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他只出場一次,說了140字,卻一言救一國,成了西岐最大的恩人!

《王事情腦補封神史》第192期:一言救一國

文/王事情

新官上任三把火,姜子牙相周後,這個渭水邊的新生政權很快露出了它的獠牙。一日聽了邊報,知紂王荒淫酒色、聞太師出征東海、費仲尤渾把持朝政、崇侯虎蠱惑聖聰,於是君臣合議,決定先拿崇侯虎開刀。

崇侯虎,是《史記·殷本紀》中存在的真實人物,因譖言紂王囚姬昌於羑里,從而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在《封神》中,他與姬昌、鄂崇禹、姜桓楚同為天下四大諸侯,但一向不為另三個人所看得起。他因監造鹿臺,天下軍民三丁抽二,致使民怨沸騰,天下人皆有殺他之心。西岐兵伐崇城,沒多久姜子牙便用計策反了崇侯虎之弟崇黑虎,斬兄登位,自立為新一任北伯侯。

這場戰爭的性質難稱義戰。要知道崇侯虎雖然兇狠殘暴,卻是天子之臣。這世上想取他狗命的人雖多,但真正有資格的也只有紂王一人罷了。無論如何,這個人都輪不到姜子牙或姬昌,商朝的確授予了四大伯侯得專征伐大權,可從沒說過讓他們自相殘殺的話。所以,當北伯侯被弄死的訊息傳到朝歌時,紂王覽本大怒,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紂王才是人界惟一的、合法的君王,當即下令:命點兵將,先伐西岐,拿曹侯崇黑虎等,以正不臣之罪。打算派出大軍,一舉解決西、北兩方尾大不掉的問題。

即使貴為大諸侯,此時沒有闡教弟子相助的西、北二藩,和中央的實力差距也是巨大而絕望的:周有勝兵40萬,北伯侯大概是20萬,而商的常備軍數量約在120~150萬之間。戰將方面,周有60員大將,北伯侯戰將數十,兩家加起來有修士二位,即姜子牙和崇黑虎;商朝這邊,截教修士如雲,如張桂芳、張奎、魔家四將等,無一不是截教高手。可以肯定,一旦紂王出兵,對西北的優勢是碾壓性的。

但干擾歷史程序的幕後黑手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只需輕輕一巴掌,就會將歷史車輪打偏。紂王發怒之時,有一人在側,此人官拜中大夫,姓李名仁。聽紂王傳旨,連忙上前奏道:

崇侯虎雖有大功於陛下,實荼毒於萬民,結大惡於諸侯,人人切齒,個個傷心。今被西伯殄滅,天下無不謳歌。況大小臣工無不言陛下寵信讒佞;今為諸侯又生異端,此言恰中諸侯之口。願陛下將此事徐徐圖之,如若急行,文武以陛下寵嬖倖,以諸侯為輕。侯虎雖死,如疥癬一般,天下東南,誠為重務。願陛下裁之!(共140字)

這番話表明了這麼幾點:

1、西岐滅崇是政治正確;

2、天子要為崇侯虎出頭就是逆輿論而行;

3、西北二方的問題可以先放一放,東南兩方才是帝國的當務之急。

崇侯虎這條忠犬死後,當主人的紂王當然該報仇;西岐藐視國法和綱常,擅自征伐同殿為臣之人,也該立刻擒之斬之;崇黑虎殺兄自立,罪大惡極,也該押進朝歌斬首,以伸綱紀國法。不管怎麼看,紂王都該馬上出手,重新確立商帝國的法統地位。至於東南兩方,老伯侯姜桓楚、鄂崇禹已死,小伯侯提兵叩關,但面對名將竇榮鎮守的遊魂關、鄧九公鎮守的三山關,窮盡光陰也不能進得半步,顯見得是一代不如一代。

何處是疥癬之疾,何處已病入膏盲?何處是星星之火,何處已火燒眉目?答案不言而喻。可是,紂王竟然就真的被小小中大夫一席說得心回意轉,沉思良久,竟息其念!

其實仔細一想,李仁同志的話純粹就是鬼扯。其一,做為毫無疑問的正統所在,朝歌理應掌握了天下喉舌,相信要把西岐說成是篡逆之臣是很容易的,何況西岐所行,確實是私刑,令朝歌丟盡了臉。至於輿論,其實沒啥用,眼看著朝廷大失威嚴、國將不國,那麼要做的就是馬上找回威嚴,而不是任由眾口鑠金。其三,東南重要,但並沒用朝歌發一兵一卒,西北就算沒那麼重要,又何妨派一支軍隊去看看?

要說誰對西岐幫助最大,那一定是這位名不見經傳的李仁!

整本書中,這位老兄的名字就出現了這麼一次,此前不曾有他,其後的封神榜上也沒有他。可他實在是西岐最大的恩人,因他一席話,使西岐過早避免了亡國之險。

他恐怕的確是西岐的臥底吧。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