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蜀漢滅亡之時,劉禪除了投降,還有哪3條路可走?

當鄧艾兵臨成都城下的時候,扶不起的劉禪很快就選擇了放棄抵抗,投降曹魏。也沒辦法,畢竟按照當時的形勢,即便劉禪抵抗到底,最終也無法取得勝利,蜀漢還是會被曹魏所滅亡。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主動投降,至少還能從曹魏那獲得到還不錯的禮遇。可是這對前線拼死抵抗的姜維等人來說,這卻是誅心之舉,不然姜維也不會絕望地說,“吾等死戰,何故先降耶?”

來看看,劉禪除了投降,都還有哪幾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條路,死守成都,等待姜維回師救援。

蜀漢投降的時候,全部的兵力是10。2萬人。這些軍隊包括,姜維屯田沓中的3萬人,原本鎮守漢中的2萬人,鎮守南中四郡的1萬多人,在東邊負責防禦東吳的1萬多人,以及戰爭爆發後,被派往前線的廖化、張翼等人麾下的1萬多人。

再算上還得留守各個郡縣的部隊,也就是說劉禪能夠用來死守成都的兵力,頂多只有1萬多人。

而鄧艾手上的兵力,則是近2萬人。

《晉書》中記載:

十一月,鄧艾帥萬餘人自陰平逾絕險至江由,破蜀將諸葛瞻於綿竹,斬瞻,傳首。進軍雒縣,劉禪降。

從這就能看出,鄧艾的本部兵馬一萬多人,再加上剛剛投降的蜀漢軍隊,鄧艾的兵力達到了近2萬人。而且除了鄧艾,鍾會也派出部將田章,從劍閣出兵進攻江油。而這部分人在和鄧艾會師後,也暫時地被劃分到了鄧艾的麾下。

《三國志▪鍾會傳》中記載:

會遣將軍田章等從劍閣西,徑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長驅而前。

田章率領的部隊,怎麼說也有數千人。如果再刨去鄧艾需要留守後方的兵力,那麼他最終能用來攻打成都的兵力,至少都有2萬人。

但別忘了,因為鄧艾偷渡陰平小道的成功,鄧艾的主力部隊可以說是暢通無阻。只要再給一些時間,後續的大部隊就能源源不斷地抵達成都城下。那到時候,圍困成都城的可就不止2萬人,很有可能就是近5萬人了。

2萬對5萬,如果劉禪選擇死守成都,那麼在兵力對比上,劉禪是落入下風的。

當然了,雖說落入下風,但還是能夠堅持到姜維回師救援的。可即便這樣,那又如何?姜維手中的兵力大概在五萬人左右,可他面對的鐘會,麾下卻有著十多萬大軍。在這種情況下,姜維救援成都的兵力如果少了,那就是無濟於事。可如果救援的兵力多了,那劍閣關的防禦力量就會大大減弱,到那時就很有可能被鍾會所打敗。

一旦劍閣失守,那鍾會的十多萬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到時候蜀漢還是難逃滅亡的結局。

從這便能看出,即便劉禪選擇死守成都,也不過是將蜀漢滅亡的時間,再往後推遲一些。

等到那時候,劉禪要麼選擇以身殉國,要麼就還是選擇投降。以身殉國,劉禪是做不到的,他也沒有那魄力和覺悟。而要是選擇投降,那時候的待遇肯定不會太好。

畢竟一個是主動投降,一個是被動投降,待遇肯定是不一樣的。於是劉禪就選擇了對自己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選項,主動投降。

總而言之,劉禪貪生怕死、安於享樂的性格,就註定他不會死守成都、固守待援的。

第二條路,投靠孫吳。

說是投靠,但也可以說是投降。畢竟劉禪要真到了孫吳的地盤,那肯定不能再想以前那樣,以皇帝自居,孫吳的文武百官也不會把他當成皇帝對待。

也因此,即便劉禪逃往孫吳,那也只能是個大臣。

但尷尬的是,孫吳一定不是曹魏的對手。尤其是在蜀漢滅亡後,孫吳被滅也是遲早的事情。真到那時候,劉禪又得和孫吳一起,再投降曹魏,他就得經歷兩次屈辱。

既然如此,那投靠孫吳就沒什麼意義了。還不如直接一步到位,投降曹魏。

第三條路,前往南中地區,靜待時局變化。

如果劉禪真的逃往南中地區,那麼很快曹魏大軍就能佔領成都,隨即前後夾擊,打敗姜維。再各個擊破,從而佔領蜀漢除卻南中地區之外的所有地盤。

到那時候,曹魏所出動的十八萬大軍,就能夠全身心地對付蜀漢僅剩下的南中地區了。

僅憑南中地區的4個郡,怎麼可能是曹魏十八萬大軍的對手?

更何況,南中地區的本土勢力,也未必想和曹魏對抗到底。

蜀漢的連年征戰,著實是讓南中地區苦不堪言。蜀漢不僅在南中徵收賦稅,還在南中地區招募兵馬。可以說因為蜀漢的連年北伐,南中地區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等到諸葛亮去世後,南中地區被壓制多年的怒火終於又爆發了出來,於是又出現了叛亂。

為此蜀漢也進行了殘酷的鎮壓,這就導致蜀漢朝廷和南中地區的關係是越來越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劉禪逃往南中,那就得同時面對內憂外患的境地。到最終,也還是會被曹魏所打敗。

綜上所述,劉禪除了投降之外的三條路,最終都會以失敗而告終。也因此,不管劉禪抵抗還是不抵抗,蜀漢都被曹魏所滅亡。也因此,他自然會選擇不抵抗,從而去謀取更多更好的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