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大美無言!福州84歲“守藝人”,堅守漆藝七十餘載

N海都全媒體記者 梁展豪

“生漆好用,做了一輩子漆了,我們不摻假。”脫胎漆器作為福州三寶之一,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每件成品都要經過幾十道工序,極其複雜,現在從業者已然不多。而現今已84歲高齡的邱亨銘老人,從13歲起就始終堅持在手作漆藝的道路上,從未停下。

邱亨銘正在進行補漆步驟

手藝:從業七十餘載,一招“金蟲”廣獲好評

13歲,不是拜師學藝最好的年紀,但是13歲選擇開始做漆這個決定,影響了邱亨銘的一生。

84歲的邱亨銘是一位福州的老手藝人,至今已從事漆藝70餘載。

邱亨銘正在進行補漆步驟

1956年,年僅20歲的邱亨銘開始跟隨我國著名的漆藝大師李芝卿一同學習髹(xiū)飾技法。“以前有個日本商人,從上海一直找到福州,找了三年,都沒有人會做‘金蟲’。當時我覺得這跟我師傅教我們做的赤寶砂做法差不多,我就跟他說“可以試一試”,結果做完之後他非常滿意。”邱亨銘自豪地向記者講述了這段特殊的經歷。

“金蟲”的製作屬於漆藝的後期工序,它的神奇在於蟲狀花紋的形成。這種紋樣並非手繪,頗有些創意。正是憑藉“金蟲彰髹”這個特殊的技法,邱亨銘收穫了不少海外的訂單。

邱亨銘的漆藝手鐲作品

堅守:“除了做漆,我也沒有別的愛好”

下崗退休後,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的邱亨銘,不想放棄自己的手藝,在建新鎮洪塘古街上創立了明德漆藝廠,廣納門徒,繼續堅守在漆藝的路上。

時至今日,邱亨銘的廠內僅剩5名學徒在堅持,其中不乏已經跟隨30餘年的“老弟子”。邱亨銘表示,

做漆是個苦行當,每件脫胎漆器都要經過三十二道左右的工序才算完成。

先前收過數十位徒弟,但現今大多都已改行。

明德漆藝廠內三名女徒弟正在對漆藝品進行加工

“我們家到我孫子這輩,四代人都是做漆的。

”邱亨銘一邊說著一邊用角丘在案板上將石灰粉與生漆調和,調勻後便開始了補漆的步驟。

邱亨銘表示,現在有些工廠會在生漆裡面加入化學漆,以此降低成本,同時工人的面板也不容易過敏。當問及為何堅持只使用生漆時,邱亨銘解釋道,“生漆好用,做了一輩子漆藝了,我們不摻假。”

“他一年要在廠裡366天呢。”一位工廠裡的女徒弟對記者說道,她們每天在廠裡8個小時,邱亨銘只比她們多,不比她們少。此時,邱亨銘身後的另一名女徒弟也連忙補充道:“他一天不做(漆),就不舒服。”聽了這話,邱亨銘解釋道:“除了做漆,我也沒有別的愛好。”

邱亨銘家中擺滿了漆藝作品

傳承:慶幸後繼有人,願意傾囊相授

在邱亨銘的廠房外,記者沒有看到任何醒目的招牌。走進後,左側的磚瓦房便是他每天必待的“作坊”,看起來老舊而古樸。與大門正對著的三層樓房是邱亨銘的家,一樓廳堂裡陳列著不少已經完成的漆藝作品,邱亨銘的孫子正在對已經完工的漆藝品進行包裝。

對於自己的當下,邱亨銘十分滿足,他表示自己的技法有徒弟願意學,並且兒女跟孫子孫女們也願意從事這個行業,把手藝傳承下去,這讓他十分開心。對於“金蟲彰髹”的技法,邱亨銘也從不吝嗇。

“我現在年紀大了,只要我有的技術都願意教別人,不擔心被別人學走我的技術。”

邱老如是說道。

【來源:海峽都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