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採訪了3位孤寡老人,他們的言論顛覆思維:學會放手,才能幸福

知乎上有人問:“什麼樣的人生最幸福。”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說:“兒女孝順,子孫滿堂,就是幸福。”

原來,我也這樣認為,覺得一個人到老年時如果家人和睦,就是很幸福的事。

直到有一次,我去養老院做義工,採訪了3位孤寡老人,他們的言論顛覆了我的思維。

1、趙大爺,73歲,獨生子在國外工作

趙大爺來養老院3年了,他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說起剛來養老院時,也感到有點委屈,在親朋好友眼裡,他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將兒子送去美國留學,並留在了當地工作。

但誰能理解他內心的孤苦呢?尤其是逢年過節時候,隔壁鄰居家鍋碗瓢盆交響曲,自己家冷冷清清。

兒子也接他去美國過了一段時間,但沒兩個月就回來了,語言不通是最大的問題,在那裡他也不敢出門,雖然跟兒子在一起,但內心更孤獨了。

3年前,趙大爺老伴病逝後,他決定去養老院,雖然可能被好友笑話,但自己必須學會放手,不能對兒子有太高的要求。

有句話說得好:“父母以孝順的名義,將孩子留在身邊,也是一種自私。”

養育兒女,就是一場逐漸放手的過程,當他漸漸遠離你視線,你唯有學會放手,才是最好的選擇。

2、李大娘,69歲,兩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

李大娘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來住養老院。

她有兩個兒子,都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留在上海,一個留在北京工作。

巧合的是,兩個兒媳同一年生了孩子,李大娘就成了他們爭搶的物件,不得已,李大娘在大兒媳家待一個月,再跑二兒子家看一個月的孩子。

可即便這樣,兩個兒媳還有意見,覺得李大娘偏心,對自己的孩子照顧的不是很盡心。

李大娘有苦說不出,那是因為自己心有餘力不足啊,到了這個歲數,帶孩子體力已經跟不上了。

一年前,李大娘病了,她躺在醫院裡,原以為兩個兒子都會在病床前伺候,沒想到兒子們都以工作為藉口,不能過來看她。

她也終於想明白了,對兒子期望過高,有時會失望更大,不如學會放手,自己安排好老年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3、孫大爺,75歲,一兒一女都已成家

孫大爺來養老院2年,說起兒女,他很平和。

一兒一女都已經成家,對他也算是比較孝順的。

促使他來養老院,是自己一個朋友摔了跤。

孫大爺去看望朋友,朋友生活不能自理,兒媳不肯來醫院,兒子倒在旁邊照顧,但一會一個電話,被工作催得很緊。

孫大爺很有感觸,擔心如果自己有一天也躺在床上不能動,兒女都在外地,那他們是回來還是不回來?

如果回來,難道要讓他們放棄正在打拼的事業嗎?

深思熟慮後,孫大爺決定也去養老院,剛開始,兒女都不贊同,表示自己一定會好好孝順,請父親千萬不要去養老院。

但他還是決定了,兒女不想讓自己去養老院,無非有兩個原因,一是害怕沒面子,二是怕養老院對父親照顧得不好。

就因為如此,他才要趁著自己身體還好時來體驗一下,這樣還有選擇的餘地。

有的時候,並不是兒女不孝順,是因為兒女們長大了,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如果要求他們陪在自己身邊也不現實。

跟3位老人聊過後,我重新理出以下三個思維:

1、對孩子放手,不要求孩子回家陪伴自己;

2、對自己放手,不勉強自己去幫兒女帶孩子;

3、對傳統思維放手,不要太看重面子。

兒女長大後,只要懂得感恩,孝順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果不能在一起,每天打一個影片電話也可以,而父母也要學會放手,只有讓自己過得快樂,才能讓晚年生活過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