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啥意思有科學道理嗎

導讀:

古人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杖朝。這是古人對年齡的稱謂,他們將六十歲以上的老人稱為高齡。這是因為從古代開始,各個朝代的平均壽命都很短,據1996年第5期《生命與災禍》記載,夏朝時平均年齡18歲,漢朝22歲,唐代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約為35歲。

古人非常喜歡做壽,並且賦予了“壽”字吉祥的內涵,中國傳統觀念的“五福”中“壽”也是排在首位。古人將長方形的壽稱為“長壽”,而將圓形的壽稱為“圓壽”,也就是無疾而終的意思,皆是古人對於長壽的一種美好願望。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

然而有這麼一個關於年齡的俗語與古人想表達長壽之意正好相反,這個俗語是“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既然古人都希望長壽,有的皇帝甚至煉製丹藥目的就是希望活的長久,那為什麼會有這麼消極的俗語呢?

其實這並非消極,古人之所以壽命不長主要是因為戰爭不斷,人們不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又因為古代的醫療水平非常有限,人們也沒有什麼醫學常識,簡單的發燒感冒也可能致命。再加上一些古代的不治之症,天花、瘟疫還有肺結核等疾病,死去的人有很多。

再有當時的土地耕種率十分低,基本都是靠天吃飯,這就導致了很多地區出現少收和絕收的現象,經常出現餓死人的情況。只有盛唐時期的平均年齡達到過60歲以上。

蘇軾在38歲寫的《江城子· 密州出獵》就自稱“老夫”。六十歲以上在古人看來就是高齡了。而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被認為是人的“命坎”,能跨這個坎的人,將會順利活到百歲,闖不過去的就要離世了。至於為什麼會說在這兩個歲數的人閻王不請也會自己離世,民間有兩種說法。

孔孟說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開創了儒家學派。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的又一位大咖,與孔子並稱“孔孟”。後世尊稱孔子為至聖,孟子為亞聖,足以見人們對孔孟二人的尊崇。

孔子在七十三歲的時候去世,孟子則是八十四歲去世。中國文化認為聖人都是長壽的,莊子活了83歲,孟子活了84歲,墨子活了92歲。後人認為孔孟二人的壽命具有代表性,並將他們的壽命視為長壽的象徵。憑藉人們對孔孟之道的信仰,這似乎形成了一種心理暗示,認為這兩個年齡點是一個“命坎”。連聖人都跨不過去,普通人就更不容易了。

生命週期說

還有一種說法則認為,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一個週期為7-8年。這種說法源於《黃帝內經》的“女七男八”,女性的生命週期是“7”,每7年體現一次生長變化;男性的是“8”,每8年有一次大變化。

所以人們認為每逢到了倍數年齡時,生命就會很脆弱,尤其是在生命週期的起始期和末尾期也就是所謂的低潮期。按這種方式推算,女性在84歲,男性在72歲會比較脆弱。而女性趕在了生命週期的末尾期,也就是84歲;男性則是起始期,也就是72歲的下一個週期始的73歲。

結語

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以上的兩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因為生老病死屬於自然規律,哪有什麼年齡限制。況且孔子的具體生日到現在仍然存在爭議,《公羊傳》和《史記》記載的孔子出生年份都相差一年。

古人由於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對於壽命的長短透過這樣一句俗語進行解釋,其實也是一種自我調侃,說明古人的心態非常樂觀,能活到七八十歲對於古代人來說就是喜壽了,所以他們並不認為這兩個年齡是個坎。

放到今天則是希望人們能夠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其實古人的這句俗語更多的是讓人們保持良好心態,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對待生活,這樣想來古人也是用心良苦了。

參考資料:《我國曆代人平均壽命和預期壽命》、《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