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皇帝想改立太子,結果吃了兒媳婦做的湯餅,隨即放棄該想法!

朱元璋一心想讓兒子朱標繼位,奈何朱標英年早逝,為了不給兒子留下遺憾,朱元璋決定立朱允炆為皇太孫,仍然讓朱標一脈繼承皇位。

為了這個孫兒,朱元璋是煞費苦心,可惜還沒完全給孫兒鋪好路,朱元璋就去世了。朱允炆少不更事,完全不懂如何與眾位藩王周旋,就因為這樣,他草率決定削藩,結果導致燕王朱棣起兵。最後朱允炆走投無路,在宮中點了一把火,而他最終下落不明。

朱棣奪得皇位以後,以朱允炆為前車之鑑,所以在立繼承人方面,顯得十分謹慎。朱棣與徐皇后的長子是朱高熾,但是朱高熾身形比較肥胖,平時走路都需要人攙扶,朱棣認為他實在沒有一點君王的樣子。

反而次子朱高煦善於帶兵,當初在靖難之役的時候,朱高煦就立下不少戰功,朱棣對他很是欣賞,認為他頗有自己年輕時的樣子。當初朱棣還對朱高煦說過:“勉之!世子多疾。”

在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朱高熾就以長子的身份,被立為世子,後來朱棣登基,朱高熾在永樂二年被立為皇太子。但是朱棣卻一直在猶豫,是不是應該改立太子。

雖然明朝有“立嫡立長”的傳統,但是朱棣自己就不是長子,可是也當了皇帝,所以他對這規矩沒那麼講究。想來想去,朱棣還是想改立朱高煦為太子,畢竟他各方面都比較像自己。

可這樣的想法,卻遭到一大批人的反對,首先是群臣,他們認為立長子是鐵定的規矩,不能隨意破壞,否則就是不遵守先祖。其次是徐皇后,她也贊同大臣們的意見。最後就是朱高熾的夫人張氏。

張氏是個勤儉持家,孝順公婆的好妻子,自打與朱高熾成親以來,就受到朱棣和徐皇后的喜愛。以前還在燕王府的時候,張氏就常常親自下廚做湯餅,朱棣也十分喜愛吃。有一天張氏又做了湯餅,朱棣一時嘴饞吃了些,結果就因為吃了兒媳婦做的湯餅,朱棣隨即放棄改立太子的想法。

當然,這樣說未免有些草率了,畢竟朱棣是何等英明的人,斷然不會因為湯餅,就吃人家的嘴軟,放棄改立太子。其實是因為朱棣吃了湯餅之後,他想了很多。

一、張氏是個賢惠的人,以後朱高熾繼承皇位,立張氏為皇后,她能夠在背後幫助丈夫。也就是說,朱棣看中張氏的品性,認為她是個能母儀天下的好人選。

二、雖然朱高熾是胖了點,但他品性敦厚,如今明朝在朱棣的打理下,已經逐漸穩定下來。到了下一代,已經不需要靠武力治天下,而是需要一位守成之君。朱高煦確實像自己,但他性格殘暴,遇事容易衝動,擅長以武力解決。而朱高熾則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君。

三、朱高熾與張氏的長子朱瞻基,自小聰明好學,深得祖父朱棣喜愛,徐皇后也看好這個孫兒,所以朱棣決定不改立太子,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朱瞻基,他希望將來皇位能傳到他手上。

三、朱高熾與張氏的長子朱瞻基,自小聰明好學,深得祖父朱棣喜愛,徐皇后也看好這個孫兒,所以朱棣決定不改立太子,有部分原因是因為朱瞻基,他希望將來皇位能傳到他手上。其實朱棣這一想法是正確的,一個朝代往往在建立初期,才需要以武力治天下,而想讓國家延續下去,就必須要有能治國的明君。朱元璋靠武力奪取天下,建立明朝,可他將兒子全部培養成文學家,這就說明,朱元璋一早就想通這個問題了。

如今朱棣也考慮到這一點,所以才沒有改立太子。幸好他當初放棄了這個想法,明朝才會有後來的“仁宣之治”,而“仁宣之治”的主人公,正是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和他當年看中的孫子朱瞻基。

不得不承認,一位英明的皇帝,除了要有治國的能力,還要有遠見卓識。

(參考文獻《明史》《明通鑑》)