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元曲”的興盛與沒落,更是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黑暗統治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

若是將元曲視為一種“商品”,再分析它為何會走向沒落,也許更為客觀。任何一門藝術,在它形成、發展中,都會或多或少借鑑“同行”的優點,在融合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傳播中,又會“入鄉隨俗”,獲得更為廣泛的支援。

就如南戲的發展,它形成的四個聲腔,讓它的生命力更強,也更為持久。元曲的興起,時代背景有點特殊,科舉大門關了有七十八年之久,即使在元太宗九年(公元1237年)恢復過科舉,但是,名額上依然有限制。

這是個什麼概念?

就是說,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和南人拿到的名額,只有當時入取人數的一半。就是杯水車薪嘛,於是,讀書人都去搞創作了。

元曲的體制是有若干規定的,但是,在發展初期,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至少在語言和題材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並沒有什麼“行業標準”等諸多限制,所以,很多優秀的作品大都集中於前期,到了後期,更多的文人湧進了這片創作領域時,就開始講究:該有的題材就寫的差不多了,怎麼突破?於是,就偏重語言和格律。

這非常像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起初無標準,市場培育得差不多了,開始完善細節,對於商品生產而言自然是好事,規範了。但是,於藝術發展來說,它給自己圈了地,禁錮在了一個有限的空間,如何再生長呢?藝術是需要不停的滋養再創新的,若是滿足於已有的成就,那麼,基本就宣告差不多要結束了。

看元散曲,到了後期更多的人將精力放在了評論曲學和研究音律上,這對元曲的發展自然意義重大,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限制了創新。這就好比解一道數學題,可以用函式也可以用方程,但是,這時旁邊有人出聲,這題我做過,用函式解題更快。那麼,之後的解題者若是偷懶,就不會再思索其它的解題思路了。

後人在進行創作時,前人大師的作品一定會拜讀,也會看看一些“評論”,若是有太多條框的限制,可能一些本來有的想法就會打消。那時文人搞創作,純粹是為了興趣的應該不多,更多是要投放市場,自然會尋找更有利於自己的方式。

所以,這怎麼會有利於創新呢?

既然,元曲的興盛和科舉有關,那麼,明取代元后,元曲賴以生存的那個環境等於發生了質的改變,註定元曲只會日漸式微。有人分析,元曲事實上就是極具地域特色的聲腔劇種。元曲是從北往南走,南下的過程中有一個障礙,就是如何克服方言。

同時,南方還有南戲。元雜劇的特色是一人主唱,其他人都是說白,而且,還限制是一本四折,這和南戲相比,完全不佔上風。明、清以後,曲樂分家,兼通二者的人越發少了,曲師也不受重視,文人又可以參加科考了,創作的人都沒了,還談什麼發展呢?

事實上,創作者一直在努力發展元雜劇。

關漢卿就是將南曲引入雜劇的第一人,《望江亭》的第三折,就引入南曲的“馬鞍兒”。這就打破了元雜劇“一人唱”的定律,“馬鞍兒”可以由多個角色演唱。不過,關漢卿雖引入了南曲,但還是用“這廝每扮南戲哪!”來提示觀眾。

只是,後來的社會風氣變了,時尚潮流也變了,南曲越發強勢,元雜劇也變了,不再是熱鬧的市井唱曲,又重新回到了案頭,字和腔的剝離,成為了沒有了曲的文字。

元曲的衰落是必然的。

這個命題很多人從多個角度探討過,培育它的土壤不再,應是最主要因素,但是,創作者自囿於形式,則是加快元曲脫離大眾視野的催化劑。元曲的受眾群體大多是老百姓,他們不要聽那些什麼陽春白雪的雅調,插科打諢的大白話才能討到共鳴。

看元曲的興起,它真正來自於民間,雖然,用的是北方的小調,但是,語言卻是源於生活的。元曲的文字為何如此潑辣、大膽?若是去市井聽聽那些吵吵囔囔的聲音,就一點都不奇怪了。有人分析是創作者表達對社會的不滿,事實上,這種語言藝術正是市井語言“糙”的體現。後來,連這個都沒了,誰還願意去看,去聽呢?

當然,元代整體的沒落,對元曲的影響也是很大,再加上,如南曲類其它表演藝術的繁盛,元曲就慢慢退縮了。沒有優秀的作品來傳播它,註定只能眼看他人登上舞臺。當然,元曲雖然沒落了,但是,它留下的那些優秀作品,不但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是指引著後人,如何在文化藝術的創作道路上開闢一條新的道路。

參考資料:

【《元曲的文藝形式》、《元曲的發展與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