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60歲奶奶20年來反覆遭食物反流進口鼻折磨,原來是得了這種病

近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何恆正教授帶領團隊,為一名來自湖北恩施的“賁門失弛緩症”患者成功實施了腹腔鏡食管下段括約肌切開加胃底摺疊術。該名患者近二十年來長期飽受食物從胃、食管反流入口鼻的痛苦,在多地醫院就診未得到有效治療,目前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接受手術治療後,症狀不適全部解除,五天即康復出院。

60歲的陳奶奶來自湖北恩施,她於20年前開始出現胃和食管的反酸、燒心症狀,尤其是到了晚上睡覺時,吃進去的食物總是從胃和食管反流進口鼻,讓陳奶奶痛苦不堪。到當地醫院就診,陳奶奶被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隨後進行了一些相應的藥物治療來緩解症狀。

過了六七年,陳奶奶病情加重,食管出現梗阻感,再次就醫被確診為“賁門失遲緩症”,同時還查出患有風溼性心臟病。當地醫生綜合考慮,認為陳奶奶這種情況需要採取手術治療才能解決根本問題,但手術風險較高,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因此,醫生不建議陳奶奶在當地手術,需要到省級大醫院進行治療。

陳奶奶在家人陪伴下來到當地省級大醫院進行諮詢,包括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等專科,醫生都認為賁門失弛緩症手術本身風險非常高,還要綜合考慮心臟病的風險,還是勸陳奶奶放棄手術,採取藥物保守治療緩解不適。因此,在近二十年間,陳奶奶因食物倒流得不到有效治療,生活過得痛苦不堪,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

近日,陳奶奶經人介紹,得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主任何恆正教授在疑難病例診治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是一位優秀的、知名的外科專家,因此,家人陪伴陳奶奶慕名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微創外科就診。

何恆正教授在詳細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後,經過仔細閱讀陳奶奶的各種檢查資料,分析得出如進行手術治療的話,確實風險高,難度大,但是並不是沒有希望,需要醫生具有豐富的診療經驗和較強的術中應對能力,加上患者和家屬有強烈的手術意願,陳奶奶還是有手術救治的機會。

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達到預期的效果,何恆正教授帶領團隊在術前與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等學科進行了充分的術前討論,制定了縝密的手術方案,帶領周小兵、程發輝、曾輝手術團隊為陳奶奶在全麻下實施了腹腔鏡食管下段括約肌切開術加胃底摺疊術,歷時僅一個半小時,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

術後第二天,陳奶奶在醫生護士的指導下即可以進食流質食物,伴隨近二十年的食物反流症狀沒有再出現!術後五天,陳奶奶順利康復,達到出院標準,困擾多年的“頑疾”輕鬆解除。陳奶奶逢人便說:“這種可以正常吃飯的感覺真好,非常感謝何恆正主任!”。

據何恆正教授介紹,“賁門失遲緩症”是一種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性疾病,又稱“巨食管症”,該類患者的食管下端括約肌缺乏蠕動或收縮、遲緩不良或無鬆弛,導致吞嚥時食管體部及食管下端括約肌區壓力升高,患者鋇餐影像呈特徵性的“鳥嘴徵”。近年來腔鏡技術的發展,腹腔鏡下食管下段括約肌切開術聯合抗反流措施是當前治療賁門失遲緩症的最佳選擇,具有創傷小、術後恢復快、痛苦小、住院日短、術後胃食管反流發生率低等優點。

通訊員曾輝 瀟湘晨報記者夏盛

新聞線索爆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影片”客戶端,進入“晨意幫忙”專題;或撥打晨影片新聞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