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古語說“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這個“三老”指的是什麼?

而在古時候,還有一句話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是類似的,即“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這句話先簡單來翻譯一下,即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須多問問三老,那麼,這個“三老”具體指的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三老的概念,比如《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又“食三老五更於大學。”這其中牽扯到一個“三老五更”職位的概念。

根據唐朝孔穎達的註解,三老和五更是相通的,“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三德即為正直、剛克和柔克,而五事即貌、言、視、聽、思。簡而言之,三老指的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先秦時期,天子設三老五更,而以父兄禮奉養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一定程度來說,這是天子以孝治天下的一種表現。

當然,那時候的三老是一種職位,即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但並不是所有德高望重的人都是三老,就拿漢朝來說,漢高祖時期,“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

在此之前,一般就是有鄉三老,而劉邦又設了一個縣三老,三老的選擇條件並不苛刻,需滿足兩個條件,其一就是年五十以上,其二就是德高望重,在鄉里有一定的威望,也就是在鄉民之間有一定的話語權。這兩點是成為三老的一個門檻,畢竟一個鄉只設一個三老,而縣裡的三老是從鄉三老裡選拔出來的。

三老在當時主管教化,因其在鄉里的威望和影響力對當地的百姓進行教化,在很多時候,三老的作用就是調節鄉民的矛盾,當鄉里幾個家族有矛盾的時候,也可以找三老來做決斷,而因為三老的威望,一般他做出的決斷是很有說服力的,是大家都認可的一種行事方式。

當然,既然能在一個鄉里有威望,那這個三老即便不是學識淵博,也必然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和獨特的見解,並且應變能力極強,若不然,自然不可能為鄉民所敬重。

三老不僅為鄉民所敬重,朝廷對他們也格外的優待,皇帝自然也高看他們一眼,不僅僅是三老,還有一些其他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比如劉邦曾數次派人去請商山四皓出山,這四個人的威望就極高,不過他們一直看不上劉邦,所以一直不肯出山,後來呂雉為了兒子劉盈將商山四皓請了出來,而劉邦看到商山四皓在劉盈身邊後,也終於不再動劉盈這個繼承人了。

劉邦請這四個老人為的就是利用他們的威望,並不是真的想聽他們的建議或者什麼。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三老於上就是一個工具般的存在,於下倒是真的能解決問題,很多時候,鄉里有什麼大事決斷不了、鄉民之間有什麼結解不開,就會找三老來解決。

當然在鄉民心中,三老指的並不僅僅是鄉里設定的三老,還有鄉里的其他德高望重的老人,這些人在鄉里有一定的地位,經歷過很多事,積累了很多經驗,見多識廣,能給鄉民提供不少的幫助。所以時間久了,就有了這樣的一個說法,即“凡事要好,須問三老。”

這裡的三老不僅僅指的是鄉里設定的那個三老,還指鄉里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還有家族中的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或者自己的長輩,甚至即便不是德高望重也沒有關係,只要品行不錯的老人,都可以成為詢問的物件。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任何一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老師,何況是人生閱歷豐富的老人呢?所以在決定做一件大事的時候,多請教身邊的老人是沒有錯的。

他們可以從過去的人生經歷中給出他們認為最好的指導,當然這樣的經驗未必會適合你,但卻能給你一定的建議,給你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思路,從很多的可能中,再去思考它們的可行性,然後做出自己的選擇。

就比如婚姻這件事,當父母和其他的長輩反對的時候,不要急著否決他們而一意孤行,一定要去問問他們為什麼會不同意,不同意的原因有哪些,等你知道了他們的那些原因,就可以去分析那些原因站不站得住腳?有沒有道理?這能讓你重新審視這段感情,從而做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