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大明風華》朱高煦:死得最慘的大明造反王爺

古裝熱播劇《大明風華》因為劇中朱元璋的影視形象採用醜化版的而上了一把熱搜,撇開朱元璋的影視形象不談,劇中其他歷史人物,像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的扮演還是大致符合歷史形象。而劇中由俞灝明扮演的朱高煦也是備受關注。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煦。

01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和仁宗朱高熾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這兩兄弟說來也怪,一個喜靜一個善動,一個崇文一個尚武,一個仁厚一個兇悍,一個大腹便便一個英姿煥發,怎麼看都不像兩親兄弟。年少時的朱高煦很是頑劣,並不受他爺爺朱元璋的喜愛,“洪武時,召諸王子學於京師。高煦不肯學,言動輕佻,為太祖所惡。”。

公元1398年,朱元璋於南京應天府駕崩,此時的朱棣早已就藩,因朱元璋遺詔“諸王臨國中,毋得至京師”,朱棣便派朱高煦同世子朱高熾一同“入臨京師”。徐達之子徐輝祖是二人的舅舅,徐輝祖見朱高煦品行不端,便告誡了他幾句。但沒想到朱高煦年輕氣盛,根本不服管教,並且還盜了徐輝祖的愛馬以示報復,更可恨的是,朱高煦在北歸途中還“輒殺民吏”、“擊殺驛丞”。害得他老爹朱棣還因此事被朝臣所責備。

《明史》上稱朱高煦“性兇悍”,此言不虛,在混沌君看來朱高煦不僅“性兇悍”還有點兒“暴虐嗜殺”。年紀輕輕便肆意妄殺,目無法紀,確實不是啥好人物。

02

公元1399年,皇太孫朱允炆登基不久,便與大臣密謀削藩,周、代、岷、湘、齊等王先後被削藩,緊接著朱允炆準備對燕王朱棣動手,不久朱棣起兵靖難。朱棣命不便參與軍事行動的長子朱高熾留守大本營,而朱高煦因尚武得以跟隨朱棣南征,並且“嘗為軍鋒”。

靖難之役,朱棣以一藩王之力對抗整個大明朝廷,確實有點兒吃力,這也是歷代藩王造反難以成功的原因之所在。沒辦法,朱棣只好連哄帶騙將另一個有實力的藩王寧王朱權拉入了燕王陣營。這才勉強站穩了腳跟。不過即便是若此,朱棣也是多次陷於危難之中。“白溝河之戰,成祖(指朱棣)幾為瞿能所及”、“及成祖東昌之敗,張玉戰死,成祖隻身走”。不過還好有朱高煦,朱棣才得以多次倖免於難。“成祖屢瀕於危而轉敗為功者,高煦力為多。”

白溝河之戰,朱高煦率“精騎數千,直前決戰,斬能父子於陣”;東昌之敗,朱棣隻身逃走,幸而遇到朱高煦“引師至”,得以“擊退南軍”;浦子口之戰,朱棣為小舅子徐輝祖大敗,而就在此危難之際,朱高煦正好“引蕃騎來”,朱棣大喜道“吾力疲矣,兒當鼓勇再戰。”,並且還說了句讓朱高煦日後起反叛之心的話,“勉之!世子多疾。”,世子就是指朱高煦的大哥朱高熾,朱高熾和朱高煦不同,很討朱元璋喜愛,朱元璋曾稱讚他為“有君人之識”,早在洪武年間,朱高熾就被冊立為燕王世子,但朱高熾因為身體肥胖且長年不運動而身體多疾。朱棣說這話的意思不擺明告訴朱高煦日後有做儲君的可能麼。朱高煦聽完此話像打了雞血一般,作戰更加英勇,“率眾殊死戰”,“南軍遂卻”。

經過靖難之役,朱棣對朱高煦有了新的認識,他發現這個兒子雖然稟性頑劣,但卻是個打仗的好手,仔細瞧瞧,還有點兒像年輕時的自己,是越看越喜歡。而朱高煦因為其父對他的厚愛,越加自負,並且“恃功驕恣,多不法”。

朱高煦雖然品行不端,但是打仗確實是把好手,朱棣要不是因為有這個英勇的兒子可能很難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可以說,靖難之役朱高煦大功一件,朱棣對他也是更加的厚愛,但這同樣也為朱高煦日後的奪嫡埋下了伏筆。

03

公元1402年,朱棣取得靖難之役,得以入主南京應天府,並於同年登基稱帝。不久立儲之事提上日程,當時因為朱高煦戰功赫赫,再加上深受其父朱棣的喜愛,他也成為儲君之爭的有力競爭者,他的支持者主要有淇國公丘福、駙馬王寧。仁厚的世子朱高熾是他最大的競爭對手。

朱棣對立儲君這件事也很是頭疼,其實在他心中是更願意立朱高煦的,一者是因為朱高煦像自己,二者是因為朱高煦在靖難之役立下了赫赫戰功。反觀世子朱高熾怎麼看怎麼不像自己,朱棣長得英勇神武,他卻大腹便便。但朱高熾也有自己的優勢,第一,按照嫡長子繼承製,朱高熾是皇位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並且還是朱元璋親點的朱棣的繼承者。第二,朱高熾未有大錯,且靖難之役留守北京亦有功,不好輕易廢止世子之位。第三,朱高熾宅心仁厚,深受多數朝臣擁戴。不過最後還是大明才子解縉的一句“好聖孫”才讓朱棣下定決心立朱高熾為儲。

次年,朱棣封朱高煦為漢王,依明制藩王應就藩封地,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離開封地。但朱高煦因覬覦帝位,擔心一旦就藩便沒了奪嫡的希望,便多次向朱棣請求不要就藩,可能是因為朱棣實在捨不得這位神似自己的兒子,便答應了他。

可沒想到,朱高煦留京後越加囂張,甚至還請求皇帝的侍衛禁軍為他護衛,“請得天策衛為護衛”,更過分的是他竟敢“以唐太宗自比”,唐太宗雖是一代明君,但他卻是靠兵變才當上皇帝。你朱高煦敢以唐太宗自比,這不明擺著有弒殺儲君奪位的嫌疑啊,但不知何故,大明高層好像對這件事都熟視無睹,可能是因為皇帝朱棣的縱容,也可能是因為太子朱高熾的仁厚,史書上沒有對朱高煦因此事受到責罰的任何記載。

朱棣為鞏固大明的統治,曾多次北征,朱高煦因靖難時的英勇,得以跟隨朱棣北征。即使在行軍打仗途中,朱高煦也是對儲君之位念念不忘,“時媒孽東宮事”,太子的有力支持者右春坊大學士解縉被其陷害冤死、內閣首輔黃淮遭其構陷下獄。

04

公元1415年,朱棣將朱高煦改封青州,朱高煦再次託詞不去,這回朱棣不高興了,強令朱高煦就藩。但朱高煦仍是拖拖延延遲遲不肯動身。私底下還私募軍士,擊殺兵馬指揮徐野驢,甚至“僣用乘輿器物”,簡直是無法無天。這回可把朱棣氣壞了,朱棣決定將其貶為庶人。太子朱高熾仁慈,不忍心弟弟被貶,苦苦求情,朱棣才只是削其護衛,將其改封為樂安州,並令其立馬就藩。

就藩後的朱高煦仍舊不安分,時時想著自己的皇帝夢。“成祖北征晏駕”時,朱高煦想乘朱高熾登基未穩趁機造反,只是苦於沒找到時機。朱高熾知道後並沒有責怪這個屢屢想加害於自己的弟弟,而是“顧益厚遇”,“增歲祿,賜賚萬計”。朱高熾因為身體不大好,在位不到一年便病逝。

朱高熾病逝時,其子朱瞻基正在南京應天府公辦,朱高煦想在朱瞻基北歸途中截殺他以謀奪帝王,但因行事倉促未果。不過,朱高煦仍不死心,仍然做著他的皇帝夢。

公元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先是聯合了山東都指揮靳榮等人,同時組建五軍,後又派親信潛入京師拉攏舊臣為內應。不久,便有大臣將朱高煦起兵造反的事上報朝廷。畢竟是自己的親叔叔,朱高煦有點兒不相信,並不忍心派兵征討,只是派宦官侯泰責問。同年,朱高煦“為書與公侯大臣,多所指斥”,這件事讓朱瞻基堅信朱高煦是真反了。不久御駕親征,朱高煦不戰而降。

群臣認為朱高煦按罪當誅,但朱瞻基念及親情,只是將其貶為庶人並關押在皇城西安門內。據《國朝獻徵錄·漢庶人傳》記載,一日,朱瞻基去探望他的這位叔叔,沒想到朱高煦竟然故意伸腳將朱瞻基絆倒,這回可惹怒了朱瞻基,朱瞻基命令左右用大銅缸將朱高煦扣住,朱高煦還是牛掰,竟硬生生地將缸頂了起來。最後朱瞻基命人在銅缸四周點上木炭,活活地將朱高煦烤死,是大明造反王爺中死得最慘的一位。

結語

朱高煦覬覦帝位多年,處處想著謀位。但他的實力根本就不足以撐起他的野心。首先他品行不端,目無綱紀,而且居功自傲,肆意妄為,因而連當年對他頗有好感的朱棣也開始日益厭惡他。其次他胸無謀略,行事不周,多次蓄意造反,但卻連個浪花都沒掀起來。最後他不識時務,竟在違逆的情況下發動叛亂,師出無名,只能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