們,休棄了就是休棄了,沒有破鏡重圓一說,當初離婚時的決絕不太會再在一起了。所以不娶前妻也不難理解了。那麼,為什麼會願意娶寡婦呢?要知道,寡婦門前是非多,什麼樣的情況下會願意娶一個寡婦呢?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裡寡婦和前妻放在一起比較,在古代的老觀念裡,肯定是更願意娶寡婦的。原因有三:一是因為寡婦是因為了死了丈夫才會成為寡婦的,甚至有些是門都沒過,丈夫就死了的。這些寡婦既然能被求娶,說明他們的人品必然是過關的;二是因為在古時代,女子在家庭的地位就是相夫教子,孝順公婆,聽老公的話,以後聽兒子的話,講究一個溫順聽話,但是一個妻子能被丈夫休棄,必然在某些地方是有所不足的,所以講究的古人也不太願意娶一個離過婚的人;三就是地位觀念了,在古代,講究一個身份地位,作為被休棄的女人是會被世人唾棄的,連寡婦的地位都不如,自然再次嫁人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

結語

所以“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的意思也就不難理解了。但是放眼現在這個開放的社會,這句話儼然已經是糟粕了。現代快節奏社會,結婚離婚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了,尤其是更加鮮活的00後也進入了婚戀市場,更加註重自己情感表達的他們也在影響著當下的婚戀觀。他們更喜歡情感上靈魂的碰撞,不要說寡婦或者是離異了,只要是對人,不在乎年齡、婚史,甚至是性別,還有更多的“不婚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