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滅國大戰時,為何手握重兵的王翦不敢造反看看秦王如何用人

我們知道,在封建王朝時期,手握重兵的武將都是皇帝們不得不提防的人,因為一旦弄不好就有可能直接發生叛亂的情況,顛覆王朝的統治。但為何在秦朝滅楚國時,秦始皇會給王翦60萬兵力,這幾乎是當時秦國的全部主力,他不怕王翦因此而發生叛亂嗎?

其實秦始皇也是非常擔心被外派的武將們發生叛亂的,因此他也做足了功課,若是發現王翦有什麼異心,那他肯定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死掉的。

其實,在秦王嬴政派王翦統軍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原因是,王翦的出身非常低微。王翦雖然被後世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但是他連自己的生卒年月也不知道。所以這也為王翦的威望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要知道在古代想要取得成功,大多需要出身名門才能被大家認可。當然也有像劉邦和朱元璋這樣一點點打拼出來的皇帝,但王翦不像這二人一樣有忠實的粉絲為他保駕護航。所以對於王翦來說,造反的風險太大。

而秦王嬴政之所以會重用王翦,也正是因為他出身低微。因為在秦王嬴政奪取權力的過程中,他面對的勢力是非常強大的,有權傾朝野的呂不韋,也有佔據後宮勢力的太后。放眼望去,滿朝的文武其實都是呂不韋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像王翦這樣的武將就成了秦王嬴政最佳的人選,他的平民出身反而成了優點。

而對於王翦來說,秦王嬴政也是他唯一的依靠,秦王若死,他也會被群起而攻之,所以他也沒有反叛的理由。當時在攻打楚國的時候,秦王開戰前會議的時候問大臣們攻打楚國需要多少人馬。李信認為只有20萬,而王翦則認為需要舉國之兵。秦始皇覺得有20萬可滅一國那不是更好。所以給了李信20萬人去攻楚,結果打敗。所以才下定了決心派王翦去,但王翦要求60萬人,這可是當時秦國的家底了。

但為何王翦不就此進行反叛呢?那時因為對於王翦來說,反叛的話秦國也就會在叛亂中滅亡,而秦國一亂,各諸侯國會群起而攻,他也不可能獲得什麼實際利益。最終會導致自己也身首異處的下場。但聰明的王翦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打消秦王的疑慮。

為了讓秦王安心,王翦從出發的時候,就開始跟秦王討價還價。若是在秦王嬴政表現出不願意的時候,他就會假裝生氣,直接離開。他在行軍的路上不斷像秦王索要各種封賞,動不動就要一些美女或者金銀財寶。總之,能要的王翦全部都要了。

而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要故意損壞自己的名聲,讓秦王放心。因為王翦知道,自己知道若是自己手握重兵的話,最不放心他的人就是秦王。就是打贏了戰爭,秦王也會擔心自己自立為王。所以,在這一過程中,他要表現出貪婪,表示對秦王的絕對忠心。而他索要財物只會讓他被定性為貪汙之罪,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另外,在秦國其實他們還有一套制度來保證這種事情不會隨意發生。因為吸取了歷史的經驗教訓,秦國為這種情況制定了很多預防措施。其中一個就是監軍制度。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在外征戰的將軍是具有較大獨立性的。所以為了約束這些將軍,他們發明了虎符,所有計程車兵調動都需要出示虎符,若是王翦叛亂了,而監軍拿著虎符過來,那麼士兵們就會知道肯定是王翦出了問題,那麼這樣王翦就不能調動士兵,他發生叛亂的成功率就比較低了。

其實秦始皇一開始也是非常不願把這麼多的部隊交給王翦的,畢竟王翦能不能完全取得勝利其實秦始皇心裡也是沒數的。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他沒有同意王翦的方案,而是採用了用兵人數較少的李信方案。但後來的情況發展卻不得不讓他重新選擇。

而王翦也為了讓秦始皇能信任自己,採用了自汙的辦法來讓秦始皇相信自己。因為對於王翦來說,手握60萬大軍,進行反叛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若是大膽一點的話,很可能會自立為王。但是他反叛之後,那就不會有中國的統一,首先秦國就會分崩離析。他自己也很可能遭到殺害。這種結局對於他來說,還是秦王嬴政來說,都沒有贏家。

但歷史沒有假設,我們看到王翦是一名負責任的大將,他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大將,能看清楚那時的局勢。他透過自汙的方式來讓秦王相信自己的忠心,而他也最終不負所托,戰勝了楚國,為秦始皇的一統天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