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蒯通是一個怎樣的人,作為謀士他的水平如何

說起蒯通不知道大家對他有何印象,蒯通曾是韓信謀士,先後為他貢獻滅齊之策,還有三分天下的計劃。有人覺得,如果韓信能夠採取蒯通的計謀,或許就不會冤死了,可見蒯通還是有一定先見之明的,那他在當時的謀士裡水平到底如何呢?這次就準備跟大家講講蒯通這個人物,看看他在韓信、劉邦之間到底起到了哪些作用。為什麼韓信死後,劉邦緝拿蒯通卻選擇放他一命呢?

辯士蒯通

蒯通,原名蒯徹,因為史學家避諱後來的漢武帝劉徹,所以歷史順便幫他改名為蒯通。根據歷史的一絲“蛛絲馬跡”得知,在三國風雲時代當中,蒯越這個三國知名謀士也許就是蒯通的後代。正如歷史學家們所說,蒯通與其說是謀士,不如說他是一個傑出的“外交家”。其頂級辯才就是在人才輩出的秦漢時代也是數一數二的。

蒯通成名之作是“范陽易幟”。秦二世元年,趙王武臣攻打范陽縣。蒯通就主動要求去范陽城“勸降”,果然,在蒯通極高的辯才之下,范陽縣令徐公果然開城投降。接下來,更是因為蒯通,三十多座城池不戰而下。

毒士蒯通的“亂齊之策”

然而就在蒯通成名後不久,他卻“神秘失蹤”了,在接下來的5年裡,蒯通都沒有什麼“大作”出來。蒯通是一個有真材實料的大才,他自然不甘願給平庸的趙王武臣效力。就如某一部電影臺詞一樣:我一直在等一個機會,我要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蒯通在5年以後,也就是漢四年,他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蒯通給韓信獻上了“伐齊之策”,而後人稱之為“亂齊之策”。

“伐齊之策”的歷史背景就是,當時大漢帝國針對齊國的征伐行動已經進行到了關鍵時刻。劉邦為了減少損失,派了自己手下得力干將酈食其前去勸降齊王田廣。這次“和平談判”開始非常順利,就在齊王田廣想順水推舟答應歸降漢朝,卻聽到前線將領報告,漢朝大將軍韓信已經率軍打進了齊國境內。這一下子,齊王可氣壞了,敢情你劉邦是玩我啊,一邊派人和我談判麻痺我,一邊卻派韓信這樣的超級戰將來攻我城池,於是,齊王田廣一氣之下就將酈食其給煮了。

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毒士”蒯通給韓信的建議。韓信在得知漢王派使者和齊王談判,原本是命令軍隊暫停行動的。但是作為韓信身邊一等一的謀士,蒯通卻這樣對韓信說。將軍,你如此勇猛、有謀略的大將軍,率領好幾萬大軍也只能攻下趙國五十多座城池,而酈食其區區一個書生如果能夠說服齊王田廣投降,那麼人家一張嘴就能拿下齊國七八十座城池,這樣不是顯得大將軍你還不如一介書生嗎?更何況,大將軍你接到漢王停止軍事行動的命令了嗎?

就這樣,在蒯通的建議下,韓信果然發兵齊國,從而導致漢齊兩國談判破裂,一位優秀的外交家也無辜犧牲。《史記·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卷》司馬遷這樣說:“甚矣蒯通之謀,亂齊驕淮陰,其卒亡此兩人!蒯通者,善為長短說,論戰國之權變,為八十一首。”司馬遷就認為,蒯通是“亂齊之策”的罪魁禍首,很多歷史學家也指出,如果不是蒯通不給韓信獻上這個亂齊之策,那麼漢朝是完全可以和平解放齊國的,劉邦對韓信也不會進一步猜疑。

“亂齊之策”也被不少史學家認為,這個蒯通很有可能不是真心為韓信謀劃,因為這樣解決齊國,不但不能讓韓信贏得戰功,不能贏得齊國人的人心,反而加深了劉邦對韓信的忌憚,畢竟,沒有一個領袖會喜歡不聽命令的將領。

而“亂齊之策”怎麼看,都是楚國得利。因為韓信這麼一打,齊王雖然戰敗了,但他還是帶著殘餘力量投靠了楚國,反而增加了楚國的力量。相反,漢朝如果可以和平解決齊國問題,那麼漢齊兩國就能合擊楚國,楚國的處境那可就大大不妙了。由此,不少史學家推斷,蒯通很有可能是項羽派往韓信身邊的“臥底”,小徹大膽地想象一下,蒯通那5年默默無聞的日子,難道是項羽范增他們在對蒯通進行情報培訓嗎?

蒯通力勸韓信三分天下

楚漢爭霸進入了相持階段時,項羽為了緩解自身壓力,派了使者單獨和韓信進行了談判。項羽提出了一個令韓信幾乎難以拒絕的提議,那就是韓信完全可以和項羽劉邦三分天下。而此時,蒯通對韓信的建議卻是和項羽一致,他不但對韓信說,將軍你的實力已經足以和項羽、劉邦三分天下,而且如果你不獨立,那麼以將軍你的實力,那麼功高蓋主的你很有可能被劉邦這個多疑的人給弄死。

蒯通不止一次地勸告韓信,而且利用面相等迷信手段,說韓信將來最多能夠被封侯,而且還不安全等言論來進一步勸說韓信獨立,可惜的是,韓信這時還沒有完全喪失理智,他知道,自己是戰神,但是如果自己真的造反,那麼自己的下場只有死亡,而且會遺臭萬年。

當然,這個時候,韓信還對劉邦很有信心,他認為劉邦會讓自己“統治”齊國,可惜,韓信還是判斷失誤了。之後,劉邦不但開始找理由去整編韓信的軍隊,而且還將韓信調到楚國任職。

這一次勸說韓信獨立,更是很說明問題,作為一個頂級謀士,蒯通不可能看不出來,韓信雖然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將領,但他絕對不是一個優秀的領袖,軍事並不能解決一切,韓信自立的最終結局也許只有死亡。由此,對於蒯通是項羽的間諜這個問題,更值得去探討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