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陳獨秀的一生與三個女人糾纏不休,最值得探究的是他的前兩任妻子

作為早期領導人之一,陳獨秀的能力與才華自不用多說,更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貢獻哪怕是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不過,今天關於這些事情我們都不談,我們來聊一聊他富有傳奇色彩的情感經歷。

美麗的女孩總會對優秀的異性情有獨鍾,因此,才華橫溢,有理想、有責任心的陳獨秀自然也有著令人羨慕無比的“桃花運”。

他的一生與三個女人糾纏不休,其中,最值得大家探究的則是他的前兩任妻子,她們是一對親姐妹。要知道在那個封建思想橫行的時代,這種關係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如果,不是陳獨秀態度強硬的話,估計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就是他的小姨子的下場比浸豬籠好不到哪裡去。可惜的是,雖然,最後兩人排除千難萬險走到了一起,但是,他們最終也沒能白頭偕老。

陳獨秀的第一任妻子叫做高曉嵐,她出身於大戶人家,有著良好的家教,但是,在我看來就是這種在封建思想下形成的畸形家教,才導致了她與陳獨秀兩人分道揚鑣。事實上,婚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兩人的感情都還算得上可以,高曉嵐嫁到了陳家之後便以古代的三從四德要求自己,不提陳獨秀的感受如何,反正同鄉的人都對這個陳家的媳婦非常認可。

在他們有了孩子之後,高曉嵐更是成為了鄉里有名的賢妻良母。也許是陳獨秀被高曉嵐的樸實感動了,因此,主動要求教她識字,希望能夠培養出兩人的共同話題,也希望藉此讓兩人的感情更進一步,畢竟,剛開始陳獨秀是在家族的安排下與她成親的,兩人並沒有感情的基礎。但是,高曉嵐這個傳統的女人卻始終堅持女子無才便是德,因此,很少與陳獨秀爭執的她,這一次卻破天荒的堅決的拒絕了陳獨秀的好意,這讓陳獨秀十分的氣惱。

想象一下,一個是有名的大才子,思想前衛,出口便是國家大事,腦子裡想的都是為國家之崛起而讀書,接觸的都是與他一樣有夢想有抱負的青年俊傑,而另一個卻是大字不識一個,腦子裡想到都是油鹽醬醋,家長裡短,這樣思想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怎麼可能和諧相處呢?日子久了,這兩個人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得不說,兩人之間沒有誰對誰錯,只是被封建思想毒害的又一個悲劇罷了。

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幾個知己,也許你們會成為好兄弟,也許會成為好像姐妹,如果,你們是異性的話,那麼,恭喜你找到了對的人,也許你們最終能走到愛情的殿堂。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陳獨秀的心中自然也渴望有這樣一位知己。他是幸運的,在他對他的妻子徹底失望的時候,遇到了他這位命中註定的知己,他又是不幸的,這位知己卻偏偏是他的小姨子。她叫高君曼,是高家的小女兒,作為家裡最小的孩子,自然也比較受寵,在家裡絕對是一個小公主,沒有吃過苦,也沒有經歷過失敗,總的來說,就是一個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的乖乖女。

那個時候已經有了女子學校,她也有幸就讀於北京女子師範學校,良好的教育使她學會了如何待人接物,也讓她得已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能夠勇敢的提出自己的觀點。她性格開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與憧憬,也許是在學校讀書的原因,她痴迷於文學,對於她的姐夫陳獨秀的作品更是愛不釋手,透過這些作品,她意識到姐夫與她有著相同的愛好。

當然,陳獨秀的優秀也有目共睹,更是創立了《新青年》,引領中國新青年的思想潮流,這讓她對姐夫很是崇拜。因此,兩人的交流也越來越多,高君曼熱情似火,總是找各種機會與陳獨秀獨處,兩人經常一起談心,在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熱情討論的足跡。高君曼年齡比陳獨秀小一些,再加上,打扮與傳統女人截然不同。她年輕貌美,秀麗的短髮下總是掛著一抹令人無比迷戀的微笑,再加上,她總是能夠提出一些不凡的觀點與看法,這些都讓陳獨秀覺得找到了人生的知己。

兩人在一起時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他們感情也越發的深厚了。

也許這時候高曉嵐也察覺出了什麼,但是,在那個封建思想仍然佔據主流的時代,誰又能想到這兩個人的膽子會有這麼大呢?事情終於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一個艱難無比的選擇題也擺在了陳家和高家的面前,究竟是棒打鴛鴦拆散他們,還是犧牲高曉嵐成全他們呢?

事實上,兩人根本沒有給家族任何選擇的機會,早已經決定離開家族的兩人,這時候更是沒有任何的猶豫,在1901年,陳獨秀更是在陳家和高家一片斥責聲中與高君曼在杭州同居了。這個時候的高君曼亭亭玉立,一身書香的氣息,陪伴著陳獨秀往來於江南的各個重要的場所,兩人的感情也在這隱居的日子裡愈發的深厚。

與之相比,高曉嵐這個無辜的女人仍然是一身村姑的打扮,獨自撫養著兩個孩子,自然而然地獲得了鄉里人的同情,扮演了一個悲情女子的角色。也許是長期的生活壓力,也許是心情長期抑鬱,使得她在55歲那年去世了。這時候,高君曼去給姐姐奔喪,並將兩個孩子帶回去撫養,可是,陳家的人仍然對她充滿了仇恨,認為是她破壞了原本幸福的家庭,這一點讓她很是不舒服。

但是,她又能說什麼呢?

對於陳獨秀來說,高曉嵐的去世也讓他有些愧疚和難過,但是,更多的是對高君曼更加的疼愛,他真的不想悲劇再次上演。可是,天不隨人願,兩人的愛情最終也沒能堅持到最後。事實上,兩個人雖然有共同的愛好,但是,不得不說兩人對於生活的態度是不同的,在我看來這也是他們沒能一起走到最後的根本原因。這一點,在他們婚後20多年後也逐漸的體現了出來。

高君曼想要的是穩定,平靜的生活,而偏偏陳獨秀卻偏偏喜歡冒險,希望做出一番事業。在參與創建黨派後的他,生活更是充滿了動盪,經常帶著家人一起顛沛流離。雖然,高君曼很討厭這樣的生活,但是,她深愛著陳獨秀,也就一直努力的剋制著自己,這對她也無疑是一種煎熬。當兩人對於愛情的付出不對等的時候矛盾自然就會發生,他們的矛盾最終在如何安置高曉嵐的兩個孩子的問題上爆發了。

我們都知道陳獨秀創辦了《新青年》,最後,更是將編輯部搬到了上海,高曉嵐與陳獨秀的兩個孩子自然也跟著他們來到了上海。兩個人無依無靠,白天外出掙錢,晚上只能在編輯部的地板上睡覺。作為孩子的姨母兼繼母,高君曼自然想讓兩個孩子到家裡來住,但是,偏偏這個時候陳獨秀的古怪脾氣犯了,堅決不同意讓兩個孩子搬進家裡來。

作為孩子的親生父親我不太明白他的想法,街坊鄰居們自然也會暗地裡譏諷他,這讓從小便沒有受過委屈的高君曼憤怒無比,終於跟他吵了起來。卻沒想到,陳獨秀不但沒有絲毫悔過,甚至,還動手打了她,將她與資本主義歸為一類。這讓高君曼對於他們的愛情徹底的心灰意冷,老話說得好,曾經愛得有多深,現在的恨便有多深,自此,高君曼帶著孩子離開了他,直到去世也不願意見他一面。

也不知道陳獨秀對於這樣的結果,有沒有一絲後悔!

所以,人們對於愛情一定要慎重,相同的愛好只是愛情的前提條件罷了,如果,對彼此瞭解的不是很透徹,便匆匆的在一起的話,那麼,等待我們的也許不是浪漫的愛情,而是婚煙的墳墓。

參考資料:

【《陳獨秀生平簡介》、《陳獨秀的婚姻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