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曾一夜屠千人的將軍寫首詠雪詩,無一雪字,卻成詠雪經典流傳至今

縱觀歷史長河,提筆安天下的文人有很多,馬上定乾坤的武將也是有不少。但能夠同時做到這兩者的人物,卻是屈指可數,畢竟不管是文治還是武功,一條路都夠普通人走一生了,更何況齊頭並進。

這也讓能夠在戰場建功的文人和在文壇揚名的武將,一直以來都被世人所推崇。就像宋代詞壇能夠跟蘇軾相媲美的辛棄疾,雖然他的身份更側重於文人,但是年輕時卻能帶領五十餘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還有南宋著名將領,世人對他的印象更多是大敗金軍的常勝將軍,但他寫的詩詞同樣不俗,尤其是那篇《滿江紅》更是流傳近千年的經典之作。這樣的人物,總是能夠滿足世人對於“文武雙全”的遐想。

其實在唐代也有一位人物,名為高駢。高駢本就是出身行伍世家,他的爺爺是唐憲宗時期的名將高崇文。受到家庭的薰陶,高駢自小便熟讀兵書,練習刀槍棍棒。不過和很多看不起文人,不喜歡文學的武人不同,高駢雖然出生行伍世家,但對於文學他也是頗為喜愛,也結交了很多文人,時常一起高談闊論。不僅如此,他寫起詩來也是信手拈來,頗有文采,就像下面這首詠雪詩。

《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歧。

這首詩描寫的是詩人坐在窗邊,看著眼前的雪景,然後抒發自己的感慨。首句中“六出”其實說的就是雪花,因為雪花呈六邊形,所以在古代便將雪花稱為“六出”。雪花飛舞,隨著風吹進窗戶,詩人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的青色的竹子慢慢變為潔白的瓊枝,一切都是那麼幹淨明亮。

見此情景,詩人不由便想,這個時候倘若是登上高樓望遠,目之所及那些難走的道路都將被這鋪天蓋地的雪花所覆蓋,眼前的一切將變得一片純白。這兩句看似寫景,實則也是抒懷,詩人希望有那麼一陣雪,能夠遮掩世間一切醜惡,讓這個世界重歸美好。這也不難看出詩人心中的無限感慨和不平。

這首詠雪詩,通篇無一“雪”字,卻寫出了大雪將世界變得純白一片的景象,更是抒發了詩人的理想,流傳至今也算得上是詠雪詩中的經典名篇。不過當初這首詩入選《全唐詩》的時候卻是飽受爭議,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高駢在生涯前期也算得上是一名戰功累累的名將,頗有威名。在和吐蕃的戰爭中,屢破党項部落,功績在當時各路軍馬中一騎絕塵,同時派兵防禦吐蕃的進犯。在南詔攻陷安南轄地後,當時的朝廷屢屢派兵征討都未能成功收復,直到高駢成為安南都護,屢次擊敗南詔軍隊,收復了交州城,最終平定了安南禍患。按理來說這樣一位功臣的詩作入選《全唐詩》應該是大家樂見其成的,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爭議呢?主要問題就出在高駢這個人本身存在巨大的爭議。

在平定南詔禍患以後,高駢因為之前曾經和鎮守成都的突將發生過沖突,於是便帶領闖入了這些人家中,一夜屠了數千人,可謂是心狠手辣至極。如果這只是個人性格上的問題,可以暫且不提,那麼他擁兵自重,試圖割據東南就很難去洗白了。當黃巢叛軍入長安的時候,當時的皇帝調他勤王,他卻沒有奉詔出兵,只是虛張聲勢。《新唐書》最終也將他列入了叛臣傳,可謂是將他的一生定了性,就是個叛臣賊子。這樣的人的詩作入選《全唐詩》引起爭議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倘若我們不要去糾結高駢的所作所為,單從文學的角度去欣賞他的詩作,其實會發現他的詩確實寫得不錯,雖然不能和唐代那些詩歌大家相媲美,但也別具一格。後世文人對於高駢的詩才也是頗為認可,北宋文學家計有功在《唐詩紀事》中便評價他的詩“雅有奇藻”,明代詩人丁儀在《詩學淵源》中也寫道“(駢)詩情挺拔,善為壯語”,從這些我們也不難看出,高駢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

在《全唐詩》中收錄的高駢的詩作其實不止這一首,總共有50首之多,倘若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看一看,看看這位心狠手辣的武將寫詩到底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