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王陽明地位為何如此之高?

隨著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家思想,儒教的地位不斷提高。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在中國學術史上也獲得了最高的地位,被賜予大成至上先師的封號。甚至幾千年後,孔子的地位仍然保持較高的地位。我們不一定了解儒家文化,但我們都用儒家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就是孔子的魅力所在。

然而,在孔子之後的兩千年裡,儒家思想陷入了危機。在這場危機中,儒家幾乎進入了一個無法挽回的局面。這時候,另一個偉人創造了一種心學,併成功地引導中國學術思想走出了困境。他是王陽明,一個能與孔子相提並論的偉大學者。

程朱理學的發展和弊端

唐宋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學者們開始發現他們信仰了幾千年的儒家文化已經顯示出跟不上時代,不斷衰退的跡象,而且儒家思想越來越不適合社會的發展,所以改革者開始一個接一個地改革儒家思想。改革儒家思想的主要方向是將儒家思想與哲學內涵結合起來,這就是理學。這其中的代表就是程朱理學。

哲學的偉大之處在於,知識和話語權不僅限於少數精英。與此同時,新儒家思想在意識形態上高於王權,這不僅被當時的統治階級所接受,同時也為下層民眾提供了思想基礎,這就為元末農民起義和朱元璋建立明朝提供了理論依據。

然而,程朱理學的建立,卻並不代表著儒家思想的根本弊端得到解決。相反,因為新儒家思想掩蓋了儒家思想的退化,這也是時期明、清時期思想界思想僵化的體現。儘管程朱的理學受到高度讚揚,但民間普遍對之嗤之以鼻。本質上,傳統儒家思想和儒家理學思想都有一個問題,即理論過於空洞。為了全面控制整個國家或個人,他們必須服從理性的前提,並且以堅持過去的理論為榮。然而,時代是在不斷進步,如果只堅持過去,不結合現實實際,顯然只會讓人們刻板地思考,而不是打破枷鎖。

陸王心學的發展

於是,一個名叫“陸王心學”的儒家思想學派誕生了。陸王心學最早在南宋時期開始形成雛形,在明朝之時形成了一股信奉心學的勢力。不過,王陽明則是完善心學,並且將這一學說發揚光大的開宗立派之人。王陽明所提出的心學,其核心正是後人所熟知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王陽明提出,人首先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修行自身,以獲得“良知”,強調人心菜是認識世界的主體。

王陽明的這一套學說雖然是基於主觀唯心主義的學說,但是它提倡的是個人的修行與修養,指出人品德的修行應當和個人的認知有關,這就擺脫了知識屬於權貴和權威的思想束縛,實現了人心在封建制度下的思想解放。自此,儒學真正進入社會大眾之中,成為人們認識世界的思想價值觀,儒學不再是服務於統治者和權威的統治工具。

王陽明為什麼偉大?

即使在今天,王陽明的地位仍然受到質疑。王陽明儘管開闢了心學的研究領域,開拓了儒學的學派,但仍有人認為心學只是儒家思想發展起來的一個派系,不應當視為儒學的一部分。還有人認為,王陽明雖然對儒學進行了繼承和發揚,但是其地位畢竟比不上開基立業的孔子。

但是,王陽明創立心學,功績卓著,其影響甚至覆蓋了整個東亞文化圈。王陽明對於儒學來說,是十分偉大的。

首先,王陽明將儒學從官僚特權階層的獨享轉變成中國人人人可學的思想工具。孔子開創了儒學,作為儒學的開宗立派之人,但是難以在當時的社會推行開來。孔子號稱弟子有三千餘人,賢者七十二人,並且編寫了《六經》和整理語錄,確立了儒學的基本綱領,但是一直難以推廣開來。在孔子生活的時代,儒學一直不被各國認可,就連孔子本人前往各國講學,也處處碰壁,難以宣揚自己的思想和主張。到了漢朝,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作為統治階層的思想基礎,終於得到了官方的認可,在中央建立太學,在地方建立鄉學,開始推廣,但是儒學仍然只是在精英階層流行,是精英階層壟斷知識和才學的工具。魏晉南北朝時期,所謂的“士族階層”,就是學習儒學,掌握知識,控制社會輿論的權力階層,他們把持朝政幾百餘年,將官僚系統變為他們自身壟斷特權和盈利的工具。

然而,使儒家思想真正成為每個中國人的主要思想實際上就是王陽明推廣的心學。在明朝,“心學” 將精英的儒家理論概括到普通人都可以接受的程度。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知識和實踐的統一來完成個人道德的建設,這種人文主義思想是中國封建統治思想幾千年來所缺乏的,而這是王陽明的貢獻。

其次,王陽明歸納和推廣的心學將儒學的影響力進一步發揚光大。在王陽明豐富心學思想之後,上至高官大員,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學習儒學,利用儒學。在王陽明去世後,明朝官方思想界紛紛提議將王陽明從祀孔廟,最終在公元一五八四年得以實現。在明末清初之時,民間的反清運動此起彼伏,這些運動不約而同將符合大眾需求的陽明心學作為自己的思想理論基礎,陽明心學對儒學的推廣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陽明心學除了對中國歷史有巨大影響力以外,甚至還傳遍整個東亞文化圈。日本明治維新時期,陽明心學更是成為日本政界改革的核心思想,“知行合一”成為日本走向強國之路的根本方法論。日本東鄉平八郎曾經以“一生俯首拜陽明”為自己一生的座右銘。許多日本學者也充分肯定陽明心學對歷史的貢獻,他們認為人類不分老幼,不分種族,都可以學懂陽明心學,並以之作為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基礎。

事實上,在古人的判斷標準中,也有一套衡量一個人的功績制度,即立德、立言、立功,這三個目標完成,就可成為君子,在後代中傳播不朽名聲。王陽明正是這樣一個成就三“立”的人,因而被後世看作聖人。

今天,人們仍然可以從各種口號中看到“知行合一”,即知識與實踐統一的學說。每個人心中都有陽明思想理論的陰影,雖然每個人不一定都有系統學習或理解陽明心學,但在中國人的價值觀中都有受到它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看,王陽明早已不朽。

心學對我國發展的影響

正如我們之前所說,心學不僅作為儒家思想的分支,而且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這就是晚明的泰州學派,它繼承了陽明主義並得到了發揚,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具有思想啟蒙意義的學派。

王艮,泰州學派的創始人,正是王陽明的學生。最初的時候,王艮只是作為王陽明的食客,但是在此期間,他開始了學習陽明心學的歷程。在王陽明門下,王艮勤奮好學,終於成為王陽明的得意門生。後來出師之後,王艮便創立了自己的學派,開始了自己的治學之路。王艮一心以教化普通群眾為己任,他的學生大多是下層的市井民眾,例如販夫走卒之類,與孔子的“有教無類”頗為類似。王艮希望藉此開啟下層民眾的民智,將心學道理給他們普及開來,在日常的生活起居之餘,用心學指導他們的生活。陽明心學拋棄了老知識分子空談治國的作風,真實走入人民群眾之中,由此成為深入人心的思想學派。王艮的泰州學派,就成為了陽明心學裡影響最大的一支。

然而,當時的統治者對陽明的心學理論開始感到害怕。一方面,心學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趨勢,無法阻擋。另一方面,心學的啟蒙必然會產生啟發民智,這與中國社會自古以來以“愚民策略”統治人民的思路是完全違背的,這顯然使封建統治者無法接受。因此,統治者選擇極大地鎮壓泰州學派。例如,泰州學派著名學者李贄死後,統治者下令燒燬他的所有作品,不要保留。然而,王陽明的思想和理論越是被壓制,其爆發的力量就越大。它打破了兩千多年封建統治的黑幕,使底層的廣大人民發現,除了按照道德生活,他們還有另一種生活方式。

此外,心學也顯示了它的包容性。泰州學派的徐光啟翻譯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理,提出了比魏源等人早200多年從外來學派重學先進技術的思想。

人皆成聖,打破壟斷

以泰州學派為代表的心學起到了為一般民眾啟蒙的作用,這就是心學的一大目的之一,就是人皆有成聖的可能。人出身的命運雖然由天決定,但是人可以通過後天的奮鬥改變命運,普通人與聖人的本質是沒有區別的,心學的目標不是要將王陽明和孔子供在廟堂之上,而是要讓人人都有領略孔子思想的能力,人人都可以成為王陽明和孔子。這種思想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信命而不認命,“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奮鬥精神,是我們民族的優良思想體現,是極為可貴的。

如果說儒學勾勒了一個完善的統治思想和恢復古代美好社會的構想,那麼心學的目標就是在此更進一步,嘗試建立共同進步,啟發民智的新型社會,這幾乎已經試圖在撼動傳統封建社會的思想根基了。如果說程朱理學重視封建化的倫理觀教導和三綱五常的封建人身依附關係的維繫,心學的目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嘗試進行社會改造,因此在當時就遭到了強大的社會阻力。泰州學派的一位優秀門徒何心隱是明朝為數不多的對社會改造進行大力嘗試的人物之一。他在家鄉永豐建立聚合堂,以自己的所有家財作為實驗材料,建立一個大型公共倉庫,實現參與者社會地位人人平等,建立公共食堂和公共學校,分配公共房間進行居住等等。這頗為類似西方的空想社會主義實踐,可以看作是當時社會的一個極為大膽的嘗試。

孔子最大的貢獻不在於他最初的儒家思想,而在於他打破了周朝之前知識壟斷的局面,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和理解儒學,這就是孔子的偉大。然而,王陽明後來居上,解放普通人,釋放封建禮教對他們的束縛,解放思想,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獨立思考,獨立實踐並共同為國家發展創造自己應有的力量,這是王陽明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