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宋金結盟:你手中的籌碼有多少?

北宋末年,宋金之間的“海上之盟”廣受後世關注。一紙盟約,何以成就金國之福,又何以釀成北宋之禍?除了最初那份稀裡糊塗的合同外,雙方在結盟之後的表現其實也註定了故事的結局。

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締結“海上之盟”,聯合滅遼。

雙方約定:金負責攻取中京,宋負責攻取燕京,事成以後,燕京歸宋所有,並送給金歲賜五十萬兩匹。當時遼有五京,分別為上京(內蒙古巴林左旗)、中京(內蒙古赤峰南部)、東京(今遼寧遼陽市)、南京(又稱燕京,今北京西南)和西京(今山西大同)。除了條約中明確規定的兩京外,像西京等地區要根據戰爭結果再議。

由於北宋君臣的失誤,這個盟約對北宋頗為不利。按理說,吃了虧的北宋,應該抓緊時機調兵遣將,爭取獲得對遼戰事的主動權。然而,都兩年過去了,北宋這邊居然還沒什麼動靜!

原來盟約簽訂後不久,江南便爆發了方臘領導的農民起義,“聯金滅遼”的主心骨童貫率領大軍去南方鎮壓起義,平叛過程中,北宋重要的產糧區又被嚴重破壞……彼時的宋朝已經自顧不暇,更是無力對外。徽宗一度對結盟一事頗為後悔。

然而另一邊,卻是金軍一路勢如破竹,取得了對遼戰爭的巨大勝利。直到金人攻破中京的訊息傳來,宋人才如夢方醒:再不出兵,幽燕故地怕也被搶走了。宣和四年(1122年),金人主動約宋攻遼。宋徽宗忙派童貫率軍十五萬進兵幽燕,以響應金軍。然而,在對遼作戰上的被動,已經讓宋朝在這段結盟關係中處於“下位”了。

當時,童貫剛在國內鎮壓了方臘起義,正躊躇滿志,意氣風發。他以為被金兵打得滿地找牙的遼國已經覆亡在即,只要宋軍北伐,遼國就會望風迎降,幽燕故地即可盡入王圖。可他實在高估了己方的實力!

童貫以河北河東宣撫使率軍北上。行至高陽關,一看,河朔這裡百年不識干戈,駐軍驕惰,備戰鬆弛,連當年為阻遏遼朝騎兵而構築的塘泊防線也都水源枯竭,堤防廢壞。童貫派使者前去說降,結果被遼國皇帝耶律淳殺害,還被遼人大罵背棄盟誓、不義之師。宋軍張貼黃榜,宣傳弔民伐罪之意,卻不見有遼地漢民簞食壺漿出迎“王師”。爾後,他又不聽西北宿將鍾師道的忠告,貿然進兵宋遼邊境,結果招致遼軍瘋狂反擊。

當時,童貫麾下有十五萬人,殘存在燕京地區的遼軍只有兩萬,儘管在數量上宋軍佔據絕對優勢。但是別忘了,這兩萬遼軍可是被宋金夾擊做“困獸之鬥”的虎狼之師。結果宋軍慘敗,撤退到雄州(今河北雄縣)後,又在城下遭到遼軍突襲,一場鏖戰後又損兵折將,最後全線潰敗。

人在開封的宋徽宗接到戰報,怕了起來。他急召童貫大軍還師。回朝後,童貫把指揮無力的責任全部推給了种師道等人,並將他們或貶官或流放。本就人才匱乏的宋朝,又損失了幾員良將。

不久,遼國皇帝耶律淳病逝,其妻蕭氏於燕京稱制。宋少師王黼鼓動宋徽宗再次發兵,趁機收復幽雲失地。於是剛剛敗退回來的宋朝大軍再次向燕京進軍。這一次,疲於兩線作戰的遼國決定向宋朝求和了,結果被童貫等人斷然拒絕。宋軍再度發起攻擊,遼軍被迫反擊,結果又是大破宋軍。

兩次大敗令北宋損失巨大,幾乎無力再戰。宋徽宗也徹底喪失了自己單獨攻佔燕雲的信心,不得不倚靠於金。於是,剛攻取了西京的金主完顏阿骨打又親率大軍攻取了燕京。至此,暴露了實力的北宋,已經再沒有和金平起平坐的資本。

攻取燕京後,金朝的姿態越發傲慢和強硬了。

在交割土地的時候,金朝再次附加條件:金朝只將燕京六州二十四縣交割給宋朝;宋朝每年除了向金朝移交原來給遼朝的50萬歲幣,還要補交100萬貫作為燕京的代稅錢;如果半月內不予答覆,金朝將採取強硬行動。

宋朝使者趙良嗣提出質疑,說地稅分離乃自古未聞之事,怎麼可以實行呢?而金人強詞奪理地說:我們有攻燕之功,所以應當獲得當地的稅錢,而且只要100萬貫,已是我們做了讓步。

彼時的宋朝已經國力衰微,實際已經拿不出這麼多錢來。但趙良嗣向宋徽宗覆命之時,宋徽宗卻全部答應了。

宋徽宗又讓趙良嗣再次使金,要求金朝歸還西京。這次談判,金朝乘機向宋朝訛取了20萬兩的犒軍費,宋朝一口應承。結果,銀兩倒是照單全收了,金人卻只同意交割燕京,拒絕交出西京。

宣和五年(1123年)四月,宋金雙方即將交割燕京。當時,金軍佔據燕京半年,他們知道這座城池將歸宋朝,於是大肆剽掠洗劫,居民逃匿,十室九空,整座城池幾如廢墟。金軍臨走時,還將富民、金帛、子女捆載而去。

所以,宋朝最後接收的只是一座殘破不堪的燕京空城和薊州、景州、檀州、順州、涿州、易州一共六州,其中涿、易二州還是主動降宋的。

虧嗎?簡直太虧了!宋朝花費巨大代價只得到了部分燕雲失地,而且這些土地,非但難以轉化為戰略優勢,反倒成為了北宋的財政包袱。

有人對宋徽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事實上,不是宋徽宗不想爭,而是宋朝已經喪失了討價還價的籌碼。北宋早前擁有的威名和光輝,已經在一次次戰敗中丟失殆盡。而金人也早已經摸透了宋朝的君臣素質和真實實力,所以才敢強勢無禮,漫天要價。

談判專家尼倫伯格在其著作《談判的藝術》中寫到:談判本質是籌碼的交換。

也就是說,你有談判對手想要的東西,別人有你想要的東西,雙方需要在談判過程中將它們進行交換。所以把握住談判的籌碼,才是贏取談判勝利的重要條件。談判專家教育我們:談判之前,需要檢視雙方的籌碼有哪些,將這些籌碼進行分類,哪些是Must,自己非要不可的;哪些是Want,可要可不要,我們拿它來交換別人的東西;哪些是Give,可以送出去做人情的。分類之後,再到談判桌上與談判對手進行籌碼的交換。因此,在談判之前,必須審視自己:到底手中有什麼籌碼?哪些籌碼可以吸引對方?哪些籌碼可以讓對方讓步?

而回顧宋金談判的過程,會發現——宋朝從一開始就既沒看清自己手中的籌碼,也沒猜到對方手中的籌碼,於是才在一場場或明或暗的較量中,輸得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