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神秘的良渚文化,你瞭解多少?良渚文化玉器紋飾的驚天秘密

上篇我們講的是中國早期的北方玉紅山文化,這一篇我們講中國早期南方的玉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發現時間跟紅山文化相差不遠,紅山玉的動物造型非常多,良渚玉的禮器造型非常多,紅山文化的玉器跟良渚文化相比有個特點,就是紅山玉的出土都是零星的,而良渚玉一出土往往就是幾百件,數量非常大。究竟怎麼形成的,還沒有學者能夠解釋清楚。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研究良渚文化呢?因為它對我們的文明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我們常常說中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大部分人可能不瞭解什麼是文明。通常我們說的文明,實際上是指國家起源。中國史書的記載,只到夏代,只有4100年,而有實證的中華文明,大概只能追溯到 3600 多年前殷墟的考古。我們怎麼證明中華有五千年的文明呢?人類在大約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時候,進入到新石器時代,然後才逐步進入農業的產生。在此前的299萬年,人類還處在一個動物般的原始社會狀態,在考古上稱為舊石器時代,直到進入新石器時代的一萬年,人類才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良渚文化是中國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最具說服力的文明之一。從社會等級、生產力、農業、城市規模等各方面得到的實證,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不亞於古埃及,不亞於西亞以及印度河流域的文明。那麼良渚的情況究竟如何呢?從大量考古發現得知,良渚文化生產了大量精緻的玉器,另外還有漆器、象牙器、絲綢、陶器等,甚至還有高超的木作建築,這意味著當時的農業和手工業之間,存在著明確的分工,甚至製造業內部的工種,如制玉部還有著細密的分工,這表明良渚的社會分工已經十分發達。良渚文化的相關資料非常豐富,在這裡我們不詳細列舉和展開,本篇我們把重點放在對玉器的解讀上。

那麼我們看良渚文化,首推就是璧和琮。璧,造型是外圓內圓,片狀的玉器,例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完璧歸趙”,講的就是璧的故事。另一類是琮,琮的造型是外方內圓,中空的,有時候外方還帶點曲線。大家注意,“琮”這個字不念“宗”,應該念“從”。其實琮很神秘,過去雖然知道琮是一個外方內圓的東西,但具體什麼樣很少人懂?從宋到清一直沒有一本書能畫出影象來,所以人們就一代代誤傳。到了乾隆的時候,宮廷收藏的琮,乾隆也不認得,乾隆和古人一樣都管它叫釭頭。釭頭是什麼呢?車軸的一個部件,也是外方內圓。後來直到清末民初,琮的神秘面紗才被揭開。光緒時期有一個學者叫吳大,他對古玉做了非常嚴謹的考據,從他以後,才知道琮是什麼樣子。

我們都知道,早期由於工具非常有限,所以那時候想要在玉上面打個孔,只能在表面放上沙子,然後用圓木不斷地打磨旋轉,直到沙子磨成粉末後再換新的,就這樣不斷的打磨,耗時漫長最終才能鑽出一個孔來,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而且在自然界中,玉石的硬度是非常高的,在玉上打孔的時候,可能不能一次從這邊打穿,然後再從對面打,所以經常會打通後產生錯位,中間形成一個臺階狀。所以良渚玉器中,會有大量玉器的孔都是錯位的,這是它的一個特點。

良渚文化大量玉器上都刻有一個統一的圖案,這個圖案有個名字叫“神徽紋”,大家看這個圖案是對稱的,我們都知道,中國古典美學的第一原則就是對稱。神徽紋到底代表什麼一直是良渚文化的一個謎,有說法是“人獸合一”,可能代表當時神化了的酋長形象,有著人的頭,羽化了的胳膊和腿,腳變成鳥爪形。但其實沒那麼簡單,我們後面說明。

還有一個問題無法解釋,就是它的陰刻線非常細。拿什麼工具刻的呢?我們的文明沿著石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的順序發展,冶煉出來的東西越來越硬,但石器時代沒有冶煉,沒有金屬工具,這些細如髮絲的線條用什麼刻呢?後來,在良渚文化的遺址裡發現了不少鯊魚牙。專家用它做過試驗,發現鯊魚牙非常堅硬,可以刻動良渚玉器。於是有專家認為,這些鯊魚牙可能是被捆在一個帶柄的東西上,用來刻劃玉器上的紋飾。還有一個可能是用瑪瑙。瑪瑙也算玉,但瑪瑙屬於非常硬的玉。良渚的玉相對來說比較軟。另外,有學者認為良渚的玉經過火燒,降低了它的硬度,所以完全可以用瑪瑙刻劃,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確認了工具,我們就可以解釋在神徽紋中隱藏的一個奧妙了,當有光線從斜面照射時,玉琮神人像原本的微刻旋紋線條,就會從陰紋轉變成陽紋(陰紋是凹進去,陽紋是凸出來),所有的陰線都是作為陽紋的襯紋出現的,這個陰夾陽的技法在微刻上是非常困難的,當紋飾的變化從陰線變成兩陰夾陽的紋飾,大家是不是聯想到來易學中的什麼卦象?世歷三古,人更三聖,國之大事 在祀與戎。夏禹三大祭祀:祭天、 祈風、祀地。其中,規則一是儀式主持必須戴羽冠,規則二是儀式主持必須戴面具,規則三是儀式犧牲(祭祀的貢品)必須獻祭龍。這就解釋了“神徽紋”的大致內涵。此處不明白的小夥伴可以在評論區討論。

另外,易學的符號文字可以精準表述許多自然概念,為了不誤導大家,在這裡我不作文字表述,大家觀圖自行發揮想象即可知道深意。

點選(最多18字)

良渚考古中發現,墓葬可分為6個等級,第一等級以反山王陵和瑤山貴族墓地為代表,隨葬最高品質的玉琮、玉璧、長柄玉鉞。物件是手握統治權的良渚王族和貴族;第二等級墓葬隨葬次一級品質的玉琮、短柄玉鉞(有裝飾品)和石鉞,不見玉璧。物件是軍隊高階指揮官以及富裕的亦工亦軍的平民;第三等級墓葬隨葬再次一級的玉鉞、石鉞,而不見玉琮。 物件應是中級軍官和生活一般的亦工亦軍的平民;第四、五等級只隨葬不同等級的石鉞。墓主是士兵身份;第六等級僅隨葬少量陶器甚至無隨葬品。代表了社會最低等級的貧困階層。良渚文化的墓葬、居址、聚落都反映出嚴格的等級區分,不同等級的鼎、豆、壺、璧、鉞、琮等玉禮器,都見於良渚文化墓葬。所以作為華夏文明最重要特質的“禮”,源出良渚文化成為不爭的事實。

上述實證,讓我們認識到,除了西方人認為人類文明的程序就是石器文化、銅器文化、鐵器文化以外,中華民族還有一個玉器文化與此並行。我們的玉器文化超越了石器文化,啟發了銅器文化,是我們民族獨有的,在全世界人類文明程序當中,是一支非常燦爛的文化。今天可以說,中華文明的玉器時代,在新石器時期早已發出耀眼的光芒。

那麼,進入奴隸社會以後,玉器將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們下期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