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張景嶽又稱張熟地,來由何在?

孰為張熟地?中醫同仁鹹知其乃明代的大名醫張景嶽。張氏學識淵博,才智超群,醫理精通,診技嫻熟,主張溫補。由於其在學術上與薛立齋、趙獻可、高鼓峰、張石頑等所見略同,成為明清以來祖國醫學溫補學派的先導者。

張氏指出:“醫道雖繁,而可以一言蔽之,日陰陽而已”。認為水火陰陽是互相依存的對立統- -體, 陰不能沒有陽,無氣便不能生形;陽不能沒有陰,無形便無以載氣。陰精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陽氣為生命活動的主要動力,指出了陰精與陽氣的辨證關係。而對疾病的認識,尤其對虛損病證,認為久病陽損可以及陰,陰損可以及陽,力倡“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治療原則。

景嶽一生,主張溫補,重視滋陰,善用熟地,他對熟地的評價很高,認為熟地黃味甘、微苦,味厚氣薄,陰中有陽,大補血虛,滋培腎水,填骨髓,益真陰,補腎中之元氣,養五臟之元精,乃補血益精之要藥。其日:“凡諸陰虛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陰虛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陰虛而躁者,非熟地之靜不足以鎮之,陰虛而剛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緩之。”故凡一切陰虛所致之病,或因病而致陰虛,或它病兼見陰虛,熟地均在所必用。這與景嶽的學術觀點“欲治病者必以形體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為先”有其密切的關係。故其不獨陰虛之患,熟地在所必用,就是陽虛之證亦常以熟地配合桂附使用。

如右歸丸治元陽不足,方中重用熟地,可知立方之意在於“陰中求陽”為宗旨,顯示了張氏善用熟地之妙處。考據《景嶽全書。新方八陣》所定新方186首中,使用熟地的就有48首方。統計新方“補陣”28首方中,使用熟地就有22首方,佔補陣總方數之78。0%。詳閱《景嶽全書●本草正》論述熟地之內容最廣,書中竟達973字之多。

綜上所述。 。張氏從理論到實踐,從組方到用藥,從善用熟地到重用熟地,體現了他不但重視熟地,而且對熟地的臨床應用確有極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因而後世稱之為“張熟地”《會稽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