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長相老氣還是地包天,香港小姐又被罵了?

大灣區的中秋電影音樂晚會,真的是爆了。

老牌港星全出動,每個人狀態都好到不行。

全開麥不假唱的優秀颱風,也看的不要太爽。

74歲的林子祥,不管是歌聲還是個人風格,都絲毫不減當年。

一上臺,下面的明星就集體變身迷弟迷妹,瘋狂揮舞熒光棒應援起來。

不得不說,大灣區藝人們,最近正是風頭十足的時候。

流量密碼,掌握妥妥的。

再往前的“大聚會”,是剛結束的香港小姐決賽夜現場。

張學友、鄭欣宜、朱玲玲……

今年決賽的嘉賓陣容,還挺星光熠熠的。

首屆港姐冠軍朱玲玲登場的時候,現場也爆發了最熱烈的掌聲。

今年的冠亞季軍三強,當晚也如約公佈了。

她們分別是:冠軍宋婉穎、亞軍梁凱晴、季軍邵初。

結果一公佈,又到了每年的保守吐槽環節。

今年炮火最集中的,還是在冠軍身上。

宋婉穎光看長相,就是標準的混血臉,還是多倫多大學的雙學士學位高材生。

她本人,也的確是中葡混血。

媽媽文寶雪,當年還代表澳門參加過華裔小姐的比賽,和袁詠儀是同一期的。

宋婉穎當晚的唇色,選的有點深。

配上完全露齒的大笑,照片裡比較顯老氣。

同樣“血盆大口”的季軍邵初,也被diss了同樣的問題。

大家覺得27歲的她,第一眼看就很顯老。

但其實她正常狀態下,五官還是很經得起推敲的。

屬於比較御姐的氣場型別,很有“港女”的精英感。

一路競選以來,輿論話題最多的還是冠軍宋婉穎,她的口碑也比較兩極。

支援她的人,覺得她長相大氣,是港姐冠軍不二人選。

但也有很大一部分聲音,覺得她五官不夠耐看,有點“糙”。

裸唇妝的時候,看起來稍微好一點。

但也的確不是那種,“一眼萬年”型的驚豔選手。

還被說側面照片看起來,有點“地包天”的感覺。

相比較而言,大家反而覺得亞軍梁凱晴,還有“最上鏡小姐楊培琳氣質更好。

她倆都是第一眼就比較東方的溫婉長相。

但最終冠軍還是花落了混血美人的懷抱。

這幾乎和去年一模一樣。

去年的冠軍謝嘉怡,也是同款混血長相。

和今年的宋婉穎相比,她的臉會更加柔美一些,符合當下亞洲大環境審美。

[圖片20]

[圖片21]

雖然整體身材外形,並沒有亞軍還有季軍搶眼。

現場全身合照裡,還被說“又矮又胖”:

但她的臉,還是讓她贏的很徹底。

甚至被媒體拿來,和當年美到“石破天驚”的李大美人對比。

[圖片22]

李嘉欣本人,也是很有代表性的混血長相。

所以看完這兩年的冠軍人選,大家也開始猜測:是不是混血臉又要流行起來了?

其實回顧這幾年的流行趨勢,在外表上,我們亞洲審美還是比較喜歡秀氣柔和的型別。

但是在90年代到千禧年前後,大家是很迷戀各種高鼻深目混血感長相的。

尤其模特圈,不管是平面還是走秀,異域風情的模特,工作機會最多。

[圖片24]

比如曾經最著名的“玉蘭油女孩”。

最有名的MandyLieu還有DanielleGraham,小時候經常在電視上,看她們輪番拍廣告。

無一例外,都長著這種充滿“洋氣”感的臉。

那個時候,我們還是比較有幕強西方的感覺,覺得歐美長相風格,就是最美的。

白面板、高鼻樑、深邃的眼睛……構成一整個西化審美體系。

[圖片26]

一直到千禧年AB和文詠珊開拓出“嫩模”概念的時候,第一批所謂“宅男女神”,也依舊走的是這種“又辣又芭比”的路線。

只是風格上更加往日本澀谷風靠,但是滿眼亞麻黃髮色+超大直徑美瞳,本質上來說,還是受西方審美影響比較深。

但是現在這種純混血風的長相,已經不是我們當代審美的第一首選了。

我們開始越來越願意真正欣賞起,東方本真的長相風格。

劉雯、賀聰、雎曉雯等超模,每一個都不是曾經的“洋氣臉”,但每一個都代表中國,在國際時尚圈大舞臺上,混得風生水起。

[圖片28]

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文化自信”。

今年港姐競選的年度口號,是“WeMissHongKong”

可翻譯成“我們香港小姐”,也可以是“我們想念香港”。

一語雙關的恰到好處。

曾經的“香港名片”,現在越來越被忽視,是一種發展必然趨勢。

諮詢資訊比較閉塞的年代,許多美人們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就是要麼當明星、要麼嫁入豪門。

而香港小姐這種選美,又是兩方都不缺的。

進可透過選美比賽,成功躋身富豪圈,為自己尋得一個肯豪擲千金的枕邊人。

退可繼續待在娛樂圈發展,也不影響賺錢。

所以當時港姐比賽的參賽選手,都是真正的“人類高質量美女”。

[圖片31]

鼎盛時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鐘樓,不是太平山的老襯亭,不是海洋公園,不是大富豪夜總會,而是香港小姐。

[圖片32]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進入21世紀的網際網路生活後,一個美女,她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發展的領域就太廣了。

不再需要一味依附於男人,也不一定非要去當明星用美貌換取經濟實力,社會為女性提供的就業崗位可選擇度,大大拓寬。

女性可以當科學家、也可以當時尚博主,甚至當行政長官。

這時候,把“美”體現在條條框框標準裡的“選美大賽”,是不是看起來,略顯蒼白傻氣了一點?

[圖片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