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古代真的有打更這個行業嗎?

看過古裝劇的朋友們可能都會看到這麼一個場景:

在夜晚的街道上,有一個人提著一個燈籠,敲著鑼,嘴裡喊著: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這就是更夫,古裝劇中出現的高頻職業。

更夫這個職業,在中國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遠的就不說了,清朝時期還依然存在更夫這個職業。

最有名的更夫莫過於一個叫做孫達成的人。此人生活於清朝末年,一個老實本分的農民,因為家中田地很少,光靠種地無法養活一大家子人,因此孫達成白天種地,晚上就兼職做更夫。一年更夫幹下來,大概可以獲得200斤穀子的酬勞,按照70%左右的出米率算的話,也就是140斤大米。

140斤大米,這份工資可以說是相當之低了。在清朝,一個九品的芝麻官每年的俸祿就出了30兩白銀之外,還有2000斤的大米。按照清朝的末年的物價水平,1兩白銀大概可以購買上100斤的大米,那麼綜合起來算,在清朝末年,一個最低階的九品芝麻官,一年的收入摺合起來是5000斤大米,相當於36個孫達成幹一年的更夫。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會問,這個孫達成是誰?他怎麼就成了最有名的更夫了?

其實,倒不是這個孫達成有多有名,而是孫達成有一個厲害的兒子,名叫孫中山。現在新加坡的南洋孫中山紀念館裡,就存放著孫中山父親孫達成打更用的工具。

古代之所以會產生更夫這個職業,其實和古代的計時方式有著很多的聯絡。

古代科技不會現在這麼發達,沒有什麼手錶鬧鐘等現代化的計時工具,對於普通人來說,基本上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般也不需要什麼計時工具,雞叫了就起床幹活,日上竿頭了就回家吃飯,計時全靠大自然。

普通人用不上計時工具,但是對於一些達官貴人們來說計時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按照古代的禮儀制度,幾時參加祭祀或大典都是有定製的,甚至連何時處決犯人都有規定,不能有絲毫馬虎,因此就需要一個相對比較精準的計時方式。聰明的古人利用日出日落的影子移動規律,發明了日晷,把一天均等的劃分為12個時辰。

白天有太陽的時候好說,直接從日晷上就可以看到是什麼時辰,但是晚上沒有太陽可怎麼辦,有些大臣要按時上朝不知道時間遲到了可不行,這就需要有一個晚上專門用來報時的人,因此更夫這個職業就應運而生了。

更夫這個職業相當辛苦,一晚上不能睡覺不說,還得確保時間精準。

那麼,怎麼保持時間精準呢?

比較通用的辦法是就是漏壺來計時,比較常用的有沙漏和水漏。比如說一壺沙漏完是半個時辰,那麼半個時辰之後,更夫就必須過來把沙漏倒過來重新開始新一輪的計時,一旦來遲,那麼時間就不準確了。當然,也有一些用焚香等方式來計時的,不過這個準確率沒有那麼高。

每到一個更點,更夫就會按照節奏敲相應次數的梆子,比如說二更天時,按照“咚!咚!”的節奏連續多次敲打梆子。

更夫除了要報時之外,還承擔著巡邏、提醒人們防火防盜的功能。

時至今日,更夫已然沒有了存在的必要。畢竟現在有鬧鐘手錶等計時工具。不過,在某些地方,出於懷舊和保留傳統文化的因素,還保留了打更的傳統,比如說重慶的磁器口現在就保留著打更的傳統,主要用來吸引遊客的,也確實有很多遊客慕名而來感受一下古代人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