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說文解字》第453課:“諕、號、唬”等字,為啥都有“虎”旁?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言”部的三個漢字:“訆、諕、讙。”這三個字在現代漢語都被其他漢字取代,所以本課的重點在於瞭解。

標題中問題的答案請直接參看“諕”字詞條。

三個字的詳情如下:

1、訆。讀jiào。《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訆,大呼也。從言,丩聲。《春秋傳》曰:‘或訆於宋大廟。’”形聲字。本義同“叫”,大聲呼叫。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與‘’部‘嘂’、‘口’部‘叫’音義皆同。”《正字通·言部》:“訆,與‘叫’、‘噭’同。”

(大聲呼叫)

“嘂”和“叫”都是我們學習過的漢字,與“訆”同音同義,現代漢語,訆已完全被“叫”取代。

這裡的《春秋傳》指的是《左傳·襄公三十年》,不過今本寫作“叫”。“或訆於宋大廟”大意是:有人在宋國太廟裡大喊大叫。《山海經·北山經》:“有獸焉,其狀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名曰那父。”郭璞注:“訆,如人呼喚,訆音叫。”(灌題之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外形像牛卻拖著一條白色的尾巴,發出的聲音如同人在高聲呼喚,名叫那父。

本義之外,訆還有兩個用法:

(1)鳴叫。《廣雅·釋詁二》:“訆,鳴也。”(2)妄言。《玉篇·言部》:“訆,妄言也。”這兩種用法,典籍中均無應用例項。

訆的小篆寫法如圖:

(訆的小篆寫法)

2、諕。讀音有三個:

(一)háo。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諕,號也。從言,從虎。”形聲字。本義同“號”(號),呼嘯;大叫。

(大叫的老虎)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此與‘號’部‘號’音義皆同。‘口’部‘唬’從‘口、虎’,亦讀若暠(hào)。凡嘑(hū)號之聲,虎為最猛,故皆從虎,會意。”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從言,唬省聲。即‘號’之或體。”

也就是說,“諕”與“號”音義皆同,“唬”也有呼號之義。

而“諕、號、唬”等字中之所以都有一個“虎”,原因是因為嘯叫之聲中,老虎的叫聲最猛,所以都從“虎”會意。

(二)xià。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其用法有二:

(1)欺騙。《玉篇·言部》:“諕,誑也。”湯顯祖《牡丹亭·遇母》:“則道畫幀兒怎放的個人迴避?他做的事瞞神諕鬼。”

(2)同“唬”(嚇)。恐嚇。《西遊記》第六十七回:“這呆子這就諕矮了三寸。”

(三)huò。這個讀音出自《廣韻》。同“謋”。骨肉迅速分裂的聲音。《玉篇·言部》:“謋,亦作諕。”《集韻·陌韻》:“謋,謋然,速也。或作諕。”

諕的小篆寫法如圖:

(諕的小篆寫法)

3、讙。讀音有兩個:

(一)huān。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讙,譁也。從言,雚聲。”形聲字。本義是喧譁。《玉篇·言部》:“讙,讙囂之聲。”《篇海類編·人事類·言部》:“讙,眾聲也。”

(喧譁)

《荀子·儒效》:“此君子義信乎人矣,通於四海,則天下應之如讙。”楊倞注:“讙,喧也。言聲齊應之也。”這種做君子的道義被人民相信了,傳遍了四面八方,那麼天下的人就會喧譁著響應他。《史記·陳丞相世家》:“諸將盡讙。”司馬貞《史記索隱》:“讙,譁也。”眾將都喧譁起來。

本義之外,讙還有其他用法:

(1)責備。《方言》卷七:“讙,讓也。讓,北燕曰讙。”《廣雅·釋詁二》:“讙,讓也。”王念孫《廣雅疏證》:“讙、譙諸字為責讓之讓。”

(2)鳴。《廣雅·釋詁二》:“讙,鳴也。”未見典籍有應用例項。

(3)獸名。《山海經·西山經》:“翼望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其音如奪百聲。”翼望之山……山中有一種野獸,形狀像一般的野貓,只長著一隻眼睛卻是三條尾巴,名稱是讙,發出的聲音好像能賽過一百種動物的鳴叫。

(4)通“歡”。喜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乾部》:“讙,假借為歡。”《禮記·檀弓下》:“高宗三年不言,言乃讙。”鄭玄注:“讙,喜悅也。”殷高宗在三年居喪期間,專心守孝,不發一言一語。等他除服後一開口講話,人們就感到非常喜悅。

(傳說的武丁守孝)

(5)古地名。故地在今山東省肥城縣南,為春秋時魯國屬地。《史記·齊太公世家》:“悼公元年,齊伐魯,取讙、闡。”司馬貞《史記索隱》:“讙在今博城縣西南。”

此外,讙還是姓氏。《萬姓統譜》有載。

(二)huàn。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同“喚”,呼喚。《篇海類編·人事類·言部》:“讙,音喚,呼也。”未見典籍有應用例項。

讙的小篆寫法如圖:

(讙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453,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