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只有走出去,才知原來自己在井底

企業家為什麼要出去?出去看什麼?學什麼?

文:中外管理傳媒社長、總編 楊光

坐井觀天,從來不是一個好詞兒,但它卻是我們的常態。問題並不是青蛙之所見是錯的,而在於它總以為自己所見就是天下的全部。

必須要從井裡跳出來。這就是中國企業家需要不斷走出去的理由。

這也是中外管理12年前率先創辦“管理全球行”,帶領中國企業家走進全球頂級管理現場的原因。也是我們選擇在2018年櫻花季,走入日本感受完全不一樣的“新零售”的原因。

企業家為什麼要出去,出去看什麼?學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實現視野上的開闊,理念上的提升,思維上的碰撞,從而反思天經地義,打破理所當然,最終透過看懂別人來看清自己。

最有效率的提升,其實都來自比較,特別是和高人比較。

2006年的豐田,是舉世無雙的高人。當時它一家經過“打折”的純利,超過美國三大汽車商加在一起的毛利總和。就在那一年,豐田人斬釘截鐵地對中外管理參團企業家指出:“管理的責任是創造利潤,經營的責任是使用利潤。”這是被美國人洗腦多年的中國企業家聞所未聞,但細思後又自慚形穢的。是的,如果中國企業的管理能夠創造利潤,我們何至於如此依賴於甚至受虐於銀行?

那麼12年後,我們又從日本零售業這副高人映象裡,看清了自己什麼呢?

一個理念,一個視角,一個“細節”後面的價值觀。

柳井正:共贏,還是通吃?

這次中外管理與唯度智華公司合作組織考察日本零售業,並參加了在知名學府早稻田大學舉辦的“中日零售及供應鏈峰會”,有幸現場聆聽了日本優衣庫創始人柳井正的主旨演講。柳井正是當今僅次於稻盛和夫,最具有企業家精神和全球化思維的日本企業家。

那麼,柳井正如何看待“企業全球化”這個中國企業非常關心的問題呢?

柳井正一反日本人的曖昧迂迴,直截了當提出了三個他認為將決定全球化成敗的設問命題:

第一,我究竟是誰?

第二,我的公司相比當地同行有什麼差別?

第三,我的公司能為當地社會做出什麼貢獻?

我相信很多中國企業在走出去、走進去時,從沒有認真思考過這三個問題,特別是第三個問題。甚至說,我們考慮的也許正好相反:“我的公司能夠從當地社會獲得什麼?”——去美國,我們會想獲得當地的稅收優惠;去歐洲,我們會想獲得當地的技術專利;去東南亞,我們想獲得當地的廉價勞力;去一帶一路,我們會想獲得當地的原料資源。為此,我們可以分析得頭頭是道,雙目放光,但我們從沒認真思考過:我的到來,對於當地,究竟意味著什麼?

柳井正很明確地提出了自己這三個命題後面的理念:“做企業,不能光想著自己的利潤,而必須追求大家共同更好。我在中國發展的最大收穫,就是我們與中國夥伴共同走向了繁榮。很多大公司在第三世界都是為了實現成本最低,而我關注的是未來共同的發展。關鍵是對未來,我們是否有遠見。”柳井正承認,一開始他的看法在中國應者寥寥,但後來逐漸在改變,因為他的夥伴們在優衣庫的幫助下競爭力大大提升,老闆紛紛成了當地的首富,這讓柳井正備感驕傲。在柳井正看來:“全球化就是本土化,本土化就是全球化。”因為世界永遠彼此關聯,沒有人能獨善其身。“比營收更重要的是,這件衣服讓世界更美好。”我們的企業家,應該透過自己的企業,讓世界更美好。

比較之下,儘管所有中國企業家(包括與會的中國演講者)都不會反對柳井正的觀點,但事實上我們內心從不信奉。我們骨子裡相信的,正好相反,而且理直氣壯。“你不改變,我就顛覆你”“贏者通吃”“要麼做盟主,要麼做馬仔”,我們以網際網路的名義,以平臺化的名義,以生態圈的名義,把兩千年前秦始皇的霸權思維換妝成了時代最強音,繼續大行其道。於是恐嚇聲浪陣陣,焦慮人心惶惶。沒有人真正成為贏家。

這進而導致了中日企業的發展視角不同。

著眼點:人是目的,還是手段?

在這次中日零售業峰會和整個遊學期間,雖然接觸到雙方企業都是從事流通服務業,雙方也都表態“以人為本”,但我仍能感到雙方經營關注點的巨大差別。

第一,日本企業家關注“恆”,而中國企業家關注“變”。

日本企業更關注:是什麼東西在決定公司的持續成長?我們如何找到它?進而如何實現複製?而中國企業更關注:是什麼東西在改變行業的短期格局?我們如何利用它?進而如何實現顛覆?為此,日本家居領軍企業宜得利負責B2B業務的執行董事富井伸行,對中外管理遊學團觀察道:日本企業的成長曲線是連續而向上的,而中國企業的成長曲線是多次中斷且起伏不定的。

日本人並非刻舟求劍,他們也同樣在密切關注著變化。只是他們關注的變化維度,與中國企業明顯不同。

第二,日本企業家關注“人文”,而中國企業家關注“技術”。

日本的官產學三界精英,都在反覆強調日本社會的變化,比如老齡化、少子化,這些帶來了人口結構、消費特徵和消費能力等諸多變化。其本質都是關注人,和人的變化。但中國企業則不同,以與會演講的京東副總裁王笑松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新生代,除了開場得意於中國最後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只有3塊錢外,通篇關注的都是新技術、新模式,而“人”,只意味著“大資料”。也就是說,在我們骨子裡,“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既然“人”不是目的,那麼我們心目中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放鴿子:馬化騰更重要?

可窺豹一斑的是,這次零售業峰會上,發生了一些國內司空見慣的“細節”——嘉賓爽約。

本次會議一共有兩位爽約。遺憾的是,他們都來自中國。當日方的早稻田大學校長、通產省官員、柳井正等企業家悉數到會時,一位中國零售企業董事長作為主旨演講嘉賓,卻在會前突然說不來了,由副手替身。其三段論是:馬化騰要找他開會。他必須去。不好意思。於是,會前日方主持人以及同傳翻譯,很客觀也很認真地將這一變動反覆播放了不下五次,令我們同胞汗顏發燒。而另一位,是我們的駐日外交官,據說是另有公幹,且沒有替代人選,空留日本通產省官員自說自話。

我們的官員,我們的老闆,變卦的理由都自認為很充分,且態度決絕,不留餘地。即便之前他已然向大會承諾出席發言,即便這不是自家後院而是國際舞臺。

這時,我想四問中國精英們:

第一,究竟是區塊鏈更重要,還是誠信更重要?

第二,當我們骨子裡總認為有某種東西高於誠信時,技術又是否能夠代替文明推動我們誠信?

第三,面對篤行誠信與共贏的日本企業,泰然失約的我們卻調侃日本已然衰落,是否有些夜郎自大自欺欺人?

第四,僅靠投機過山車式的商業風口,中國式獨角獸又能否真正贏得和持續贏得全球尊敬?

沉重嗎?但中國企業家只有果斷跳出井來,並且持續跳出來,學會走入和平視這個世界,我們才會真正實現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才會真正知道自己是誰,並讓自己真正持續長進。

就在截稿時,先後傳來賈躍亭夫婦同時登上老賴黑名單,和中興通訊因多年國際貿易及接受調查中不守誠信而被美國全面封殺的訊息。一語成讖。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