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皇帝深夜遇刺險喪命,之後卻未深究將事冷處理,他在猶豫什麼?

有的時候,真相併不重要,如果非要追求真相,最後很可能只能讓自己與身邊的人痛苦。畢竟人生要想活得舒暢,很多身邊的事就是不必去了解的,無所謂得失,那自然也就不會有大悲大喜,這樣才是長壽的道理。深諳此道的鄭板橋因此留下了舉世聞名的“難得糊塗”墨寶。

歷朝歷代皇宮裡都不缺少刺駕的戲碼,畢竟再嚴密的外部防禦也擋不住內賊。當然這些刺殺有些是真衝著皇帝的命去的,而另一些則是別有目的,比如連以寬厚聞名於世的宋仁宗也同樣趕上了一次。慶曆八年(公元1048年)的一個晚上,宋仁宗趙禎當晚夜宿於曹皇后寢宮。正值深夜時分,趙禎被一陣吵鬧驚醒,很快反應過來就要起床,但立即就被身邊的曹皇后給攔住了。趙禎一直待在寢宮中沒有出去,最後刺客也沒能闖到皇帝跟前,被禁衛軍給包圍了,四個刺客顏秀、郭逵、王勝和孫利當場死了三個,只有王勝逃脫。

第二天,趙禎命令楊懷敏搜捕王勝,還叮囑他要抓活的。就這麼找了三天,人找到了,卻沒被帶到宮裡,而是毫無反抗的被楊懷敏當場格殺。隨後趙禎卻未深究將事冷處理,只罷免了幾位皇城司官員,刺殺案就此了結。遇上刺殺險些喪命,再仁厚的皇帝也不可能寬大處理,而宋仁宗的行為就顯得極為怪異。他到底在猶豫什麼呢?對此專家表示,不想出醜。

我們先來捋捋涉案的相關人員。首先就是四個殺手,他們都是趙禎在崇政殿的貼身侍從。能被選拔為宮廷侍從的人都是家世清白的良家子或者官宦子弟,基本不會存在一些電視劇裡“王子復仇記”的戲碼,而且能貼身保護皇帝的,幾乎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一批人。所以他們幾乎一定是被人收買了。因為刺駕這種事情做的越隱秘越好,事前不可能讓太多人知道,所以如果是外臣想要透過禁軍這條線聯絡上他們可能會驚動很多人,而他們又因為常年待在皇宮裡很難與外界接觸,所以收買他們的人來自宮內的可能性更大。趙禎沒有兒子,所以後妃有主使的嫌疑。

牽扯到這個案子中的后妃共有2人,一個是睡在趙禎身邊的曹皇后,一個是趕來救駕的張美人。當騷亂髮生的一刻,曹皇后表現得比趙禎更加鎮定,下達了一系列指令,頗有大將風範。這並不奇怪,因為曹皇后出生於世家“真定曹家”,開國大將曹彬的後代,是名副其實的將門虎女,這點從她平時的作風也能看出一二。

另一個是趙禎最寵愛的張美人。張美人不同於其他嬪妃,她出生寒門,沒有家族依靠,一直表現得文靜柔弱,也正是這份氣質讓趙禎痴迷。當叛亂髮生時,其他嬪妃都躲在各自的宮殿裡不敢動,只有張美人敢來坤寧宮救駕。從理性角度分析張美人沒帶上禁衛軍就敢隻身前來對抗刺客,如果刺客真殺到跟前她甚至拖延不了一秒鐘的時間,所以她的行為可疑嗎?可疑。但是還不足以說明什麼。

如果從一個女人的角度來分析,為救心愛的男人奮不顧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從一個投機者的角度來說,張美人救駕是一件天大的功勞,而且能在皇帝眼前留個好印象。果然,隨後夏竦就立即請求皇帝給張美人與皇后相同的待遇,趙禎也很意動,但最後還是架不住御史們的口水,反而是夏竦遭到了貶斥。

既然兩位娘娘都參與了此事,那眾大臣爭論的焦點也就放在了宮鬥上。如王贄就表示這是曹皇后策劃的一次刺殺,真正目的是為了打擊張美人。但是如果是曹皇后主使,那如何牽扯到張美人身上呢?因為楊懷敏的存在。楊懷敏當時是侍奉張美人的太監,刺殺當天正好主管宮內的守衛,而且在追查刺客的時候還不顧趙禎的命令把刺客滅口。透過這個人,要扯出張美人並不難,甚至如果是曹皇后收買的楊懷敏,這齣戲甚至可謂是天衣無縫。

但如果是張美人呢?其實從所作所為以及之後夏竦的助攻來看,張美人的嫌疑比曹皇后還要大一些,一旦成功,她就成了最大的贏家。而且對於一個小小的美人來說,畢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她應該比皇后更敢於冒險。並且這件事中趙禎的態度很值得玩味。

趙禎從頭到尾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趙禎究竟在顧忌什麼呢?如果這次刺殺的策劃趙禎本人也有參與那就不必再說了;如果趙禎沒有參與,那他首先懷疑的一定是曹皇后和張美人。趙禎很寵愛張美人沒錯,但同樣需要曹皇后的勢力,而且趙禎是能把感情與國家大事分的很清楚的人,不可能憑一己喜好就隨意廢立皇后。

所以如果主使者是曹皇后,那她的目標明顯是沒達成,對趙禎而言也沒有損失;如果主使者是張美人,她同樣沒得到期望的待遇,趙禎同樣不需要擔心。這就是趙禎的高明之處了,如果把一切都挑明瞭,只會鬧得後宮不寧,要麼失去皇后後宮動盪,要麼失去寵愛的女人,但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傳出去都是皇家醜聞,宋仁宗不想出醜那索性就當沒發生過好了!

有一句玩笑是這麼說的:“有一種死法叫你知道得太多了”!雖然知道太多不一定真能要命,但很多事情會給自己添堵,而且別人也會產生戒備,所以有時候糊塗一點其實對人對己都是好事情。

參考資料: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