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五毛”辣條有了新標準 撐起500億元大行業

圖為辣條產品。 韓章雲 攝

提到辣條,不少人將其與“垃圾食品”掛鉤,其“原罪”離不開高鹽高油多新增劑,以及對辣條食品衛生安全的擔憂。但是辣條真的如此嗎?

7月5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調味面製品行業標準釋出會暨產業高質量發展探討會”上釋出了QB/T5729-2022《調味面製品》行業標準(以下簡稱新標準),新標準將於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在新標準之下,曾經的“五毛”辣條將會“瘦身”,生產工藝將會持續提高,辣條食品將朝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草根”辣條逆襲撐起500億元市場

何為調味面製品?新標準認定: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新增食品輔料和食品新增劑,經配料、擠壓熱化、成形、調味,包裝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俗稱辣條。

近年來,辣條成為網紅食品,其實歷史並不久遠,它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一個具有原始創新性的行業。不少“80後”“90後”都有與小夥伴分食一包辣條的童年記憶。而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調味面製品已形成了一個新的方便食品品類,滿足了消費者休閒化的消費趨勢。

兒時校門口“五毛”一包的辣條,你一包我一包,早已撐起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譚斌介紹,在我國,調味面製品行業市場規模在500億元左右,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突破600億元。

新標準將結束“九龍治水”局面

隨著調味面製品行業的不斷髮展,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同的地方標準以及企業標準,出現標準不統一、名稱不統一、歸類相互矛盾的局面,不僅影響整個行業的生存發展,也給監管帶來困擾。

基於此,2015年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牽頭,國內多家單位共同參與,歷時7年制定完成了上述新標準。

“新標準著重引領調味面製品向營養健康方向發展。”譚斌在解讀中稱,已有的調味面製品相關標準多無規定脂肪、鹽的技術要求,為響應國家減鹽減油減糖“三減”號召,新標準設定了脂肪、鹽的限量指標,其中脂肪將比現有標準降低10%,氯化物將比現有標準下降17。7%,以實現減油降鹽。

同時,新標準對調味面製品的感官、理化、汙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生物限量、食品新增劑和營養強化劑均有明確規定。

譚斌認為,新標準的實施填補了調味面製品行業缺失統一權威標準的空缺,必將在規範市場秩序、提升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也為我國調味面製品爭取國際市場提供支撐。

辣條,真的不安全?

食品衛生安全是不少消費者對辣條的另一個擔憂,但是辣條真的不衛生、不安全嗎?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司二級巡視員郝明虹介紹,2021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食品安全監督抽檢690萬批次,監督抽檢總體的不合格率是2。69%。其中調味面製品抽檢約4。5萬批次,抽檢不合格率低於1。3%,“較總局專項整治前大幅度降低,也低於整體食品抽檢的不合格率。”

如今,正規辣條生產廠家早已改進工藝、提升生產技術、打造全自動人工智慧生產線、加大研發力度,讓辣條生產更安全更衛生。曾經,辣條中新增的防腐劑有6種,現在絕大部分調味面製品企業已按照現行標準實現了產品非油炸、零反式脂肪酸、零防腐劑新增。

作為國內調味面製品行業的頭部企業,衛龍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參與制定了新標準,據董事長劉衛平介紹,該企業將自己的生產經驗、技術能力應用於新行業標準的制定。

劉衛平表示,近幾年國內消費者的文化自信推動了本土企業實現爆發式增長,在此背景下,調味面製品行業得到快速發展,近5年來國內調味面製品複合增長率在9。4%,在休閒食品中排行第二位。

“我們希望行業發展不僅求速,更要求穩求質。”劉衛平說,眼下當務之急是扭轉消費者對調味面製品行業門檻較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負面認知,而新標準的制定實施對調味面製品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辣條該怎麼吃才健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孫寶國認為,消費者首先應理性看待油、鹽、糖,不應將其妖魔化,正確認識食品新增劑,同時對於任何食物都應食之適量。

(中新網 記者 韓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