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為何太監出一上聯,取笑狀元卻被,一搞笑下聯對得轉身離去

太監出一上聯,取笑狀元卻被,一搞笑下聯對得轉身離去

有一定歷史知識的都知道,廣東屬於百越地區,嶺南一帶,當然那是說在中國古代的叫法。而今天要講的也是和這裡有關,因為地域問題古代時期的嶺南一地,在文化和學術上比之中原差距很大。但在明朝時期,出了一位大狀元,名林大欽乃潮州府海陽縣(今潮州市潮安區)人。他自幼聰明,機靈智慧可比仲永,但卻不懶惰非常好學。才15歲便登科秀才,21歲便在殿試上一舉奪魁,被嘉靖皇帝欽點為狀元。這可了不得,這個年紀的我們還在上大學,但他已金榜題名,有入朝為官的資格,這也說明他的真才實學。

有句話怎麼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何,時代不一樣,在古代封建社會上,想要入朝為官唯有科舉,讀書人的唯一出路,唯有科舉,榜上有名者意味著光宗耀祖。進士及第者還是頭名,可以說平步青雲。但世事難料,林大欽官途很是坎坷,只做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不得已辭官回家,靜下心來研究學問,後做了老師收徒講課。

林大欽辭官回鄉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三點,一是家中母親年事已高,他是家裡唯一兒子;二是水土不服,兼之人際關係無法適應;三是朝中拉幫結派者居多,不幹好事多是爭取奪利,以此躲受排擠林大欽。

第三個原因恐怕是這位官員在林大欽辭職的最重要原因。畢竟,那個年代講究學有所成就當官,好造福一方百姓,“勤練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所有讀書人的夢想,說明自己努力沒有白費,自個是有價值的人。如果林大欽沒有成為一名官員的夢想,就不可能參加科舉考試,並一路摘下最高桂冠。

在林大欽辭職並返回家鄉後,他的名氣也漸漸消散於無。然而,作為冠軍,特別是廣東地區唯一的冠軍,有許多關於他的軼事。據說林大欽的君子八藝都很精通,而且很擅長對對子,他的名字也來源於對子。

曾經,林大欽幼年在學堂求學時,名叫林大茂。某次,他的學堂先生葉先生為了磨練他,也順手試試他的才學,便以大茂姓名入對, 出一上聯:“竹筍初生,何日能成林大茂?”林大欽當即對出下聯:“梅花盛放,歷來未見葉先生。”

葉先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改名為達欽。達奎,達奎的意思,希望“林大茂”將在未來贏得狀元。不得不說就和對子一樣,更沒有辜負老師葉先生的期望,。終究拿下中嘉靖壬辰科狀元的功名。

在林大茂高中之後,他被朝廷授予編纂的職位。這是一位六從六官位,主要職責是修改國家歷史,記錄皇帝的言行,介紹經文歷史,起草儀式檔案。然而,官銜雖低,但對就職者要求極高,必須是科舉考試中最好的。因為這是明朝高官的預備役,所以進入翰林書院的人往往前途無限。

也有這樣一個故事的漢林學院在林大欽的職業生涯。一日,嘉靖皇帝特許林大欽遨遊御花園,一宦官瞥見林大欽,如此年紀,便身穿官服,卻拿著一把羽毛扇,覺得十分不搭大笑出聲。為了取笑林大欽,我還試圖讓林大欽出醜。這位太監出一題上聯: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

《春秋》是一部儒家經典,五大經典之一,是當時讀子必讀的一本書,太監居然明知故問,這對他來說簡直是一種恥辱。林大欽懂得話中之意,甚覺欺人太甚,於是索性給一副有趣的對聯:老太監,離南方,來北地,那“東西”還在否?

什麼是“那個東西”,不用說,林大欽知道太監不沒有那東西,而是故意問,這無疑是對太監的赤裸裸的嘲弄。太監的臉突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即轉身離去。

當然,這個故事只是一個民間謠言,不一定在歷史上,發生的可能性極低。可以直接出題為難狀元的太監本事不用說,明朝的官宦機構是非常強大的。即使林大欽討厭太監,也不會嘲笑太監。這個故事應該是民間創作。當然當作有趣的小故事看一看,也是無妨你們是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