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非遺廣東|“杖頭木偶戲”——粵西白戲

粵西白戲原稱“白戲仔”、“安鋪白戲”,是以粵西白話方言演唱的、有特定的音樂伴奏和多種板式綜合運用唱腔的一種杖頭木偶戲,流行於廣東省湛江市的廉江市、遂溪縣及廣西合浦、博白、欽州等地。粵西白戲大約形成於清末,最初只是竹筒或木魚伴奏的民歌形式,至民國時期形成了獨特的音樂伴奏和唱腔,並相繼成立許多白戲木偶班。

粵西白戲用本嗓演唱,男女同腔,但女腔多采用三度裝飾音,用“咦”音拖腔。唱詞均為七字句,上下兩句體,每句分為兩頓,上下句之間有時根據內容需要插入若干短句。上句尾字不限韻,下句尾字為平聲,押韻但不嚴格。其唱腔優美,源於本地民歌,同時糅合吸收了外地民歌和粵劇等其它劇種唱腔因素。曲調可分為長腔、變體板腔、小曲和鑼鼓經三個種類。其伴奏音樂動聽,伴奏樂器有簕古胡、月琴、橫簫、嗩吶、三絃等,其中簕古胡是採用當地的一種植物簕古的頭莖作琴筒,經特殊加工製作而成的一種土二胡,音色渾厚,清脆響亮。

粵西白戲的木偶造型雕工精準,對五官結構佈局、肌肉凹凸變化和尺寸比例都十分講究,擅長於以眼、鼻、嘴等部位和木偶彩繪表現人物性格和忠奸賢愚的形象,其造型逼真、做工精細、惟妙惟肖。粵西白戲的表演十分講究,突出木偶眼神及手部動作的演繹,透過扳、捻、拋、撩、壓、擺等細節動作,達到細膩傳神的舞臺效果。傳統劇目主要取材於民間傳說和歷史小說,有《金環記》、《周氏反嫁》、《高文舉》等50多個單出本,其中許多劇目來自雜劇、崑曲和桂劇等劇種。還有一些來自演義小說,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楊家將》《說岳全傳》等。1950年代之後,還改編了《朝陽溝》《槐樹莊》《三月三》等30多個現代劇目、說唱曲目和器樂曲目,創作了宣傳移風易俗的小戲《紅梅迎春》以及歌頌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器樂曲目《青年運河的節日》等。

目前粵西白戲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