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成化鬥彩與雍正鬥彩你知道有何不同嗎?

明代鬥彩瓷器,以成化文物為最,應該說,在雍正粉彩沒有出來之前,當得起雅緻這個詞的瓷器,唯有成化鬥彩,成化鬥彩可是收藏品中的當紅炸子雞,也難怪,從一出世,這個專為皇帝私享的御窯瓷器,就名氣極大,萬曆時期離成化不遠,當時御前有成杯一對,值錢十萬,可見這個成化瓷從古至今都是大神級別的名貴文物,直到現在所提到的雞缸杯都是以幾個億來結尾的,鬥彩在所有的彩瓷品種中,最為顯著的特徵是柔和淡雅,也因其價格高昂,越來越多的仿品出現於市場上

雍正鬥彩在成化鬥彩的基礎上,工藝更為精湛,無論是造型還是色彩的搭配,均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拍賣平臺,有緣者可與大林聯絡壹捌捌,貳肆貳陸,伍捌柒壹如文物局老師鑑定藏品屬到代臻品,可免費送拍保利,嘉德,蘇富比,藏品前期涉及每件200鑑定門檻,接受不了勿擾!這是因為此時雍正的鬥彩是以粉彩代替傳統五彩而形成的,所以以清朝盛世的鬥彩瓷器大多數繪畫精工,雍正仿製成化鬥彩噐十分成功,瓷業極為發達,民窯亦不例外,民窯鬥彩燒造成就也很高,但較官窯相比仍有差距,與成化鬥彩瓷器“葉無反側”、“一件衣”的特點相比,圖案性更強,但缺乏了成彩清秀飄逸的風采,這也是為何清朝皇帝對鬥彩瓷器推崇備至,花大力氣仿製成化鬥彩瓷器

一,胎釉特徵

成化瓷器釉質潔白肥腴潤如凝脂,胎體秀美而輕薄,有些胎體迎光透視還會呈牙黃色或肉紅色,這種釉色是鑑定明成化瓷器的重要特徵之一

而雍正鬥彩雖然繪製工藝到達了頂峰,也沒法彌補“先天不足”的劣勢,故此雍正鬥彩胎質都是比較細膩,白釉微泛青色

二,填彩技巧

大林說過很多次,成化鬥彩的雙鉤填彩繪畫技法,但是很多藏友可能還是無法理解,我們看下圖的成化鬥彩上青花紋飾大多都是線條纖細,這是因為雙勾線條勾勒其圖案輪廓,接著才是進行圖案輪廓裡的渲染填彩,所以可以看到濃筆所描繪的輪廓線比填彩色澤會更顯深沉,而渲染時用淡筆,所以燒成的瓷器呈色多是淺淡雅緻

雍正的鬥彩出現了與成化鬥彩不一樣的繪畫技法,此時採用的是渲染與平塗相結合的技法布彩,這是因為粉彩的出現代替了傳統五彩,突破了以往單純的釉下青花或者釉上粉彩的傳統工藝,而是將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巧妙結合,使鬥彩呈現柔潤而不失亮麗的特點,雍正鬥彩以花鳥人物為裝飾題材,釉下青花勾勒線條,釉上填充各種色彩,都要填彩精確,不漫不溢,還要追求色彩的多樣化

三,彩料——奼紫

雍正鬥彩與成化鬥彩最大的區別就是彩料的使用了,認識成化鬥彩的都知道成化鬥彩有一個特徵是絕對仿不出來的,那就是後世所說的“奼紫特徵”!所謂奼紫色如赤鐵,色濃且無光澤,這種色彩鮮紅色具有豔如血,厚薄不勻的特徵,據現在所能瞭解的資料顯示,的確是比較難以仿製的,但是反過來講,不能說沒有奼紫的就不是成化本朝的,畢竟凡事都要靠依據

雍正時期自己的官窯器鬥彩是沒有奼紫的,但是仿成化的鬥彩器還是或多或少有一點“奼紫”特徵,這也說明了這個時期的仿古瓷技術已經很高超了,雖然不像成化傳世品三秋杯那樣帶有大塊‘奼紫’,但是也證明了這個時期的“奼紫”是有的,但是此奼紫非彼奼紫,所以認清自己手中的奼紫特徵極其重要,畢竟仿的再像也不是成化本朝的

四,底足

成化時期的瓷器底足大多是削平或者稍外撇的,我們所看到的雞缸杯底部更是沒有圈足的,其他一些瓷器也是一些瘦底圈足,與雍正時期的圓潤泥鰍背有很大的出入

雍正朝青花和彩瓷方面的圖案紋飾,更多的傾向於從壓出著眼,器物底部的處理十分講究,特別是官窯器的圈足部位,撫之有細膩潤感,成滾圓的“泥鰍背”,顏色釉器的口沿一般都有一條清晰整齊的白邊,俗稱燈草邊

五,款識

成化款識有一句話可以形容當時的特徵:成化款肥,這是因為當時的瓷器底下的款識,所表現出來的都顯得較為圓潤,成化官窯瓷器款識一般有兩種,分別為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而且只有楷書款,沒有篆書款,筆法整體蒼勁有力,中鋒運筆,筆道粗,字型顯肥,款圍以青花雙圓圈或雙方框,有少量的無邊欄,整體的特點是字型深沉,沒有漂浮感

反觀雍正時期的官窯器,底款都是有專人題寫的,所以這個時期的各類瓷器上款識字型相差較小,常見的官窯款識多為“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製”這三種,但是這個時期的仿古瓷卻是難得的高仿,清三代的瓷器都比較崇尚明代時的瓷器,所以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的高仿古瓷

一件古董、古玩藝術品能歷經幾百年且千年而不衰,除了優雅之美外,還有濃厚的歷史資訊及文化底蘊在裡面,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了,市場上歷來贗品滿地,鑑假容易鑑真難,先生認為看假只要抓住一條就可以作出明確結論,看真卻要謹小慎微,面面俱到,儘量抓住每一個細節,把所有可能出現疑點的地方都排除後,才能作出肯定結論

謝謝你的閱讀,喜歡的可以點贊收藏加關注,後續還會持續更新

大家好,我是大林,一個只記得快樂和知識點的白衣少年

歡迎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