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一個人真正的格局:得勢時有所不為,失勢時主動作為

01

作家錢鍾書說過:“得勢時,把別人當人,告誡自己有所不為;失勢時,把自己當人,提醒自己終有所為。”

深以為然。格局大者,得失坦然,順其自然;格局小者,能得不能失,自私貪婪。

為人處世的智慧,皆在得失之間,不容小看。

02

得勢時,善待別人,有所不為。

說起趙匡胤,我們立馬會想到,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等典故。把他當成一個大人物。

其實,在趙匡胤的生活中,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典故——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有一天,他一個人外出,又累又渴。忽然,眼前出現了一片西瓜地,他趕緊走上前,問瓜農:“西瓜怎麼賣?”

瓜農說:“一文錢一個,不甜不要錢。”

趙匡胤摸了摸口袋,一文錢也沒有。於是,他使勁吃瓜,還連續說“不甜、不甜”。

瓜農看了,說:“看你的樣子,一表人才,怎麼會這樣做呢?”

趙匡胤羞愧難當。在發達之後,回報了瓜農萬畝良田。

在我們笑話趙匡胤的時候,更應該看到瓜農的格局。作為故事中的“得勢人物”,他沒有恃強凌弱,而是堅持只要“一文錢”。

試想一下,當趙匡胤賴賬的時候,一溜煙就跑了。瓜農也沒有糾集村民,一起去圍堵,而是選擇了放過。

當時,瓜農也沒有想過,會得到回報,他只是心痛自己的瓜,被人糟蹋了,可惜。

人性之善,可見一斑。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做“索拿卡要”的事情,恨不得把一片雞毛當成金子賣給別人。謀求暴利,希望暴富,讓貪婪之心,一覽無餘。

在一些古裝劇裡,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某大人物出行,請了很多僕人在前方引路,還有人抬著大轎子,橫衝直闖。

有錢有勢的人,憑什麼要低聲下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清朝大臣曾國藩說過:“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並且,他用行動告訴身邊的人,什麼是格局。比方說,他本應該坐綠色大轎的時候,仍舊堅持坐藍色小轎子,被小官員衝撞了,也不計較。他在給弟弟的書信裡寫道,

吾來子侄半耕半讀,以守先人之舊,慎無存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取水添茶等事。

一個人,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堅持壓低姿態,對別人有好處,對自己沒有壞處。

不管你的王公大臣,還是平頭百姓,當你處於上風的時候,一定要“得饒人處且饒人”,不要胡亂作為,本應該炫耀的事情,也要低調,收起自己的“銳氣和鋒芒”。

03

失勢時,善待自己,主動作為。

在《警世通言》裡,有一段關於趙匡胤的記錄。

在他沒有發跡之前,身邊的人稱呼他為趙大郎

。雖然地位卑微,但是為人豪爽,常做“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事情。

有一年,他犯事了,逃到了太原,住進了叔父趙景清所在的清油觀。

彼時,清油觀裡來了一夥強盜,把一位叫“趙京娘”的女子鎖在屋裡,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趙大郎把京娘救出來,還一路護送她回到了千里之外的老家。半路,還想盡辦法,把強盜頭子制服了,為地方除害。

後人給趙大郎點贊:“不戀私情不畏強,獨行千里送京娘;漢唐呂武紛多事,誰及英雄趙大郎。”

當一個人落魄的時候,沒有頹廢,還想著去做點什麼,成就更好的自己。這樣的精神,難能可貴。

還有,一個窮困的人,總以為把好處攬到自己身上才對,不懂得要堅持善良——渡人亦是渡己。

一個人有了高尚的品格,任何時候都會對別人施以援手,他就不怕沒有機會出頭。自古以來,厚德載物。德行有多好,福氣有多少。

做人,不能“等靠要”,而是要自己站起來。這樣的話,低谷就變成了出發點。

04

有道是,此一時、彼一時。

人生沒有固定的姿態,得意是一時半會的,失意也是。

有大格局的人,總是有“後顧之憂”,不會因為自己的功勞巨大,而迷失方向,把失意的時光,當成一個過程,慢慢蓄力,蟄伏起來。

古人倉頡在造字的時候,和群眾一起勞動、吃飯,一起商量。大事用大結表示,小事用小結表示。

一個彎腰向內,表示為自己打算,就是“私”的意思;一個抬頭挺胸,與人同起同坐,就是“公”的意思。

顯然,一個有大格局的人,捨去了“私心”,擁有了“公心”。做任何事情,一開始就會考慮到長遠,也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事情之中,會及時調整自己,堅持初心;遇到困難的時候,會咬牙堅持,非常有決心;事情成功的時候,會回報別人,捨去貪心。

生而為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抱著一顆平常心,善待平常事,用善良去對付醜惡,用微笑去看待小人,用吃虧是福的精神去回顧過去。這就是一個人可以越來越幸福的活法。

得勢也好,失勢也好,不過是起起伏伏的過程,重要的是你要把“人”當人看。

門縫看人,會把人看扁,也會把自己的眼睛擠壞。

古人說:“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

人生苦短,放大自己的格局吧,風雨裡,才能你我同行。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