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三國演義》中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在歷史上有多少真實性?

本文乃作者獨家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刪除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

諸葛亮在其《出師表》中,曾記載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一件事情:“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一段話由於被選進中學語文教材,而且要求學生背誦,因而現在已經變得家喻戶曉。而“三顧茅廬”,作為禮賢下士和求賢若渴的代名詞,也成為成語詞典中的重要一員。

三顧茅廬

由於諸葛亮是此事的當事人,因而很少有人對這件事情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此之後,“三顧茅廬”就被認定為歷史真實,所以就出現了上面杜在《蜀相》中的詩句。或許是由於《出師表》的記載非常簡潔,讓人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後人才不斷地對這個故事進行鋪寫演繹。《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和第三十八回寫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而“三顧茅廬”的故事,說自“徐庶走馬薦諸葛”之後,又因司馬徽推薦說諸葛亮可比興周八百年的姜尚,興漢四百年的張良,於是,劉備備齊禮品,與關羽張飛先後三次來到隆中請諸葛亮。

第一次,諸葛亮已外出,路遇其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又遇諸葛亮與人出遊未歸,途中遇諸葛亮之友石廣元、孟公威,諸葛亮之弟諸葛均,岳父黃承彥;第三次適逢諸葛亮在家,但仍在草堂上晝寢未醒,直等到諸葛亮醒後,方才相見敘禮。然後,劉備虛心請教天下大事,諸葛亮侃侃而談,劉備深受啟發,懇請諸葛亮出山輔助,諸葛亮感其求賢若渴之極誠,最後答應出山。應該說,《三國演義》對於“三顧茅廬”的描寫,鋪墊伏筆極為到位,情節跌宕也極為精彩,用學者的話來說,則是:“《三國演義》對三顧茅廬的描寫,運用了頓挫、襯托、反襯等多種藝術手法,一波三折,搖生姿,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藝術上有很高的成就,生動地刻畫了諸葛亮、劉備的形象。”(魏文哲:《論三顧茅廬》,載於《明清小說研究》2011年第4期)關於劉備“三顧茅廬”之事,《三國志·劉備本傳》中根本沒有提到這件事。其事僅在《諸葛亮傳》中有簡略的記載,只說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告之劉備:“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指劉備引者按)宜駕顧之。”之後,“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可以看出,劉備“三顧茅廬”之事,民有許許多多傳說,史書有記載,諸葛亮本人有詳細自述,《三國演義》中又有生動描寫,所以,長期以來,人們對此小深信不疑。1987年1月21日解放日報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對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之事提出質疑,講了兒點理由:

一,《出師表》的記述不可信。因為諸葛亮當時僅僅二十六歲,沒有幹過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更沒有在社會上產生多大的影響,對於這樣一個算是無名小輩的人物,作為“中山靖王之後,景皇帝玄孫”的劉備不可能低三下四地多次去請教。

劉備

其二,《隆中對策》也靠不住。劉備與諸葛亮初次見面的時候,曹操正在揮軍南下,劉備的處境可謂是發發可危。不過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隆中對》對此隻字不提,反而空口大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云云,彷彿曹操馬上就坐以待斃。這實在不符合當時的實際情形。

劉備

上說很新領,但“三顧茅廬”在歷史上實有其事之說,並沒有因此動搖,持肯定論者大有人在。比如有學者在1987年第11期《語文導報》上撰文反駁上文觀點:其一,要否認《出師表》所記“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必須有充足的理由否認《出師表》出自諸葛亮之手,但迄今還沒有誰能夠給出足夠的證據。其二,從諸葛亮的為人和抱負看,他是不會厚著臉皮“登門自見”的;當時諸葛亮並非無名之輩,也不只是僅徐庶一人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雖有遠大抱負,但他一生“謹慎”,是決不會輕易事主的。

其三,當時劉備雖與漢皇同族,但他闖蕩多年,還沒有一個立足之地,他渴望賢能輔助。因此,當他得知有條“臥龍”正待機而出,怎肯輕易放過呢?劉備“三顧”並不是什麼低三下四,而是一種思賢若的表現。諸葛亮也正是吃透了劉備當時的心理,才有意讓劉備“三顧”而測其誠否的。

諸葛亮

由此看來,要否定“三顧茅廬”的真實性,還為時過早。因此,我們認為對爭論中提出的問題還有必要作進一步的研究。但是就目前的許多研究成果來看,我們初步可以認為,“三顧茅廬”或許是諸葛亮和後人的一種演繹和塑造,即如一位學者所言“劉備在《三國演義裡被羅貫中渲染成一代明君,他那求賢若渴的精神讓後人大為稱道。其實,歷史的本來面目並非如此,歷史學家透過考證得出了劉備不曾‘三顧茅廬’的結論。原說法不過是羅貫中透過小說的虛構刻畫劉備的崇高人格而已。當然這也是歷代文人們所崇尚的,以此來喚醒統治階級‘用其才’,他們渴望被劉備式的聖人發現,他們活在為自己編織好的意念中。”(苗體君:《從劉備不曾“三顧茅廬”說起》,載於《人才開發》2001年第1期)文學家可以說謊,但歷史不行,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真相如今完全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